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会更内卷,而且这种内卷是大势所趋。
什么是内卷?
百度百科对“内卷”的解释是:
内卷,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
曾经有一段时间,清华大学学霸骑着自行车都在用电脑写作业的图片在网络走红,“卷王”等词就出现了。
“内卷”这个词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流传,常常用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
比如,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就业,就纷纷选择考研。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考研,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研。
但是大势所趋,由于社会资源有限,而人们都认为高学历对就业更有帮助,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报考研究生,但是每个学校每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又有限,所以就出现很多人一起竞争研究生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考研界的“内卷”
考研为什么会内卷?
第一、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而不是就业
随着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本科大学生越来越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而且招聘者对应聘者的条件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很多大学生本科毕业以后,都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够,想通过考研深造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当然,也有一些考研的学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随大流考研。
但无论怎样,现在本科毕业的学生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考研的竞争也越来越大。
第二、受疫情影响,21考研的报考人数暴增,也对22考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0年由于疫情爆发,经济受到冲击,一度出现就业难的情况。这导致很多毕业生放弃找工作,而投身考研大军。
其次,原计划要出国,却因为疫情而无法出去的学霸们最终选择留在国内参加考研,这也是21考研人数增加的一个因素。
另外,20考研失利的考生,没有找工作又选择二战,所以21考研的人数就比前一年还多。
但是很多人并不是一战成硕的,也有很多二战三战失利的例子,而这些失利的考生(这部分考生真的很多),有的会选择再战。所以,22考研的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但每年学校的名额有限,即使是有扩招,也是供不应求。所以22年的考研界内卷情况肯定更严重。
第三,盲目跟风考研的学生增多
很多偏向于技能和经验的专业,此专业的毕业生其实可以不用考研,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并且从事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做学问的能力而更注重于技能。如果毕业就工作三年的时间,可以积攒不少本领域内的技能和知识。但是,身边的人都考研,他们也就没有认清自己的专业性质,盲目随大流考研了。
且现在研究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很大。很多人都有学历焦虑,觉得学历越高越好,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往上面走。
如何应对22考研内卷?
对于这个问题,@柚沐茶茶认为:
第一,不要盲目跟风,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考研,如果不需要考研的话可以选择工作。
第二,如果准备考研,那就尽早开始。
考研是一场十分漫长又煎熬的战斗,每个人都争分夺秒地复习。不要过度迷信网上经验帖里说的那些开始时间太早,后期会很放松很懈怠的话,除非你是学霸或大佬,学习能力非常非常强。否则,前期不努力,后期时间紧任务重,你真的会很崩溃。
一定要努力加坚持。
第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不要想着别人都考985 ,211,你考一个一本的学校或双非学校就很丢脸。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因为大多数时候选择大于努力。如果过度高估自己,最后会摔得很惨。
当然,如果真的很努力很刻苦,自己能力也够的话,完全可以去冲名校。毕竟,人只有一次年轻的机会,该为梦想去努力奋斗拼搏。
第四、学习要注重效率,而非时间堆砌和自我感动。
考研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时间堆砌,不是比谁在自习室坐的时间长,而是在同时间单位里谁的效率最高。
如果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够强,那增加学习时长也是没问题。但是,不能为了学习时长而学习,只有真正下功夫,其中注意力的高效学习才是有用的。否则费时费力。
第五、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多忙,一定要记得抽空锻炼身体。否则考研后期真的会很累,身体会撑不住的。
最后,祝每个努力追梦的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回答者:@柚沐茶茶
建议慎重选择以下专业,今年内卷是真的可以说是卷王了!!!
01应用统计“内卷专业哪家强,应用统计王中王!把人本专业都挤得无路可走也是没谁了。”
02计算机“卷上热搜了都,卷中卷中卷中卷...跨考压力那是真真真极大的。”
03新闻传播“别问,问就是两个字,快!跑!”
04法硕非法学“择校是个玄学,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是怎么想的。真要用一句话形容跨考形势的话: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报的好不如生得早。”
05心理学“七成跨考,神仙赛跑。”
06会计、金融、税务专硕“经管卷不卷,看看分数线。”
07教育学“教育大舞台,有胆你就来,来啊,battle 啊!看谁能卷过谁!”
08学科教育类“学科语文、学科英语什么的,听着就头大。双非二本都高分堆积,一志愿如果上不了,调剂很困难。”
09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考背背背就能考高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题越来越活,头发越来越少,调剂总可以吧?调得进来但是调不出去啊!”
10翻译硕士“400+还在调剂边缘蹦跶,实打实的不考不可怕,进门就打架。”
11行政管理“行管等一些不考数学三的管理类,那可真真是报录比死亡专业。”
要考以上专业的同学,22届可能还会有以上榜单的专业会出现内卷呢!!!
想知道你的专业是否内卷,可以在神龙考研上查询,那里有专业的考研一对一规划,帮助考研的同学们了解考研最新动态!
之前和同学们说了扩招,很多同学都来问学姐有关扩招的问题,那学姐就同学们的问题聊聊在扩招政策下同学们没注意过的一个小点。
扩招是一种机遇,同时增加考研难度
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在最近的五年时间里,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迅速增长。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破200万人大关,达到201万。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77万。这5年,考研报名人数翻了近一番。
多数时候,同学们都关注了扩招,却忽视了在扩招这个字眼下的一些小细节。人数是多了,可是到底是哪些专业多了人,哪些招生方式多了人,一点不清楚。
比如《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到要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虽然是扩大招生,但从一些学校的政策里还是不难发现一些比较关键的提法。就有学校在研究生改革文件中提到,逐步扩大推免生、直博生和硕博连读学生的比例。
对于这类学校,同学们在选择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同样是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但这里可能更多的还是照顾了推免考生。
扩招政策是不变的,推免指标每年都会有变化
今年的招生简章可能是15个名额,明年的招生简章也可能还会是15个名额,但在推免名额上和统考名额上可能会有些许不同变化。也可能今年统考名额还有7个,明年的统考名额就只剩下3个了。对于这样的专业,同学们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学姐给同学们找了一个学校的去年的招生简章,同学们就能发现这个学校推免人数几乎占掉了整个招生人数的67%,其实是一个占比比较大的情况了。
招生人数少的专业,留给统考生的,可能就是个位数的指标。对于这样的学校,同学们就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看看自己的实力是否能考进前5%,不然的话,最后失利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招生人数确实在变多,但与此相对地推免人数同学们也一定要仔细关注。在选择的时候就需要多打听打听学校在这块的倾向,让自己的决策更能有利于自己的准备!
大概率会,因为考研的几个推动力都在上升:
如何应对
2022年的考研难度会越来越大
1.报考人数的增加,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为377万,相比2020年的341万增加了36万人 ,增幅约为10 .6 %。近年来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录取率约为4:1,即25 %。
2.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目前已超过60%。“十三五”期间授予博士学位33万人,硕士学位339万人。
3.通过今年考研政治的分数就可以看出来压分很严重,今年很多400+同学的成绩,考研政治超过70分的不是很多。无论是考400+还是300+的分数,考研政治都是在60-70左右的分数。压卷严重。
总:报考人数增加、不扩招就导致录取率低、压分严重,通过这3点,我们就可以明显看到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在考研与不考研,什么专业、什么学校都有很大的纠结。所以我们在考研这个选择题上要做以下几点考虑
1.确定考研目的:如为了学历更好的就业、本身自己就想当一个学者,做研究
2.确定专业
(1)就业性考研:如我们就是为了就是给后期的上班,多一些写竞争优势在学历上,那我们在选择专业、或学校时就需要考虑后期你想就业的方向来走,或者选择考研难度没有那么大的学校和专业
(2)专业性考研:对某一项专业很感兴趣,这个专业后期想要做为一生的事业。那我们在选择专业时做以下准备
3.确定院校
① 按照专业选择学校:列出所选专业的排名前10的学校,结合自己的分数,最好是垫脚可以够到的。如果前10没有目标院校,往下排列。选择出意向院校
②意向院校查询:近3年院校复试线、公开信息如:招生政策、专业目录、招生简章、公开课大纲等;非公开的如:专业课程的内容与重点,面试的内容与方式,导师对学生的偏好;
4.备考阶段
①了解复习周期
7月前准备阶段
7-12月巩固冲刺阶段
1-5月考试阶段
注:关于怎么复习我文章里有介绍,感兴趣的同学,可查询历史文章。在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以课本为中心、真题借力哦
关注我教你怎么备考、怎么、选考研书籍怎么复习、怎么抓考点等等。
分两种情况。
一 ,夏令营已经拿到理想的offer可以联系已经拿到offer并且最终想去院校的导师,提前开始研究生生活。比如确定研究方向 进组接触研究生项目,这些也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
二 夏令营没有拿到理想的offer继续准备保研。针对夏令营失利的原因查漏补缺,提升知识能力,练好英语以应对接着来的预推免和九月推免。总之,暑假很重要,不要浪费。即使夏令营失利也不要放弃,如果拿到的offer没那么满意也建议推免冲刺挑战一下~说不定就有了更好的结果。
保研后获得了校招offer,应该先了解公司的情况,比如公司发展前景、文化氛围、职业发展等方面,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是否接受offer。
如果接受了offer,应该尽快与公司联系,确认入职时间及岗位职责,并向学校递交辞职申请。
如果选择不接受offer,应该礼貌地向公司表达谢意,并说明自己的决定。重要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保持与公司的良好沟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影响。
9月底本校保研名单出炉,录入教育部推免系统,推免生体检。
最后按照考核的总分进行排名,按照名额确定保研资格录取名单,这个排名就是录入教育部系统的排名,外校在初审时会从系统上调出你的资料,所以这个排名很关键。很多高校会有自己的系统在推免正式开始之前就在自己的官网上进行选拔,当时往往校内考核的名次还没出来,所以你可以暂时写裸分名次,只要学校是在全国推免正式开始之后才进行复试的就会以推免系统上的排名和资料为准,所以有附件添加的时候一定要添加好,像复旦是会将系统上你上传的资料打印下来发给面试官带进面试场的,如果你资料写好了,就省了很多工夫。
9月底-10月初 推免系统报名,上传资料,等待复试通知
1、目标是保本校。听从学校教务安排,在系统中报好名,等待复试通知,进行复试后再接收录取通知,一般本校的是没问题的。
2、目标是保外校。关注外校官网或打电话问审核具体时间,再就是报同一所学校的同学互相沟通信息如果其他人有收到复试通知而自己没收到,则两天后就大概是初审没过了。系统中可以报三所学校,可以接收三个复试通知,如果复试时间不冲突那可以进行三个复试,但是最后录取只能接收一个录取通知。
3、目标是本校保底,外校冲刺。这种类型要权衡好自己的意愿,一般本校复试时间都早,或是与外校冲突,可能到时候会面临无法都进行复试再选择的取舍,到时候就是看自己的心更偏向哪一边了。
4、已有夏令营名额。夏令营已拿到名额的一般会催促你尽快进行确认,也是需要报名的,具体参见学校官网。
五 10.7后 推免复试开始
每年时间不同,去年是十一后好多学校才开始,也有提前的,具体看通知,按照通知排好自己的日程,带好材料去各个学校进行面试。
六 10月中旬 复试结束后,发放待录取通知
复试结束后,几天内会发放待录取通知,需要在24小时内进行确认,否则则视为放弃,下面的自动补位,只能接收一个学校的待录取,接收了其他学校的则不能再接收。
得到待录取后,就相当于保研成功了,这时你要做的基本就是要保持无挂科,要顺利毕业,毕业前不要有处分等记录,否则资格会被取消,直到录取通知书拿到手才算是正式成为心仪学校的新生。
个人的一些看法本人也是毕业两年的,毕业狗
一阶段大四的仿徨,迷茫内心恐惧。盲目的从众。
二阶段考公阶段,从随意看一下到认真准备,到以高分进入我们的面试,最后,天意弄人的掉了面试,在整个的备考过程中,压力巨大,没工作,啃老,虽然父母不说,但是整个气氛都是怪怪的
三阶段考公结束后的,自我休整,寻找工作,间期准备考教师证,和考公(大学太lao,啥证都没有,但也不晚,总比三十岁后悔,或更晚的年纪后悔,不如从当下做起)
四阶段找到在机关政府的辅岗工作,其实是个调整心态的过程,间期寻找机会,开始接触自媒体,vlog,从新开始看书,内心祥和,请你投资自己。未来总会有回报,只是时候没有到来,让你展示的时候还没有到来。过去很痛苦,未来看来很迷幻,但今天你该早起,跑步,看书,努力吃饭,睡觉,努力的抱怨生活。往前走就对了,请不要懊恼你的决定,每一次的伤疤,其实是对你自己最好的提升,offer什么的,都OK啦,有你要往前走,没有也要往前走。(看着想鸡汤吧,也许就是鸡汤,我信鸡汤,给我幸福的情绪,每天可以幸福的面对生活,不信每天悠着低沉的情绪,每天抱怨的生活,看你自己喜欢吧)反正生活就这样,你决定了生活是不是幸福的。@悟空问答
考研现场确认流程及步骤:
一、身份核验
考生将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二、确认报名信息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三、缴纳报名费
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网上报名期间通过研招网进行网上缴费,仅限报考点选择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宁夏的.考生。选择其他报考点的考生,则在现场确认时缴费。
四、采集考生图像信息
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即照相。
现场确认温馨提示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3.报考点只对考生居民身份证、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及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学生证进行核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全面审查由招生单位在复试时进行。请考生仔细阅读省、招生单位以及报考点发布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