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答:关羽当然珍惜汉寿亭侯这个称呼,因为这个封号是曹操上表,由汉献帝所封,说白了这个封号才算正宗,刘备打着汉家招牌用现代语说是个冒牌货,包括刘备自任汉中王,蜀国皇上都自己封自立的,即使自封玉皇大帝,又有多大价值,皇家的规矩皇上最注重的传国玉玺,有了玉玺就可以传圣旨,掌兵权,下昭书,自封职务再高也不值钱,汉献帝在也可以叫其它自立的叫犯上作乱,反贼等,关羽这一点还是清楚的,因为刘备集团本身就是打的汉朝的旗号,而曹操再牛也没自已封过谁,他建议权应该有的,一人之下,是皇帝坐在龙骑上,曹操还是臣,既然是打汉朝旗,关羽受汉皇封应该才是正宗的,这一点关羽很聪明!
这个汉寿亭侯不是曹操封的,而是大汉朝廷封的。虽然汉寿亭侯级别不算特别高,但这个爵位是名正言顺的。汉末时候天下大乱,很多人都自己给自己封官职。即使这些官职很高,却并非名正言顺、没有得到朝廷认可。有个朝廷认证的名号,是很难得的。包括刘备也是这样的,对自己左将军、豫州牧等官职也是非常看重的。
刘备在称帝之前,是并没有权力分封爵位的。所以关羽就只有汉寿亭侯这一个爵位。当然,刘备称帝以后,功臣们都开始升官加爵。比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马超为斄乡侯。可惜关羽没有活到刘备称帝。
关羽的“汉寿亭侯”可不是曹操封的,是时任司空的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由汉献帝封的。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汉寿亭侯,东汉的爵位沿袭西汉及秦朝的二十等爵位制,但增加了等 级,爵位最高的依次是王、公、侯,其中王和公是用来封皇子,普通人封不上,当然曹操是个例外。
侯爵位已经是第二十级爵位,侯又分为列侯和关内侯,列侯大于关内侯,列侯有封地,而且可以世袭,关内侯没有,列侯根据食邑大小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关羽就是封在汉寿这个的亭侯,并且有封地,封地有一亭或数亭。
关羽的爵位是第二十级列侯爵位中的亭侯,而且这个爵位跟官职没有关联,只有有功劳之人才能受封列侯。
关羽这个爵位有多牛,常例说明:200年前后,当时的刘备阵营,刘备的官职是左将军领豫州刺史,爵位是宜城亭侯,与关羽地位一样,而且刘备阵营只有刘备与关羽有爵位,其它人都没有。再看曹操阵营,曹操本人官职司空,位列三公,但爵位是费亭侯,跟关羽处于同等地位,曹操手下于禁官职是裨将军,爵位是益寿亭侯,也和关羽同等地位。张辽官职中郞将,爵位关内侯,低于关羽的汉寿亭侯。徐晃官职裨将军,爵位都亭侯,和关羽同等地位。
虽说当时关羽在曹操阵营官职是个偏将军,是将军职位中最小的,但爵位已经和曹操处于同等地位,而且是大汉皇帝汉献帝封的,如此荣耀,关羽当然自豪。
关羽在公元200年就受封汉寿亭侯,19年后,刘备进位汉中王,当时刘备阵营得到汉献帝封爵位的只有三个人,刘备、马超、关羽,而张飞的爵位是刘备封的,理论上刘备没有资格封张飞爵位,即使封了,也不如关羽的汉寿亭侯含金量高,因此关羽一直保留汉寿亭侯的爵位,直到219年去世。
正因为关羽如此看中大汉皇帝封的汉寿亭侯,因此不在意刘备的加封,一直以汉寿亭侯的爵位自居,而且关羽一生忠勇,这也从侧面说明关羽忠于汉室。
首先要纠正一点,关羽的汉寿亭侯不是曹操封的,是曹操提议让汉献帝以东汉朝廷的名义封的,是朝廷正式册封的侯爵。并且汉寿在刘表之前一直是荆州的治所。
古代将领征战天下,靠军功博取爵位,这是从商鞅变法以来的一个规律。汉朝建立之后,除封王之外,侯爵就是最高的爵位,谁要是封公爵,那就说明他可以封王了,如王莽和曹操。
汉朝把侯爵封为五等:郡候,县侯,乡侯,亭侯和关内侯。关内侯是没有封邑的侯爵。所以,关羽的亭侯爵位虽然在有封邑的侯爵里是最低一等,但是作为将领能够被朝廷正式封侯那绝对是最大的荣光,关羽又怎么能不在乎?
再说了,关羽封汉寿亭侯的时候,刘备也不过是宜城亭侯,曹操也只是费亭侯。因此,在爵位上关羽是和刘备、曹操平起平坐的。那个时候的孙权还只是个小小的建虏将军。所以后来孙权要给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才会说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是因为关羽封侯比孙权早。
也因此,关羽才能在刘备入川之后执掌荆州大权。一方面取决于关羽出色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关羽在刘备阵营当中的爵位最高。甚至关羽的封地汉寿也正是在他所管辖的范围之内。等到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很不屑,声称自己不与老兵同列。这一切也都是因为他对于自己亭侯的爵位自视甚高。
近日有网友提问:经过曹操的举荐,关羽获封“汉寿亭侯”。按说曹刘两家本是对手,关羽为什么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后,仍以汉寿亭侯自居?这似乎有点不合常理。
1、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什么爵位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什么爵位。关羽,汉寿亭侯,死后追封“壮缪侯”;张飞,先封新亭侯,后封西乡侯;马超,先封都亭侯,后封阨乡侯;黄忠,封关内侯,死后追封“刚侯”;赵云,封永昌亭侯;死后追封“顺平侯”。
需要说明的是:刘备的五虎上将都是从亭侯开始起步的;张飞、马超在蜀汉立国后提升一级为乡侯;黄忠至死只是关内侯,赵云至死只是个亭侯,他们二人死后追封的只是谥号爵位,没有实质意义;关羽、马超的亭侯均是东汉朝廷册封的。
2、关羽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
按照汉制,军中侯爵以小到大依次为:关内侯、亭侯、乡侯、县侯。在汉朝,通过军功获封其实非常难,飞将军李广终其一生没有封侯,其子李敢霍去病出战,出生入死获封关内侯;曹操的祖父曹腾,则是汉桓帝时获封的费亭侯。
关内侯、亭侯的门槛相对较低,而乡侯、县侯若非皇帝格外赏识或建有奇功,是非常难以获得的。因此关羽获得的亭侯,爵位其实不低。而且和张飞、赵云、黄忠不一样,这些人的爵位是由刘备蜀汉政权册封的,关羽的爵位是在朝廷皇帝那里“备案”的。
关羽千里走单骑离开曹操后,仍以汉寿亭侯自居,其实与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一脉相承的,即忠汉、忠君,用的是汉朝皇帝的册封。虽然有曹操的举荐,但授爵的是汉朝皇帝,跟曹操并没有关系。
3、关羽为何被追封“壮缪侯”
关羽死后被追封“壮缪侯”。关于“缪”的读音,自古就引发了很多争议,并直接影响到这个谥号是丑谥、恶谥还是好谥的判断。
持正面看法的人认为,“缪”与“穆”音同甚至就是同一个字,而“布德执以曰穆,中情见貌曰穆”,推行道德而主持正义叫“穆”,内心所想表露于外叫“穆”。
持反面看法的认为,“缪”虽为多音字,但均不读“穆”字音,正确读音为miù,而名与实爽曰缪,就是名与实不相符叫“缪”。
根据记载,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有大功,死后安葬时周王朝制定了谥号法则。这个法则被后朝后代所沿袭,其中对于“穆”、“缪”均有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关羽的“壮缪侯”称呼,真实反映了刘备和蜀汉文官武将对关羽的评价。其实,直到明朝之前并没有人认为不妥。
但明清两代,关羽被推崇备至直至神化,按照国人的习惯,既然“武圣”都是“圣人”了,就应该没有任何缺点,应该是完人,因此对于“缪”字的解读开始推陈出新,并推翻了前人的说法。
图据网络,文为指动济南原创,转载请注明
到此,以上对于济阳高中毕业证样本图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济阳高中毕业证样本图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