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邮政所有网点均可办理。
不过要等到6月1日。旅游年卡价格为60元/张。年卡仅含景区第一大门票,不含讲解费、导游费、游乐项目费、交通费用以及其它收费。1.符合发行对象条件的人员办理旅游年卡需持有效证件、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两张到指定代办点办理: (1)枣庄市居民凭身份证或户口本; (2)中、小学校学生凭本人户口本或身份证; (3)在枣庄工作、长期探亲的外地人士,凭工作证、暂住证办理(签发已半年以上); (4)大中专院校签发的学生证、本人身份证。年卡办理面向全市常住居民,在枣庄市就读的大、中专学生和长期在枣庄市居住、工作的外来人员开展。面向全市招收艺体专业生120人:
体育40人,其中南校田径16人(含短跨类男女各2人、中跑类男女各3人、跳跃类男女各2人、投掷类男女各1人);北校男篮6人,女篮6人;东校男子足球12人。美术62人,北校20人,南校和东校各21人。音乐18人,北校、南校和东校各6人。
二、招生报名
(一)报名条件
报考考生,须具有本市户籍或学籍的初中毕业生。
(二)报名时间
2021年4月25日下午14:00—17:00,
4月26日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00
(三)报名地点、咨询电话
北校第一餐厅一楼;南校教务处;东校闻韶楼。
(四)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微信扫描二维码小程序,进行注册和网上报名。
2.现场确认: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在报名时间内本人持学籍或毕业学校证明信、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家庭户口本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到所报专业的校区报名并现场采集信息,并进行资格初审。体育专业生报名时还必须持个人意外伤害保险证明和县级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
三、专业测试
(一)测试时间、地点
2021年4月27-28日,体育专业测试在北校,音乐专业测试在南校,美术专业测试在东校。具体时间和考试地点详见专业测试准考证。
枣庄市第八中学2021年自主招生简章
根据枣庄市教育局《枣庄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枣教发【2021】6号)和《薛城区 2021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薛教体发【2021】6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招生288人。
二、招生报名
(一)报名条件
1.学科特长:初中综合学业成绩优异,在学科奥赛有浓厚兴趣和较大潜力,综合素质评价为C级及以上者。
2.创新特长:综合素质评价为C级及以上,初中阶段获得以下奖项之一者(获奖信息能够在官方网站查询):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大赛获奖者。
3.其他方面成绩特别突出者亦可报名。
(二)报名时间
2021年6月15日—20日 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
(三)报名地点
枣庄八中北校教务处
(四)报名方法
集体报名,各初中学校携带学生学籍证明、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初中学校推荐信及《枣庄八中2021年自主招生确认表》办理报名。特殊考生也可携带有关材料现场报名。
三、考试安排
四、录取办法
普通生(创新特长生和其他方面成绩特别突出者经过学校认定后自招成绩加20分参与排序)根据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人选。通过学校自主招生测试认定,经市教育局核准,在一批次一志愿学校之前投档录取,已录取学生不再参加其他批次、志愿的录取。
五、培养办法
(一)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开设清华北大等名校强基计划培优课程。
(二)加强特长培养。建立学生个人培养档案,规划发展方向,拟定培养方案。配备专兼职学科奥赛辅导教练,组织学科竞赛培训。优先组织参加清华、北大以及全国著名联谊高中的研学活动。邀请学校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单独指导。
(三)落实贫困助学。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
六、招生监督
对招生工作加强管理,聘请区教体局人员、社会监督员等全程参与监督招生,严防徇私舞弊现象发生。
监督邮箱:zzbzdwbgs@163.com。监督电话:0632-4411257。
七、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0632-4411257
学校网址:www.zz8z.net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
2021年5月18
貌似是不可以在网上开具。如果是本地的市民开具证明材料,可以直接通过当地的房管局窗口或者办事大厅来开具。如果是外地人口,还需要回到老家,也就是说到户口所在地的房管部门,去开具证明材料。具体的流程得根据当地政策,先打电话提前问清楚再去。
按照规定,车辆自购买后六年以内免检,需要每隔两年申领年检合格标志,下面介绍下办理流程。
打开交管12123;
确认未处理违法为0条,点击更多;
点击免检车申领检验标志;
选择车辆,点击继续办理,上传交强和车船税证明;
提交后等待办理完成,即可完成流程。
1、独生子女证明:需要提供独生子女证明或相关证明材料。这些证明材料可能包括父母身份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明、独生子女证等;
2、学籍证明:需要提供学校开具的在读学生证明或其他学籍证明,证明学生的身份和就读情况;
3、成绩证明:需要提供学生的各科成绩单或成绩证明,证明学生的学习成绩;
4、其他证明材料: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要求,还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证明材料,如户口本、社保证明、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