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在了解学校时,可能经常会听到专家讲到的一个概念就是:某某学校是三本,民办的,某某学校是公办的,由此引申出来有某个学校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某名牌大学的独立学院等等,说的人有板有眼,听的人一头雾水,这些名词都有啥意义啊,不都是大学吗,门类分这么细会不会影响志愿填报?新闻里总报导某学生读了野鸡大学被诈骗的事情,除了公办学校,其他类型的学校是不是合法的?发的毕业证学位证国家会不会承认?确实,小心使得万年船,尤其是挑大学选专业,家长们的担忧是很正常的。鉴于此,我们录制了三段视频,重点讲了讲当前中国大学的各种办学类型,帮大家搞清楚这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其实很多陌生概念并不复杂,知识在于积累,只要大家跟着我们的悟空问答号一起成长,每天瞟上那么几眼,每天了解一点点志愿填报相关的知识点,到了正式填报的时候就不会了手忙脚乱瞎填当炮灰了。当然,如果您对我们提到的某个概念还有不清楚的地方,也欢迎提出来。如果对某个领域感兴趣,也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安排精通这个领域知识的老师来解答您的问题。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视频加载中...
教育部承认的大学,可以颁发学历学位证书的,都是正规大学,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对于公办与民办,其办学特点以及目的会有区别。
首先公办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开办的学校,由政府或国家部门进行投资的学校,对学生有一定的优惠,所以学费比较便宜。
在21世纪初,国家为征集大学教育资源,鼓励商民及企业创办大学,并给予土地优惠政策,来分担国家大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后则有了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因为是商人开办的,所以学费很贵,但其办学条件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曾经也是国家扶持的。
大家可能会对独立学院有疑问。独立学院就是民办大学,只是有名牌大学做依托,比如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他们每年会向总校上交一定比例的学费收益。作为回报,这些依托大学会派遣好的教学团队来巩固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资源。其实就是民办大学而已。那同样的道理 ,中外合作也就是以国外学校为依托,设立一个中外合作的专业,这个专业学费很贵,因为部分学费会交给依托大学,作为回报他们会派洋教来授课。
当然了,商人毕竟是商人,在部分不发达的地区,商人借助于土地优惠政策,以开办大学的名义,进行土地投资,即“资本圈地”。所以部分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的教育资源及教育水平是需要考量的,学生极有可能面临辍学的风险。在部分教育资源充沛的地区,国家教育部及省市教委会不定时的去考察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否达标,假如不达标则有可能暂停招生,进行整改,甚至是撤销其办学资格。
‘有什么区别?公办大学,交费少,生源广,学校好,毕业好就业,收分高。民为大学,自费,收费高,录取线低一些,生源少,争抢生源很厉害,是以赚钱为目的。毕业难分配。独立大学,看是国家办还是私人办。西湖大学,很厉害,是二位院士主持办的,难进得去,声称与清华比美,主要培养高质呈科研人才,也是大学,很好的大学。收费不清楚。好就业,搞科研。私人办的独立大学,收费高。凡国家批准办的大学,都承认文凭。
学历没有区别,都是全日制统招本科学历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一般会设在某个大学名下,比如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等。
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的误解,认为独立学院是挂靠公办大学发展起来的普通三本民办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学费昂贵,但事实上很多独立学院也有自己的诸多优势,比如与挂靠大学之间资源互通、专业选择余地大、地域位置比较好等等。而且独立学院中也不乏实力强劲的院校,比如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等,分数线甚至高过许多公办一本院校。
因此如果考生的成绩处于较为尴尬的区间,既难以达到理想的院校又不甘于委身层次过低的普通院校,也不妨将独立院校纳入考量范围,但对于学费、办学机制等须提前做好了解,务必谨慎选择。
公办大学、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属于办学性质不同的院校。其中独立学院可以认为属于民办大学的一种。学历是肯定都得到认可,但是有下边几个情况说一下:
1、公办本科院校学费一般低于民办院校,公办一般不超过10000元每年,而另外两种一般高于10000元每年!
2、独立学院按说其特点是民办公助的体制,但是现在有很多院校实现这一点很难了。你比如说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它的地理位置远在宁夏银川,中国矿业大学的师资辐射不到那么远,公助成为空谈。而河北省的很多独立学院口碑特别好,你拿河北师范汇华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等等来说学费低,有些甚至和母校在一起,每年的提档线超过好多公办本科。所以独立学院一定要擦亮眼睛,躲过暗坑!
3、独立学院最近几年出现改置现象,绝大部分彻底改为民办院校,到底好坏个中缘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而还有转置为公办的独立学院,比较著名的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和新疆大学科技学院,这三所给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一股清流。
所以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定要仔细甄别,里边也有黄金!
独立学院转设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脱离母体,独立出来,自主办学。因为我国独立院校基本上都是是民办企业与国家重点大学合作办学的院校,挂的是重点大学的名字,重点大学提供师资,民办企业提供资金的新型办学模式。
独立后是什么性质呢?
目前有三种转设途径,主要还是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①转为民办。办学协议完善,办学主体间权利义务划分 清晰,办学条件达到本科高校设置标准的独立学院,可转设为独 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②转为公办。无社会举办方(指由公办高校单独举办, 公办高校与学校基金会、校办企业、学校附属医院、校友会或学 校工会等下属机构合作举办,以及公办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举 办,下同)或社会举办方拟退出举办、地方政府有条件承接举办 的,鼓励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③终止办学。已停止招生,或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转 设,或举办者主动提出且条件具备的,终止办学,撤销建制。
相对于终止办学,转为民办和公办是最好的结果,不仅是对学校的办学层次有了一定提高,也对在校学子有一定的福利。独立学院虽然依托高校办学,但其毕业生只有毕业证,是没有学位证的。虽然说你是某某大学独立学院毕业的,但在同样的竞争环境里是有短板的。那么转设后,将会有较大改观。
最终目标是什么呢?
①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③ 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
独立学院始于2000年左右,当时也是为了本科扩招,不少大学也是顺应形式,办了独立学院,录取批次为本科第三批录取,简称本三,也给了低分考生能进到本科学习的机会,教育部日前发文,独立学院转设普通本科已成定局。
独立学院在问世的20年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大学生,虽然本三的录取分数确实要比母体大学的低很多,但是在当时却能享受到和母体学校的学生同样的师资和校园资源,因为当时大多是都是以二级学院的形式招生,与母体大学共用校园,所以教学上是有保证的。
独立学院分两种,一种是当地政府与大学合办或者是大学自办,这种其实说白了就是公办的独立学院,因为师资和后来独立学院独立出来的校园都是母体大学的,所以这种类型的独立学院转为普通本科后,有很大可能会转为公办院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制后为公办普通大学,名字也改为浙大城市学院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了,学费也由原来的2万左右变成了5300元了,这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毕竟大多少考生都是喜欢公办院校的。
当然,还有公办独立学院转制为民办大学的,比方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制后成为民办大学柳州工学院,这对于考生来说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有人要说了,公办转民办,国有资产不就流失了?其实不然,很有可能是广西科技大学出资成立一家教育公司,由这家教育公司来管理鹿山学院,学校性质改为民办,其实说白了就是为了学费不下降,因为民办大学没有国家拨款,所以学费高是理所当然了。
另外一种独立学院办学模式是大学与社会资本合办,这种模式转为民办大学的几率会很大,本来人家公司投资建校就是为了盈利嘛,再加上母体大学可能只是挂一个名头,并不过多的参与其中的管理,师资、校园都是企业出资,像这种学校是必转也民办大学的。
独立学院转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早晚的事,建议低分考生选择那种公办的独立学院填报,以河北为例,比方说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等这些都是公办独立学院,直到现在仍是母体大学老师在教学,像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只在本校区待一年就会转到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与本一学生共同生活上课,除了毕业证不一样,别的没有区别。
这是不是要比那些民办大学要好一些呢?万一在日后的独立学院转制时转为公办本科院校,我们是不是赚到了?
到此,以上对于独立学院为什么发母校的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独立学院为什么发母校的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