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还没有实行,这时期是农村人口出生的高峰期。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学生人数急剧上升,这给当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缺少教室,缺少教师。
在政府部门的统一组织下,由国家、集体共同集资,及时增建教室。缺少教师,由各大队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自行招收有文化知识的农民,作为民办教师,以补充学校严重缺教师的问题。几十年来,民办教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为当时的教育事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日头条》有楼主提出:“生产队时期,民办教师是什么待遇?”下面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产队时期的民办教师,也和农民一样赚生产队工分,每年的工分同本生产队中等以上社员工分一样。大概每年的工分在3600分上下,日值是全大队各生产队的平均值,日值在0.65元左右,从而可算出民办教师全年生产队的总待遇:3600÷10x0.65=234元,加上国家每月补助3元,可以算出民办教师全年的总待遇是:
3x12十234=270元。随作时间的流逝,国家每年都在为民办教师增加生活补帖,到九十年代中期,国家给民办教师的生活补帖已增加到每月36元。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社员都围绕着自家的责任田转,自然也就没有工分可记。到八十年代末,民办教师的工分报酬也没有了,只有国家每月36元的生活补帖。
为了解决民办教师的后顾之忧,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国家每年都拿出一定的招生指标,用来招收民办教师去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正式转编成公办教师。这样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民办教师被招收去了师范学习,而成为了公办教师。还有一部分是按照国家政策,达到条条框框直接转编的民办教师。最后剩下极少数既没有考取师范生,又不符合直接转编条件的民办教师。到2000年为止,国家已彻底停止了招收民办教师。最后剩下的极少数没有转编的民办教师,只得放弃教学工作,另去谋求职业。
当时的民办教师,工作、生活却实不容易,他们即有教学工作的压力,又有家庭生活的压力。没有工资,同生产队社员一样,靠赚生产队工分,维持家庭生活。这就是当时我们这边民办教师的实际待遇。朋友,你们那边民办教师当时的待遇如何?请在评论区内留言交谈。
谢谢阅读,我的原创。
我当过民办教师,民办教师的报酬比农强不了多少,甚至比社员还少。民办教师由教育部门每月补助六元钱,然后每年由公社打回三百个劳动日(寒暑假除去两个月)回生产队,按每个劳动日记十分工,一年也就是三千六百分工分,年终参加生产队的分配。为什么说报酬比社员还少呢?生产队社员每天至少记十二分(早班记2分,白天记10分),双抢打禾插秧都是定额,每天至少获二十多分,在家社员每年工分在四千至五千工分,比民办教师要多两千分,所以民办教师星期天寒暑假必须争取参加生产队劳动争工分,争取达到生产队社员平均工分,才能保证分配的粮食与工分值不比别人少很多。民办教师既要教好书又要争工分才能养家糊口,有人会想不如社员的收入为什么要当民办教师呢,不是傻吗?这是现在人难以理解的,那个年代精神力量是占上风的,金钱利益是次要的,民办教师很受群众欢迎尊敬,能当上民办教师也是感到自豪的事,所以民办教师爱岗敬业,不贪财利,甘愿奉献。
我本人七九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八0年1月在村上小学当民办教师,月工资九元,生产队一年给记一千七百分工,八一年后半年土地到户,工资涨到二十元零五角,八五年工资涨到四十元零五角,八九工资涨到六十元,九一年我考安师,毕业后工资三百五十多元,我今年六月退休。/
1977年至1979年,我当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有什么待遇?我有发言权。
政治没有待遇,还是一个普通社员(村民)。在经济上的待遇是一个“整工分”社员,即:一天记十工分。到了生产队年终“分红”时,一个“整工分”(十分)分多少钱?你有多少工分,就可以分到多少钱。另外,由当地政府为其每月发放8元生活补贴。
不过,当时民办教师的这种经济待遇,应该在生产队的社员中,还是很让人羡慕的。
我是72年任民师的,我回答如下。
一,生产队时期,我从任教时起,每日给全队最高分10分。
二,我是河南的。学校给补助4、75元。每月领补助在学校会计处签字。
三,到了78年左右每位民师领6元补助生产队照样计每日10分。
四,实行农田责任田后的82年左右,每位教师一份责任田,学校补助二三十元吧。
本科与专科之间的相同点就是为学生提供了高等教育,让其拥有大学层次的学历,不同的地方则是本科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学位证书,专科生毕业后只能拿到专业证书,这也是两者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如此,社会上对专科生的认可度是没有本科生高的。
那么专科毕业证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专科读完了就能拿到毕业证?首先要跟大家说明的是专科毕业证是有用的,这无可置疑,其次就是专科生要想拿到毕业证也是有条件的,也需要通过考试,否则只有一个结业证,但这个证书基本上相当于没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专科毕业证用处在哪里?有多大用处?其实大专毕业证是很有用的,而且用处还不小。
第一、专升本。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都不是学位和学习的终点,有很多的优秀专科生想要继续往上走,提升自我价值,那么仅仅一个专科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考上本科,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你得有一个专科毕业证,否则就连参考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就业需要。很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都会有一个学历要求,有的是本科学历以上,而有的是大专以上。这就体现了学历证书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同时有好几个人应聘同一岗位,有的是大专学历而有的只有中专学历,那么这个部门主管很可能都不会看后者的简历,直接就刷下去了。所以说,大专毕业证对于就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考公务员。都说公务员待遇好,工作轻松,工资稳定,这也是很多人想要考公务员的原因。
但是公务员考核也不是那么容易通过的,首先就学历方面就挡住了大多数的人,其次考核难度并不比高考容易。大多数公务员考试要求考试者拥有的学历水平必须达到大专水平。
这直接就反应了大专毕业证的用处,这样谁还能说大专证没用? 综上所述,这三点最直接也是最有力地体现了大专证的意义所在,大专和本科都是属于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即便是专科地位不如本科,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大专证更是有必要拥有的!
个人感觉专科毕业证还是有很多用处的。
进企业当白领。很多大专毕业生在毕业后通过自己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在企业里面找到了办公室的相关工作,做的也是风生水起的。其实办公室文员也并不一定必须是本科文凭,的确是有很多专科毕业生是在办公室里面做文员工作的。
进工厂做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去工厂里面打工,因为有文凭所以还是很受企业管理者的青睐的,可以做办公室文员、工厂小管理者、技术工等方面的额工作。我以前在工厂里面做过一段时间,里面做质检的几个人就是专科生,其实专科生毕竟是大学生,还是能够沉住气坐下来的,而且比较细致,能把这份工作做好;工厂里面的那几个做技术的员工都是专科毕业生,工厂里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都会找他们来,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提升产品的质量;工厂里面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办公室的,里面的那些员工也基本上是专科毕业生。
大学生当兵。大学生当兵的话,当地政府给的补贴是很丰厚的,好像有十几万了,反正是要比高中毕业生拿的多。大学生当兵的话,假如毕业后能拿到安置卡的话,说不定还能在本地找到事业单位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动作稳定还是很不错的。
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里面有不少职位是需要专科以上文凭的,也就是说专科学生只要专业可以就可以报考这样的职位。不过这样的职位因为报考的人数较多,所以分数也较高,比较难考,但是只要努力就能考上的。
考教师、事业单位。同样的,一些地方的教师、事业单位考试的时候是有部分职位是需要专科以上学历的,专科毕业生也是有机会考上事业单位的。
婚姻。有个专科学历的话将来找对象的时候也会好一些,毕竟大家都讲究门当户对的。
是有用的
一,毕业证可以证明你的学历,也证明了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很多公司都会招大专或以上学历的人,有了证书对你的工作是有帮助的,毕竟文凭是敲门砖。
二,如果你还想升较高的学历,或者要提高自己的,可以报专升本,因为有了本科的文凭你才可以考研,所以专科毕业证书还是比较重要的。
三,你有专科毕业证书可以说明你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比那些中专的好很多,也比较于中专好找工作,你如果想进公司,或者想要做蓝领的你必须要大专文凭人家才找的,所以不要说读大专没什么用,其实有个毕业证也比人家强了。
我作为一个专科生。目前来说,对于我来说,是没有用的。从毕业后就再没有多看一眼。
我已经毕业6年左右了吧。参加工作,我身边同事,不管专科生还是本科生,用到毕业证的时候不多。当然,有些特定的时候是会用到的。
如果就是出来找个工作,其实,大部分。不太会去查专科生的学历。而且,学信网也是可以查到信息的。
我不喜欢啰嗦的理论回答,只说点实际的。本人执掌企业六年以来,一贯的招聘风格是看人不看证。大专起步,试用期一个月,能者留,无能者走。
如果你要去考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那肯定是大专不如本科,如果是普通私企打拼,学历不重要,能力才重要,除非是专业岗位。
因人而异吧。念旧之人,一生人念念不忘。不念旧的,过眼烟云。我们看看开同学会时的表现,就一揽无余。
个人认为,在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中,同学关系是相对纯真而朴素的。在那个年纪,一般活得比较真实。所以许多人会怀念学生时代的人和事。
当然,人生百态、不一而足。在同学关系中,有的人重感情,同学之情逾久弥坚;有的人重权利,过后形同漠路。同学之间的关系如何,主要在于人的思想感情认识。
一般来说,小学同学亲不过初中同学,初中同学亲不过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关系不太好处,但处好了亲过高中同学,处不好还不如初中同学。
人和人的关系很不稳定。随着年龄的成长,从学校到步入社会,人会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功利,关系的维护也越来越难。这不是个例,是普遍现象。但如果同学或朋友之间彼此真诚的小心的经营维护,关系也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到了工作以后,你身边的可以交心的同学朋友其实已经寥寥无几了,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分水岭,工作以后结婚以后和生子以后,这个时候如果彼此都不去适应和维护,关系很容易就疏远。
人生要懂得筛选,懂得及时舍弃。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困难时在你需要时,给你雪中送炭,给你必要支持,而这些人也是你最应该珍惜的。至于那些只说不做的人,还是要心中有数,不要过多浪费精力为宜。
渐行渐远。
同学,在纯真的年代里相遇,在醉人的春光里伴读,一切的美好或许都定格在那明媚的岁月里。
时光流漫,尘俗蒙面。
有的坚守着执着,却在滚滚红尘里摔得粉碎;有的锦衣玉食,却在灯火阑珊处暗自焦灼;有的东奔西走,却在锅碗瓢勺里凑着米数;有的皓首穷经,却在案牍劳形里负重躬耕。
没有人能够潇洒面对生活,为了生活,却忘记了生活。
同学之间不再联系,偶尔联系的还是打听一些消息。
特殊的时空,特殊的关系。
或许,别样的纯粹,只能永存在毕业的照片里。
谢谢邀请,你的这个问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上学的时候我们无忧无虑,没钱了可以像父母要,可毕业以后的我们早以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担子重重的压在了我们的身上,毕业以后同学们的联系越来越少,好像关系也慢慢的变淡了。
就拿我为例,上学的时候彼此关系都很好,毕业以后我成为了一名北漂,刚开始确实挺困难,可慢慢的在北京也站住了脚。这时候来北京的同学朋友都去找我,不论是找工作的还是去玩的,只要找到我,我尽量做到管吃管住。
就这样过了几年,我结婚了回到了老家,刚开始做生意赔了。那可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同学朋友都有意无意的躲着我,其实很显然,怕我借钱呗!这时候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句话。不过有两位我上大学时候的朋友,知道我做生意赔了特意给我打电话,问我赔了多少,如果需要钱给他们打电话。
这时候我也知道了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所以这两位朋友到现在我们也经常通电话,有时间了也见面。结交朋友容易,可成为知己难。
不论怎么样大家同学一场,也祝愿我的同学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好多情意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其实好多感情只是因为以后断了联系而变淡了,好多人只是不常联系而越来越远了。
在读书期间,我交了好多好朋友,我们之间几乎无话不谈,每天形影不离,那时的我们,以为对方就是全世界。我们一起经历挫折,一起解决困难,一起体验收获的快乐和喜悦,就算偶尔会有争吵,但不愉快很快就会过去,我们好像从来不曾想过分离。
但是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毕业以后,各奔东西,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想要的事情,各自忙碌起来。刚刚毕业的我们,好像还不习惯没有彼此的日子,慢慢地,时间冲淡了一切,冲淡了我们之间的回忆,让我们渐渐地少了联系,更多地只是一句简单地问候。
其实我觉得,有时候人会受到周围圈子的影响,如果你毕业了,你还要继续读书,那可能原来与你是同学并已经工作,结婚生子的人慢慢疏远了,所以各自关注的焦点慢慢转移了,彼此之间缺乏了共同话题,慢慢关系也变淡了。
当然,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朋友,从高中认识到现在,我们仍然是好朋友,我们之间的感情仍然没变,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会想到对方,在对方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就是真正的同学情,其实考验同学情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到此,以上对于兄弟教师毕业证有什么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兄弟教师毕业证有什么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