【察哈尔省】
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省会初驻直隶省张北县,民国十七年改置为省,省会驻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张自忠曾任察哈尔省主席。
【省会】
初驻直隶省张北县,民国十七年改置为省,省会驻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
【县市设治局】
民国三年(1914年),以直隶省口北道张北县、独石县(后改称沽源县)和多伦县3县,绥远特别区兴和县、陶林县、丰镇县和凉城县4县,察哈尔部8旗,锡林郭勒盟10旗,各旗牧厂设置察哈尔特别区。先后增设商都县、宝昌县、康保县、集宁县4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置为省。兴和、陶林、集宁、丰镇和凉城5县划入绥远省,并划入河北省旧口北道所辖10县:宣化、赤城、万全、怀来、蔚县、阳原、龙关、延庆、怀安、涿鹿。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以前,全省辖1市、19县、4行政督察区,18旗、1牧场,而旗隶属于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
张家口市,1949年张家口市划归察哈尔省。 1952年张家口市划归河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察哈尔省
大同市,1949年大同市为察哈尔省辖市。 1952年大同市划归山西省。
宣化市,1946年1月中共察哈尔省分宣化县城区及近效设宣化市,为察哈尔省省会,当年10月撤销宣化市并入宣化县。1948年12月复设宣化市,隶属察哈尔省。1949年10月改为宣化镇。1950年2月复设宣化市,1952年划归河北省,为省直辖市。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改设宣化镇,隶属张家口市。1958年11月宣化镇改为张家口市宣化区。1960年7月撤销宣化区设宣化市,隶属张家口市。1963年3月复改宣化市为宣化区,属张家口市。
雁北专区,1949年设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辖大同、阳高、广灵、灵邱、浑源、应县、怀仁、山阴(驻岱岳镇)、朔县、平鲁、右玉、左云等12县。
1952年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
察南专区,1949年设察南专区,专署驻宣化市。辖宣化、万全、龙关、赤城、四海(由热河省丰宁县西南部析置,以四海堡为名,驻汤河口)、延庆、怀来(驻沙城)、涿鹿、蔚县(驻西合营)、阳原、天镇、怀安(驻柴沟堡)等12县。 1951年撤销四海县,并入热河省滦平县和察哈尔省延庆、赤城2县。
1952年8月撤销察南专区,所属各县由察哈尔省直接领导。同年12月将宣化市及宣化、万全、龙关、赤城、延庆、怀来、涿鹿、蔚县、阳原、怀安等10县划归河北省;天镇县划归山西省。
察北专区,1949年设察北专区,专署驻张北县。辖张北、康保、宝源(原宝昌、沽源合并)、多伦、崇礼(驻太平庄)、尚义、商都、化德等8县。
1950年撤销宝源县,复设宝昌、沽源2县。将宝昌、化德、多伦3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察北专区辖6县。
1952年察北专区划归河北省。
【直 隶】
简称“直”,中国旧省名,特指今河北省。
所谓“直隶”地区,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直隶”二字最早见于宋朝,宋朝以州领县,其直属京师者被称为“直隶”。
行政区划
天津县(如今的天津市大沽镇,府、知同驻)
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
青县(今河北省青县)
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
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
静海县(如今的天津市静海县)
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
大兴县
倚郭[府东偏]。
宛平县
倚郭[府西偏]。西南有卢沟巡司,西偏北有王平口巡司,西北沿河口城西南有石港口、齐家庄巡司。
良乡县:
固安县
元为固安州[无倚郭]。洪武元年末(1369)降为固安县,仍属北平府。
永清县:
东安县
元为东安州[无倚郭]。洪武元年末(1369)降为东安县,仍属北平府;三年(1370)徙治县东二十六里。
香河县
元属漷州。洪武十年(1377)省入漷州;十三年(1380)复置香河县,直属北平府。
雄 县:元为雄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归信县入州;七年(1374)降州为雄县,仍属保定府。
容城县:元属雄州。洪武七年(1374)省入雄县,十三年(1380)复置容城县,直属保定府;景泰二年(1451)自拒马河南徙治拒马河北。
唐 县:西北恒山东麓有岳岭口巡司;又有倒马关巡司,后迁县西为横河口巡司;西北有周家铺、军城铺二巡司。
庆都县:
博野县:洪武元年(1368)徙今治(旧治后属蠡县),并改属祁州,六年(1373)复直属保定府。县境有永安镇巡司,东南有铁灯盏巡检司。
蠡 县:元为蠡州[无倚郭]属真定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保定府,八年(1375)降为蠡县,仍属保定府。
完 县:元为完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完县,仍属保定府。
遂 县:元遂州[无倚郭]。洪武元年(1368)降为遂县,仍属保定府,八年(1375)省入安肃县。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潞县入州。东南有张家湾巡司,西南有弘仁桥巡司。
三河县
西有泥洼铺巡司,后迁县西夏店铺。
武清县
元属漷州。洪武十二年(1379)改属通州。东北有河西务巡司,东南有直沽、杨村巡司。
漷 县
元为漷州[无倚郭]。洪武十四年(1381)降为漷县,改属通州。
宝坻县
元直属大都路。洪武十年(1377)改属通州。东南有芦台巡司。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益津县入州。东南有苑家口巡司。
文安县:
大城县:
保定县:洪武七年(1374)省入霸州,十三年(1380)复置保定县,仍属霸州。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范阳县入州。
房山县
北有磁家务巡司。
元为昌平县。景泰二年(1451)自县西白浮图城徙治永安城(长陵卫),正德元年(1506)升为昌平州,三年末(1509)复降为昌平县,仍属北平府,九年(1514)复升为昌平州。
顺义县
元为顺州,洪武元年末(1369)降为顺义县,仍属北平府;正德元年(1506)改属昌平州,三年末(1509)复直属顺天府,九年(1514)复改属昌平州。
①怀柔县:元末置怀柔县为顺州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入顺州;同年末(1369)析密云、昌平二县另置怀柔县,直属北平府;正德元年(1506)改属昌平州,三年末(1509)复直属顺天府,九年(1514)复改属昌平州。
②密云县:元为檀州,元末置密云县为倚郭。洪武元年(1368)省密云县入州,同年末(1369)降州为密云县,仍属北平府;正德元年(1506)改属昌平州,三年末(1509)复直属顺天府,九年(1514)复改属昌平州。
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渔阳县入州。
玉田县:
丰润县:
遵化县:
平谷县
洪武十年(1377)省入三河县,十三年(1380)复置平谷县,仍属蓟州。保定府:元为保定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保定府,同年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属行省。
清苑县
倚郭。满城县南偏西有方顺桥巡司,嘉靖十三年迁本县南为张登巡司。
满城县
洪武十年(1377)省入庆都县,十三年(1380)复置满城县,仍属保定府。
安肃县
元为安肃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安肃县,仍属保定府。
定兴县
元属易州。洪武六年(1373)直属保定府。南偏西有河阳巡司,后迁县西南固城镇。
新城县
元属雄州。洪武元年(1368)改属北平府,六年(1373)改属保定府。西南有巨河镇巡司。
祁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蒲阴县入州。
深泽县:
束鹿县:天启二年(1622)自县北故城徙今治。南偏西有百尺口巡司(兼属宁晋县)。
安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葛城县入州,七年(1374)降州为安县,仍属保定府,十三年(1380)复升为安州。
高阳县:洪武三年(1370)自县东故城徙今治;六年(1373)直属保定府,寻改属蠡州,八年(1375)省入蠡县,十三年(1380)复置高阳县,复改属安州。
新安县:元直属保定路。洪武七年(1374)省入安县,十三年(1375)复置新安县,改属安州。
易 州:洪武元年末(1369)省倚郭易县入州。县境有安座岭巡司,西有金陂镇巡司,西偏南有五回岭巡司,西偏北有奇峰口、塔崖口巡司。
涞水县:北有乾河口巡司,西北有黄儿庄巡司。
河间府:元为河间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河间府,同年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属行省。
河间县:倚郭。东偏南有景和镇巡司。
献 县:元为献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乐寿县入州,八年(1375)降州为献县。东南有单家桥巡司。
阜城县:元属景州。洪武七年(1374)直属河间府。
肃宁县:
任丘县:元属莫州。洪武七年(1374)直属河间府。
交河县:元属献州。洪武八年(1375)直属河间府,十年(1377)省入献县,十三年(1380)复置交河县,仍属河间府。东偏北有泊头镇巡司。
青 县:元为清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会川县入州,八年(1375)降州为清县,直属河间府,同年更名青县。
兴济县:元属清州。洪武元年(1368)省,十三年(1380)复置县,仍属河间府。
静海县:元为靖海县属清州。洪武元年(1368)更名静海县,八年(1375)改属北平府,十年(1737)改属河间府。
宁津县:
景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蓨县入州。东有安陵巡司,西有宋门巡司。
吴桥县:
东光县:洪武七年(1374)省入阜城县,十三年(1580)复置东光县,仍属景州。
故城县:
沧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清池县入州,二年(1369)自县东南徙治长芦。北有长芦巡司。
南皮县:
盐山县:
庆云县:元为(西)无棣县。洪武六年(1373)更名庆云县。
莫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莫亭县入州,七年(1374)省莫州入任丘县。
真定府:元为真定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真定府,同年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属行省。
真定县:倚郭。
井陉县:元属广平路威州。洪武二年(1369)改属真定府。
获鹿县:
元氏县:
灵寿县:西北有义头镇巡司,后迁县西北慈峪镇。
藁城县:
栾城县:洪武初年自县北故城徙今治。
无极县:元属中山府。洪武元年(1368)省入中山府,四年(1371)复置无极县,仍属定州,七年(1374)直属真定府。
平山县:西有十八盘、下口村巡司。
阜平县:
行唐县:元属真定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定州,正统十三年(1448)复直属真定府。西北有两岭口巡检司。
定 州:元中山府。洪武二年(1369)降为定州,三年(1370)省倚郭安喜县入州。北偏东有清风店巡司。
新乐县:
曲阳县:元属保定路。洪武二年(1369)改属定州。
冀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信都县入州。
南宫县:成化十六年(1480)自县西北故城徙治飞凤冈。东南有董家庙堡巡司。
新河县:
枣强县:
武邑县:
晋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鼓城县入州。
安平县:
饶阳县:
武强县:
赵 州:洪武元年(1368)省倚郭平棘县入州。
柏乡县:
隆平县:洪武六年(1373)省入柏乡县,十三年(1380)复置隆平县,仍属赵州。
高邑县:
临城县:
赞皇县:西北有黄沙岭巡司。
宁晋县:东北有百尺口巡司(在束鹿县境)。
深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静安县入州,永乐十年(1412)自县南故城徙治吴家庄。东南有傅家池巡司,后废。
衡水县:永乐十三年(1415)自县西南故城徙治范家疃。
顺德府:元为顺德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顺德府,同年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属行省。
邢台县:倚郭。西偏北有西王社巡司。
沙河县:弘治四年(1491)自沙壅徙治西山小屯,十八年(1505)复徙旧治。
南和县:
任 县:
内丘县:
平乡县:
钜鹿县:
广宗县:洪武十年(1377)省入平乡、钜鹿二县,十三年(1380)复置广宗县,仍属顺德府。
广平府:元为广平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广平府,同年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属行省。
永年县:倚郭。西北有临洺镇巡司。
曲周县:
肥乡县:
鸡泽县:
广平县:
成安县:元属磁州。洪武元年(1368)废,四年(1371)复置成安县,直属广平府。
威 县:元威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洺水县入州,并降州为威县,仍属广平府。
邯郸县:元属磁州。洪武元年(1368)直属广平府。
清河县:元属大名路。洪武六年(1373)改属广平府。
大名府:元为大名路。洪武元年(1368)改置大名府,同年属河南分省,二年(1369)改属行省;三十一年(1398)徙治府东八里。
元城县:倚郭。洪武三十一年(1398)随府徙治府东八里。东北有小滩镇巡司。
大名县:元倚郭。洪武十年(1377)省入魏县,十五年(1382)复置大名县,仍为倚郭,三十一年(1398)随府徙治府东八里,永乐九年(1411)徙旧治,去倚郭名目。
魏 县:洪武三年(1370)自县西徙治五姓店。
南乐县:
清丰县:元属开州。洪武七年(1374)直属大名府。
内黄县:元属滑州。洪武七年(1374)直属大名府。西北有回龙庙巡司。
濬 县:元为濬州[无倚郭]。洪武二年(1369)降为濬县,仍属大名府,并自浮丘山之西徙治浮丘山东北平坡,嘉靖二十九年(1550)徙治浮丘山巅。西南有新镇巡司。
滑 县:元为滑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白马县入州;七年(1374)降州为滑县,仍属大名府。东南有老岸镇巡司。
开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濮阳县入州。
长垣县:洪武二年(1369)自县东北徙治古蒲城。东南有永丰里巡司驻永丰里,后迁县东南竹林,再迁县东南为大冈巡司。
东明县:洪武元年(1368)徙治县西东明集,十年(1373)省入长垣县,弘治三年(1490)于东明集东十五里复置东明县,仍属大名府;万历年间复改属开州。南有杜胜集巡司。
永平府:元为永平路。洪武元年(1368)属山东行省,二年(1369)改置平滦府,同年改属行省;四年(1371)更名永平府。
卢龙县:倚郭。
迁安县:
抚宁县:洪武六年末(1374)自阳河西徙治阳河东,十三年(1380)徙治兔耳山东。
昌黎县:
滦 州:洪武二年(1369)省倚郭义丰县入州。万历四十三年迁乐亭县西南新桥海口巡司为榛子镇巡司,驻本州西偏北。
乐亭县:
延庆州:元为龙庆州[无倚郭]属大都路。洪武元年(1368)改属永平路,三年(1370)复改属北平府,后废;永乐十二年(1414)于隆庆卫置隆庆直隶州,直属六部;隆庆元年(1567)更名延庆直隶州。
永宁县:永乐十二年(1414)于永宁卫城置永宁县,来属延庆州。
保安州:元[无倚郭]属上都路顺宁府,洪武四年(1371)废,并废倚郭永兴县;永乐十三年(1415)于保安卫城复置保安直隶州,直属六部;景泰二年(1451)自涿鹿山下徙治东北雷家站,三年(1452)析山西蔚州柴沟堡来属。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说直隶省。
直隶,中国旧省名。宋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元不属诸路及宣慰司或行省的府县,亦称直隶。明、清不属府而直属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特指今河北省。顺治十五年(1658)为直隶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第一个省会。顺治十七年(1660)直隶巡抚移驻真定,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载:“顺治五年,置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十五年,改为直隶巡抚。十七年,徙真定。”这是“直隶巡抚”的第一次出现,实际上就是直隶省第一任省长。顺治十五年(1658)为直隶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第一个省会。
顺治十七年(1660)直隶巡抚“移驻真定”,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
顺治十八年(1661),设直隶总督,驻大名府,苗澄为总督。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至清朝灭亡(1911),近二百五十年间一直作为直隶省会。保定直隶总督署,是中国一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
直隶省为清朝单省设总督的行政区之一,行政中心设在保定。明《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诰》:“初任直隶苏州府推官。”
我们再来说一说察哈尔省。
察哈尔,一般指民国时期的察哈尔省,简称“察”,以察哈尔蒙古族命名,省会张家口(当时叫张家口厅,同时张家口以叫张垣而闻名)是塞北四省之一。抗日名将张自忠曾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重新进行了调整,晋北雁北地区和大同市并入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延庆县划给北京市。同时察哈尔还是清朝的一个八旗编制,今天的察哈尔名称则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下辖的三个旗。
清朝时期,不是一个省,而是叫“张垣特区”。 民国二年(1913年),察哈尔改为察哈尔特别区,有6个旗和11个县,即张北、多伦、沽源、商都、宝昌、康保、兴和、陶林、集宁、丰镇和凉城。 1928年成为一个省。兴和、陶林、集宁、丰镇和凉城划入绥远省,并自河北省口北道宣化府划入以下10县:宣化、赤城、万全、怀来、蔚县、阳原、龙关、延庆、怀安、涿鹿。 1933年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由冯玉祥和吉鸿昌在张家口成立。 1937年至1945年,察哈尔省被日本占领,并成为德穆楚克栋鲁普领导下由日本控制的蒙疆区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重新进行了调整,晋北雁北地区和大同市并入察哈尔省。1952年,察哈尔省废设,现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山西省,延庆县划给北京市。 全部的旗隶属于锡林郭勒盟。
著名的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中“察”指的是察哈尔省。
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思是“汗之宫廷侍卫”,是成吉思汗之子拖雷及其妻的属民。
三藩之乱时,察哈尔王曾经趁机叛乱,后来被康熙一起平定了。
清朝的区域划分比较混乱,对于北京以南,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区域划分,但对于热河、察哈尔一带划分的不很清楚,统一称之为地方。
到了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侵入中国,沙俄趁机蚕食我国北方领土,满清这才才慌了神,派出了大量军队驻守察哈尔,并将此地设为区。
1912年,清朝灭亡,北洋政府将察哈尔改之为省。
察哈尔省,包括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大同和张家口也划入了察哈尔省。
1952年,新中国宣布撤销察哈尔省,将其重新拆分,分别并入了河北、山西和内蒙古。
察哈尔省为何被撤销呢?
一是人口稀少。新中国成立初期,察哈尔省人口不过两百万人,仅仅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县的人口,所以将其划为省不太适合。
二是经济薄弱。察哈尔省经济比较落后,省内只有张家口和大同算作大城市,其他的城市基础更是薄弱。
三是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的需要。毛主席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曾说过:“我们一定要恢复内蒙古历史的本来面貌”。
直隶的由来
直隶,就是直接隶属的意思。在明、清时期,“直隶”一词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地名,代表着京师周边府、州、县等地,在明代更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朝廷的一大片区域。清廷入关不久,直接成立直隶省,成为现今北京郊区县、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个统称。明显不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名之处在于,“直隶”并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地名,而是一种以“官称”代替地名的称法,它是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实行行政统辖的一部分,是一种行政制度。
因为最为靠近京师,使得该地对于京师的安全关系重大,所以明、清统治者们历来极为重视,以期将此区域牢牢掌控在手心,生怕稍有闪失便对京畿重地构成不利。 明朝有南北直隶,清朝则有直隶省,中华民国初年仍维持旧称,至1928年才改名为河北省。
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直隶建省之始,大名府(今邯郸市大名县)为直隶省第一个省会。顺治十七年(1660年)直隶巡抚“移驻真定”,真定成为直隶省的第二个省会。
察哈尔和直隶都是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划。
察哈尔
察哈尔是蒙古族的主要部落之一。清太宗皇太极时期,依照满洲八旗的组织形式,将原属于明朝的部分蒙古军收编为旗,作为蒙古的基本行政单位,旗下设“佐”,相当于乡。在地域上,蒙古地区大致分为察哈尔、内蒙古、西套蒙古、外蒙古、科布多与唐努乌梁海。
民国二年(1913年),民国设置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置为察哈尔省。1952年11月15日,新中国撤销察哈尔省建制。雁北专区、大同市及察南专区之天镇县划归山西省,察北、察南16县改为张家口专区,连同张家口市、宣化市归属河北省管辖。从此,结束了察哈尔行政区划的历史。
直隶省
所谓“直隶”地区,在封建时代往往特指天子脚下的心腹之地。康熙八年(1669年),清朝设置成立了直隶省,以保定作为省府。直隶省下辖顺天府、保定府、正定府、大名府、顺德府、广平府、天津府、河间府、承德府、朝阳府、宣化府、永平府、遵化州、易州、冀州、赵州、深州和定州。
直隶省地处京畿重地,所以直隶总督也是位高权重,集军事、行政、盐务、河道及北洋大臣于一身,并且统管山东、河南一切军政事务,其权利大大超过直隶省范围。
1914年。从直隶省划出长城以北地区成立了热河、察哈尔两个特别区。1928年,直隶省改省名为河北省。
察哈尔省,建于1912年,中国旧省级行政区,简称“察”,省会初驻直隶省张北县,民国十七年改置为省,省会驻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析万全县县城置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张自忠曾任察哈尔省主席。
直隶省简称“直”,省城为保定。明朝时称北直隶,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直隶,康熙八年(1669)称直隶省。 1928年6月20日,经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决定,将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简称冀,旧京兆区20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北平,北平、天津划归河北省,北平为河北省省会。
个人买社保,有两种方式:1、参加居民医疗、养老保险,最简单的做法;2、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职工医疗、养老保险。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去户口所在地社保局缴纳的。
自己交社保需要准备的资料如下:
1、首次参保的,携带户口本原件、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和近期一寸免冠照片2张。
2、续接缴费的,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原件、《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医疗保险证》等相关资料。原在用人单位参保缴费的人员在办理个人缴费后,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与其原来在用人单位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合并计算。
甘肃永登个人社保缴费标准:按照目前最低缴费基数3364元计算,基本养老保险每月应缴纳672.8元;基本医疗保险每月应缴纳269.12元,大额医疗救助每月按定额缴纳其中,一、四、七、十月份按照21元/月缴纳,其余月份按照22元/月缴纳,全年累计260元。
永登个人社保达到每人每年350元。
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
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
甘肃的车牌ABCDEF是按照行政区划代码的排序排列的。也就是按照身份证号码的前四位数的排序来排列的。因为甘肃省的简称是甘,所以所有户口属于甘肃省的车辆的车牌号首个汉字都是甘。而车牌号的第二位是英文字母,这个英文字母就代表这辆车所属的行政区、地级市、县等。
甘肃省车牌号字母ABCDEF排序方式:
甘A:兰州、 甘B:嘉陵关、甘C:金昌、 甘D:白银、甘E:天水、 甘F:酒泉、 甘G:张掖、 甘H:武威、甘J:定西、 甘K:陇南、 甘L:平凉、 甘M:庆阳、甘N:临夏、 甘P:甘南。
1
甘A兰州皋兰、永登、榆中、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
2
甘B嘉峪关嘉峪关市
3
甘C金昌永昌、金川区
4
甘D白银靖远、会宁、平川、景泰
5
甘E天水清水、秦安、甘谷、武山、张家川、麦积、秦州区
6
甘F酒泉酒泉市
7
甘G张掖肃南、民乐、临泽、高台、山丹、甘州区
1)赵壹, 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著名辞斌家,活动在灵帝(公元168年189年在位)之世。
2)姜维,(公元202年—公元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人,三国时蜀国将领。
3)董卓,(他是个声誉不太好的人,不过也是个名人) 字仲颖,东汉时,陇西临兆 (今甘肃天水)人。
4)李广,(公元前?——前一一九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西汉名将。
5)苻坚,(三三八——三八五年),字永固,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皇帝。
6)赵充国,(公元前一三七——前五二年),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境内)人,后徙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汉名将。
7) 段会宗,(公元前八三——前九年),字子松,西汉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市)人。曾两任西域都护,四次专使乌孙,是西汉后期著名的外交家。
8)秦襄公,(公元前?——前七六六年),今甘肃天水一带人,秦国的奠基者。
9)李白,(七○一—— 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唐代大诗人。
10)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年),唐朝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即唐太宗。李氏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生于渭水北岸的陕西武功。
11)李翱 (772~836),唐代散文家、哲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12)邓宝珊(1894—1968),甘肃天水市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革的卓越领导人之一.解放后,他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等,他还荣获一级解放勋章
兰州有多所公办职业高中,包括西北音乐学校、兰州市工科职业学校、兰州市第六中学、兰州商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兰州财税学校、永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兰州高新科技学校等。
兰州市目前有以下公办职业高中:
1. 兰州市第一职业学校
2. 兰州市第二职业学校
3. 兰州市第三职业学校
4. 兰州市第四职业学校
5. 兰州市第五职业学校
6. 兰州市第六职业学校
7. 兰州市第七职业学校
8. 兰州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9. 兰州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学校
这只是列举了一部分,还有其他的公办职业高中在兰州市。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您向当地的教育局、学校咨询或查阅相关的教育官方网站。
到此,以上对于永登县第四中学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永登县第四中学高中毕业证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