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建立后,为何放弃清朝龙兴之地沈阳,而将长春定为“首都”

日本关东军选择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是经过长期思考和策划的结果。在伪满洲国定“都”长春之前,东北各地“代表”还曾提出以奉天(今沈阳)、吉林、哈尔滨、洮南等地作为“国都”的意见,但均因地理位置等诸多原因,不利于日本关东军的侵华战略而一一被否决。日本关东军选择长春,是看中长春具有的诸多优势,认为其是一块“宝地”。

?技校学历证明领事认证怎么弄
?技校学历证明领事认证怎么弄的?

1.地理位置优越。在东北三省的版图中,长春位于东北的中南部,处在松辽平原的门槛上,位置适中。长春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凉,雨量充足,适合谷物生长。

2.交通便利。长春地处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的连接点上,其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吉长、吉敦线的起点,铁路运输四通八达。海运方面,南行至大连可达日本,经沈阳、丹东,可通过朝鲜到日本,还可经图们经朝鲜到达日本。航空方面,日本可以开辟长春至东京最短的航线。

3.资源丰富。长春拥有广阔肥沃的黑土地,农产品资源丰富,而且地广人稀,利于日本对东北的资源开发和农业移民。

4.地价便宜。当时,长春的地价每平米只合伪币5分1厘,征购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才500多万伪币(当时伪币与日元等值),低于当时其他几个城市的地价。廉价的土地更利于日本殖民者低价征购和掠夺,这也是最吸引他们的因素之一。

5.城市建设条件优越。长春与其他几个城市相比,城市规模最小,只有13万人口,没有旧城改造的负担,便于城市规划建设。而且这里水源充足,有流经市区的伊通河,数十里外还有水量较多的饮马河,此外,地下水也较为丰富,这些自然条件为城市发展的用水问题提供了保障。

6.政治因素考虑。日本在长春占有优势,有利于实现其战略计划。长春系“满铁附属地”,是日本殖民统治的据点。从1907年开始,“满铁”在长春经营了近20年,是日本在华势力最强的据点,驻有日军,设有领事馆,日本人在这里获得了长期居住、开商埠、领事裁判等许多特权。“九一八”事变时,住在长春的日本人就达1万多人。在“满铁”的多年经营下,长春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拥有街路、上下水道路、电灯、煤气、医院、学校、火车站等完备的设施。与沈阳、哈尔滨相比,长春的奉军势力较弱,苏联的政治影响较小,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不足以构成威胁,因此,日本侵略者认为长春是“政治色彩稀薄”的理想城市。 7.北进方针。日本关东军对东北有着长期的殖民统治计划,它的目标是以东北为基地南侵中国,北攻苏联,为了实现它的“北进”战略目标,长春作为伪满洲国“国都”最合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三省,随后又扶植清废帝溥仪组建伪满政权,并借助傀儡政权的力量,在东北地区推行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和文化洗脑政策,妄图将其变为日本的殖民地。然而,一直以复兴祖业为己任的溥仪,并没有将“首都”定在清朝的龙兴之地沈阳,而是选在当时“存在感”极低的小城长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32年2月,由大汉奸张景惠充任委员长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在沈阳召开会议,以讨论即将成立的伪满政权的“国体”、“国号”、“国旗”、“首都”等重大问题。与会人员很快就前三项议题达成一致,但关于将哪座城市定为“首都”一事,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而日本方面不同意见的加入,无疑加剧这场争吵的激烈程度。


按照绝大多数满清遗老遗少和部分日本侵略者的意见,沈阳无疑是最佳选择。在满清遗臣们看来,伪满政权实质上是清朝的复辟,而沈阳作为“龙兴之地”,颇有一番光复国祚的意味,极具象征意义。与此同时,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沈阳生活着大量的日本移民,并驻扎着大批的侵略军,若将它定为“首都”,无疑是再恰当不过的选择。

但是,日本政府很快便否决了在沈阳“建都”的计划。因为在他们看来,伪满是一个全新的“国家”,而绝非清朝的复辟,一旦将沈阳定为“都城”,必然会给国际社会留下日本支持清朝复辟、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负面印象。更何况,日本的终极目标是将东北三省并入其版图,一旦扶植伪满政权被误解为拥护清朝复辟,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是相当不利的。


与此同时,沈阳还是奉系军阀的大本营,张作霖父子在这里经营20余年,早已跟地方上各种势力结合在一起,并拥有极为强大的民意基础。综合各种有关伪满的史料来看,日本非常忌惮张氏父子在沈阳一带的影响力,深知若是在此“建都”的话,根本无法建立起稳固的统治。正因以上两点原因,日本否决了将沈阳定为伪满“都城”的计划。

在沈阳被否决后,哈尔滨成为新的热门候选城市。支持者认为,作为东北北部最大的城市,哈尔滨不仅经济相对发达、市政建设成熟,而且靠近苏联的远东地区,对于日本实现北进战略、夺取西伯利亚后与德国会师的目标,是再好不过的基地。此外,还有人提出将大连作为候选城市,因为日本人在这里经营多年,统治基础十分稳固,有利于保障伪满政权的安全。

虽然这两项提议引起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注意,但最终还是被否决。因为在高层看来,哈尔滨过于靠近苏联,并且是东北抗日游击武装活跃的地区,若将其定为“首都”的话,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至于大连,虽然安全保障不成问题,但是它僻居一隅,与东北地区中、北部各城市间的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不利于稳固、有效的统治广大东北地区。

在接连否决沈阳、哈尔滨和大连之后,关东军方面提议将长春定为伪满的“首都”,原因是:长春地处东北地区中部,跟各大城市间的距离相差无几,有利于加强对各地的控制;战略地位重要、交通方便,可以充当日本对内对外作战的指挥基地;长春原本是一座不太受重视的小城,既跟清朝没有太大的渊源,又不存在活跃的抗日武装。正因如此,关东军方面将长春视作再理想不过的候选。


经过将近1个月的激烈讨论后,日本高层最终同意关东军方面的意见,正式将长春确定为伪满的“首都”。不久,日本又接受伪满“总理”郑孝胥的提议,将长春命名为“新京”。从1932年底开始,日本专家参考19世纪巴黎改造规划、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利用十余年的时间,将长春打造成一个极具“国际范”的大都市。

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长春的建设计划虽然并未完成,但取得的成就却依然令人瞩目。到1944年时,长春的市区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20万,并且拥有极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如果加上驻守长春的数十万军队和近百万流动人口,长春市内的总人口数已高达300多万,超过东京的都市区人口,在当时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


长春作为“首都”达13年之久,直到日本因战败投降、伪满政权随之垮台后,才失去这一特殊的地位。1945年9月,长春光复,此后一直以吉林省省会的形式存在,直到今天。如今的长春,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城市,而且还因风景优美、绿化率高,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目的地,享有“北国春城”的美誉,并名列“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中。

资料来源:《伪满洲国史料》、《伪满洲国史料新编》、《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统治》等

其实不是溥仪不愿意,而且龙兴之地已经彻底改变了。自从沙俄图谋东北起,经历北京条约,瑷珲条约,沙俄的势力已经布满东北,并曾短暂的统治了东北几十年。大量的满人和汉人内附。虽然在美英日等国的干涉下,退出了东北。而且清朝自入关以后,不允许汉人进去东北(所以后来才有闯关东一说),东北人口稀少。加上日俄战争对东北的破坏,到了满清末年,清朝在东北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了。而且张作霖虽然死了,但其余部在辽宁势力很大,黑龙江的马占山和苏联支持的抗联势力也不小。只有在日本人势力比较集中的吉林长春建国。

位于东北吉林的长春,其实是一个很年轻的城市,长春从建城至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与东三省一起沦陷日本帝国主义手中的长春,居然成为了日本一手炮制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国都”,并改名为“新京”。在东北三省中,当时只有这13万人口的长春几乎是白纸一张,其文化、政治、经济价值不但逊于哈尔滨等城市,就连历史地位和意义,都远不如清朝龙兴之地沈阳。虽然只是傀儡政权,但是,名义上伪满洲国的“元首”毕竟是清朝逊帝溥仪。

那么,伪满政权为何要将殖民统治中心设在长春,而不是清朝龙兴之地沈阳呢?

伪满皇宫博物院

众所周知,几百年以来,被称作奉天的沈阳一直是整个东北最大的城市,它也是整个东三省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当时更拥有40万人口,在伪满政权建立以前,定居奉天的日本人早就超过了2万人。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马上就把关东军的总司令部搬到了奉天,随后,日本政界、军界、汉奸都聚集在这座城市。

正因如此,早在1931年10月24日,关东军总司令就提出,将伪满政权的首都设于奉天的提案。然而,这一方案最终被否决,因为在日本人看来,奉天深受奉系军阀影响,会导致管理不便;奉天曾经是清朝古都,将新政权的首都设置在这里,反而有几分复辟清朝之嫌。出于这两个原因,奉天反而难以成为伪满政权的首都。

伪满洲国老建筑

至于为何要将首都选在长春,日本关东军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所考虑的。首先,在整个东北三省中,坐落在中南部的长春地处辽河平原和松花江平原的门槛上,四季分明的气候适合谷物生长;它又坐落在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连接点,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让它拥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春还具有海运优势,可以通过海运轻松到达日本、朝鲜。

长春地图

其次,长春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便宜的地价,这些都吸引了日本关东军的眼球,让他们可以进行更加直接的移民活动。长春地广人稀,同时又拥有广阔肥沃的黑土地,这些农业资源利于日本移民。由于长春建城历史短,在所有东北城市中长春的土地更为廉价,这让日本殖民者可以疯狂争购和掠夺土地资源。综合以上这两点,规模小、人口少,没有旧城改造负担的长春,有利于日本关东军进行新一步的城市规划建设,他们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长春打造为一座充满日本文化气息的新城。

伪满时期的长春

最后,伪满政权选择长春是出于政治因素和北进方针考虑。自从1907年开始,长春已经成为了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最强的据点之一,他们在这里开商埠、设领事馆,在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这座小城所居住的日本人多达1万人。更何况,长春所受奉军势力影响较小,难以对伪满政权构成威胁,这就让长春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监督的理想城市。

再者,日本建立伪满政权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统治东北,从军事战略上考虑,日军想要以东北为中心,向中国关内地区和苏联远东地区进行侵略,政治色彩稀薄的长春,就成为了最适合为伪满洲国国都的城市。

从明朝末年开始,沈阳就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城市,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之前,清朝的都城盛京就是现在的沈阳。

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清朝统治者为了避免丢失中原后无家可归,关闭了从关内进入东北的通道。当时的东北除了沈阳等几个大城市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比较的荒凉。闯关东的浪潮开始后,沈阳作为了东北最大的城市,成为了闯关东人最佳的去处,到了清朝灭亡的时候,沈阳已经成为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张作霖成为东北王之后,以沈阳为中心发展工业,将沈阳建设的更加繁荣。日本人刚刚占领东北的时候,东北最发达的城市主要有三个,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沈阳,再往后是日本人控制的大连,然后就是北方最大的城市哈尔滨。日本人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的时候,满清遗老和奉系军阀中的汉奸一起商议伪满洲国“首都”的问题。满清遗老认为沈阳是龙兴之地,也是清朝曾经的盛京,因此他们都希望将沈阳作为“首都”。

奉系军阀在沈阳一带经营多年,他们的家产都在沈阳附近,因此奉系军阀中的汉奸也希望沈阳能够成为伪满洲国的“首都”。然而伪满洲国真正的当家人既不是张景惠为首的奉系军阀,也不是溥仪为首的满清遗老,而是他们的后台老板日本人。日本人根本不同意将沈阳定为“首都”,就连哈尔滨和大连也都被日本人否定,日本人不同意将“首都”定在沈阳,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日本人不希望满清遗老当家,也不希望奉系军阀当家,因此日本人肯定要将这些人调到一个全新的地方,以方便日本人控制他们。第二点原因是日本人考虑到国际舆论问题,如果日本将沈阳定为“首都”,那么日本人就不是在帮助溥仪“夺回故土”,而是帮助清朝进行复辟。“夺回故土”和“复辟”这两种说法看似没有多少区别,但是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帮助一个封建王朝复辟,受到的舆论压力是非常大的。而帮助一个没落贵族重建国家,则不需要承担太大的舆论谴责。

第三个原因是东北军在沈阳经营多年,东北的很多人都支持张作霖父子,日本人担心在沈阳定都会夜长梦多。毕竟在伪满洲国建立的时候,东北军的势力仍然强大,很多东北军士兵无时无刻不想重回故土。日本人选择定都在长春,主要是因为哈尔滨位于北部地区,容易受到苏联的威胁,而大连的位置比较偏僻,再加上日本人经营大连多年,也不愿意将大连拱手让出。

在伪满洲国选择长春做“首都”的时候,长春还只是一个中等城市,日本人为了掩盖侵略罪行,对长春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经过伪满洲国十多年的经营,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长春已经是一个常住人口超过百万,实际居住人口达到数百万的大城市。实际上从“定都”长春这件事,就能够看出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本质,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在“首都”问题上都不能自己决断,其他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

推荐阅读:

高中啥时候考大专学历证书啊,职高与普高上的大专,毕业后的证书是一样的吗

集美大专自考学历证书丢失(集美大专自考学历证书丢失怎么补办)

简历大专奖励证书有用吗(简历大专奖励证书有用吗知乎)

学生奖状名称有哪些-互助一中毕业证书图片大全高清

计算机专业有没有证书怎么查询,职称计算机证书没有了怎么办

中国第一张毕业证书图片(中国第一张毕业证书图片高清)

电信面试技巧和话术,电信面试计算机等级证书

笔记本电脑emachines到底是什么牌子-欧盟认证的计算机相关证书有哪些

社区工作者待遇怎么样-莒南电大本科毕业证书图片大全

全日制大专的毕业证与成人高考的大专毕业证有冲突么-全日制大专有证书嘛知乎

大专生考日语证书有用吗(大专生考日语证书有用吗知乎)

眼科大专证书怎么考试的啊,广州验光师怎么考

广南三中毕业证书图片样本大全,平顶山有什么好吃的

电脑上怎么交报名费,国家二级计算机报名费

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四级/中级技能属于几级?有什么用吗,计算机证书二级和四级哪个好

大专毕业证需要英语四级吗,大专毕业证上的毕业日期是几月份

大专证书编号指的是什么,证书编号是什么

手机怎么扫描毕业证书,怎样找到毕业证电子扫描件

寻乌二中毕业证书图片高清大图,寻乌二中毕业证书图片高清

计算机纸质证书怎么申请-计算机发放纸质证书有用吗知乎

技校学历证明领事认证怎么弄

相关内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