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发源于古会稽(浙江绍兴),始祖夏王少康帝之次子无余。四十六代越王(得姓始祖,姒蹄,欧阳宰勋,末代越王之次子)……十代东越王……欧阳朱棣(汉、豕郡太守)……欧阳崇文……欧阳景达……欧阳询……欧阳琮……欧阳万(长兄彪,次兄彤)……一脉相承!
迁移路线:绍兴~湖州(战国、欧余山,今升山)~温州~南京(汉、吴郡,淮南)~苍县(汉、渤海郡重合县都昌乡仁贵里)~长沙(唐、潭州临湘)~吉水(唐、吉州)……衍发至江南各省。
谢谢邀请!我姓李。
李姓的发源地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一带,有"天下李氏出鹿邑"的说法,作为老子(李耳)的故里,是海内外李氐宗亲寻根问祖的圣地。
李姓的起源:
一、源于"赢"姓。"黄帝"姬轩辕的后代皋陶,因功被舜赐"赢″姓,后代几世皆为理官,以官名为氏,称"理″氏,后因"理″音同"李″,后改称"李″氐,其后李利贞被视为李姓的得姓始祖。
二、源于"老″姓。老子(李耳)是史书记载的最早的一个姓李的人。其实老子姓"老″并不姓李,有人推测"老″和"李″音近,而被后人逐渐改为"李"姓。
三、源于其他姓氐。
1、一部分汉化的少数民族改为李姓。如波斯的阿拉伯人、汉人、维吾尔人、蒙古人形成回族李氏。
2、来自于汉家王朝的赐姓。赐姓最多的源于李唐,以立功被唐朝皇帝赐于国姓李氏,如著名的英国公徐世勤改叫李世勤。
全国李氏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三省,其次分布于河北、广东、湖南、湖北、重庆,河南是李姓笫一大省。2016年百家姓排名,李姓名列笫一位。
《李氏族歌》其中说到:
李满天下,源远流长。根植东夷,英六封疆。文曲肇起,涡陇发祥。血祖皋陶,李法弘扬。九德化人,五刑安邦。商士理徵,直道不妄。圣哲老子,德著道彰。大唐盛世,万国景仰。英才辈出,忠孝流芳。承前启后,代代隆昌。建功立业,阖族增兴。
谢邀!
首先要声明一下,姓氏的回答这是自己完不成的“作业”,因不能乱七八糟编造祖宗代代传承下自身姓氏,只好从网上查阅下载多谅。看后也明白自己的姓氏的出处,而且是学、教、知三点体会,过去还真没关心过自家的姓氏。(以下来自网络)
~~~~~荣姓~~~~~~
荣氏出自周初荣公《司马通鉴》胡三省注:“荣姓出周荣公”宋代荣諲(yīn 形声,升烟敬礼时的祝祷语)公首次修撰荣氏宗谱,祠部员外郎梅询为之写序,开篇第一句既是“荣氏出自荣公。周封公于荣,因以为氏。”
而南闳(hong)蓝的《大周王朝八百年外史》则认为姬霞与姬奭(shi)都是周文王的弟弟,武王的叔父。二人与周公姬旦位列三公。先秦史、商周考古、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专家,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韩巍博士在他的《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姬姓世族》里,绘制出西周姬姓世族各个家族的世系图(其中包括周、召、毕、荣),说明西周的荣氏家族是由姬姓而来,与荣氏宗谱“荣氏出自周初荣公”是一致的。
荣氏的得姓始祖是姬姓荣公。据司马迁《史记》,姬氏始祖是后稷——黄帝之曾孙。也就是说,荣氏出自姬姓,姬姓源于黄帝,所以,荣姓的远古始祖是黄帝。荣公是荣氏第一人,荣叔是荣姓第一人。然而秦汉以来,姓与氏的区别逐渐模糊,到司马迁作史记的时候,姓和氏已经完全等同了。所以我们才可以说,荣公是我们的得姓始祖。《春秋》记载经庄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周庄王四年,鲁国君主姬允去世,姬同继位。周庄王命荣叔赴鲁国追赐姬允谥号“桓公”。这一年为鲁庄公元年,荣叔获赐汶阳之地,遂定居山东汶上。嗣后世代繁衍,名人辈出。春秋时期著名学者荣启期和孔子弟子荣旂皆为荣叔后人。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99位。
中文名
荣姓
读音
Róng
相关文献
《姓氏考略》
起源
黄帝座前的大臣荣将
历经
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
荣姓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值得荣姓家族人骄傲,近代~~~新中国荣姓名人也不少。
例如: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荣毅仁(1916年5月1日-2005年10月26日)
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堂(1912年—2006年11月15日)
(回答姓氏有难度,此回答有自己写的不多,但是为了准确无误也要从网上下载)
最后再加点,朋友们发现没有?荣姓人物长相都挺俊秀。笑呵呵!因为我姓荣吗!笑嘻嘻!玩笑哟!
摄影:龙凤侯家(我的老伴)
张姓,全国第三大姓氏。现约9450万人,占全国7.07%。
说到现在张氏的来源,有以下几个说法:
1、是皇帝之后,最早出于人文始祖轩辕皇帝的姬姓。5000年前,皇帝大战蚩尤、炎帝,统一中西部。据记载:“皇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是最早张姓氏来源的说法。发源地在“青阳”。
现有两种说法:一是,青阳即是清水之阳,古清河在今濮阳地区,张氏始祖在今天濮阳地区。并有挥公墓。
二是“青阳”就是现在的清河县,在河北邢台清河县。《张氏统宗世谱》中《得姓郡望》篇说:“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之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
张氏名人:传说玉皇大帝姓张,张良,张骞,张仲景,张飞,张果老,张择端,张作霖,张学良,张之洞等等。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的后裔、黄帝大臣共工,专门管理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后与 兜、三苗、鲧结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开始以单字“共”作为家人的姓氏,子句龙继承父职,若干年后,共姓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个“龙”字,成了龚姓,也就是说,龚姓是以祖先的官职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来的。龚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为荣,尊其为得姓始祖。龚姓发源地较多,有河北、辽宁间和山西、河南、福建等,龚姓早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汉时,华东龚姓崭露头角,江苏徐州人龚胜与江苏邳州人龚舍均以名节闻名,有“楚两龚”之称号。目前全球龚姓人口达270万。 [1] 最新全国姓氏人口排位调查结果显示,龚姓排在第90位。 [2] 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中记载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户籍人口数量排名中,龚姓人口排第89位。重庆四川龚姓是八大王洗四川后迀居上来的,我家祖谱是这样说的。
这个姓还是蛮少的,不知你的家乡有没有?
坦白说,孙二娘没有什么地方对不住武松的,虽然一开始确有害人之意,不过还在萌芽阶段就被武松识破了,因此后面的一切实际在武松的掌握之中。孙二娘并不能对武松造成实际的伤害。试问对于无法对自己造成危害的人武松这样的侠士有怎会刀剑相向呢?
故事来源,武松刺配江州,途径十字坡,歇脚张青孙二娘黑店,孙二娘在酒中下药准备蒙翻武松,不料被武松识破,将计就计,反被一番戏耍。戏耍中武松慢慢开始钦佩二娘,同为江湖儿女,二娘有胆有识,武功也不若,从而得到武松的赏识,不愿伤其性命。二娘也在于武松的打斗中对其倾心。以至于以后来和丈夫一起追随武松,伴其左右。
水浒中武松是一个十分英武之人,侠义之士,恩怨分明,喜好打抱不平。先为哥哥鸣不平,斗杀西门庆;次为施恩醉打蒋门神。可谓有情有义,是非分明,因此即使张孙二人意图谋害他,他也不介其事,与之冰释前嫌,引为至交。
其实说武松疾恶如仇杀人如麻,还是有一点过了。武松以打虎出名,不折不扣的英雄式出场,本应该是一路高歌往上走。怎奈何有一个扶不起的哥哥武大郎,偏偏还娶了一个不省心的嫂嫂潘金莲,本该平凡的生活也就起了波澜。
为兄报仇开杀戒
因为嫂嫂与西门庆勾结药死了武大郎,武二郎不得不为兄长报仇而开了杀戒,杀死了嫂嫂潘金莲和西门庆。为兄长报仇其实也算不上疾恶如仇,其实是真的家仇;杀人如麻就更无从谈起。
当然还有血溅鸳鸯楼,其实也是对方害他在先,并不是武松疾恶如仇,只是对方欺人太甚而已。就连醉打蒋门神,其实也是施恩提前谋划,武松被利用而已,并不是武松主动的去疾恶如仇。
不打不相识,互相欣赏
其实武松与孙二娘结识,也是因为投店,孙二娘看他不像好人,想要“除害”。后来还用美人计引诱武松就范,差点被武松将计就计占了便宜。后来反正相识起来,还越来越投机。慢慢发现武松也是不孙二娘预想的“坏人”,孙二娘也不是什么人都害的那恶人。
其实武松是个不太合群的人,从他在清谷县当捕快和投靠柴进期间,发生的一些事就可以看出。孙二娘虽然长得凶,其实是个热心肠,反而让武松感觉到了温暖。所以二人的性格是互补的,甚至有点惺惺相惜。直到最后,孙二娘也是为了搭救武松才惨死的,可见二人感情是真的。
说到疾恶如仇,《水浒传》描述的108将之中,有两个人最为显著。一是魯智深,二是武松。但两人所"疾"之恶,却又迴然不同。
鲁智深所疾之"恶",全是从道义出发。例如:《水浒传》120回版第二回中,鲁智深途经渭州,同卖猪肉的郑屠和卖唱的金翠莲之间,根本就素不相识,毫无个人恩怨可言。只是因为郑屠平时欺压百姓,"镇关西"恶名在外,当时又企图霸凌小翠。鲁智深便仗义出手,救小翠,打郑屠。虽然郑屠放下身段,多般迁就。但鲁智深仍然毫不手软,三拳将其打死。此后,鲁智深之野猪林义救林冲,桃花村暴打周通,也无不如此。都是亳无个人恩仇(林冲对他无恩,周通与他无仇)。只是因为不忿林冲之被迫害甚至行将遭受谋杀,不耻周通之企图强娶民女,该救的救,该打的打。
题主所提问题是:武松将对不住他的人一律杀掉,为什么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却能够幸免?,
据《水浒传》120回版第27回描述:武松杀了西门庆与潘金莲后投案自首,陈知县轻判其刺配孟州。途经十字坡时,被孙二娘下蒙汗药,企图将其麻翻剁了,做成人肉包子。武松机警末曾被麻,只麻翻了两个押差。但武松刚打败孙二娘,孙二娘之夫张青回家了,向武松求饶。后闻武松乃大名鼎鼎的打虎都头,张青夫妇更是刻意结交,与其结拜为兄(嫂)弟。
武松的"疾恶如仇"便是这样,纯从个人恩怨出发。凡结交他之人,他必定感恩图报;凡与他结仇之人,他必定血债血偿。社会上的公道是非,则很少见其出手。例如:他之斗杀西门庆,怒杀潘金莲,是因为他俩因奸勾结,毒杀了他哥哥武植;他之醉打蒋门神,是因为施恩与蒋门神争利,而施恩刻意结交了他,他便帮施恩打蒋门神,夺快活林;之后,蒋门神勾结张团练、张都统,设计陷害他。并买通两名押差,加派两个徒弟,在飞云浦谋杀他。他便不仅大闹飞云浦,反杀了四名凶徒,且返回孟州城,血溅鸳鸯楼,斗杀了蒋冂神、张团练、张都监等三人,同时还寃杀了12名无辜之人。孙二娘之能够幸免,就是由于张青不仅及时求饶,且又刻意结交,结拜了兄弟,他当然不予计较了。
到此,以上对于安徽省谷阳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省谷阳高中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