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工作证明劳动纠纷起诉有用吗,企业提供假的证据,劳动者怎么办

admin312024-02-13 13:54:36
  1. 入职五个月公司未签合同。现离职并要求赔偿,公司伪造了劳动合同,怎么证明合同是假的
  2. 企业提供假的证据,劳动者怎么办

入职五个月公司未签合同。现离职并要求赔偿,公司伪造了劳动合同,怎么证明合同是假的

[精益到家]为你解答: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自身利益的保障,也是日后产生纠纷的重要依据,大型企业对于劳动合同签订相对正规,很多中小企业因为人力资源不专业,法律意识薄弱,对劳动合同的签订不重视,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虚假工作证明劳动纠纷起诉有用吗,企业提供假的证据,劳动者怎么办

第一、你如何应对公司劳动合同伪造?

正常情况下,员工在和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时候主要是两个关键点,

一是核对劳动合同中的关键信息,例如个人信息、职位、薪资、其他要求,

二是在劳动合同上签字,一式两份,员工和用人单位各保留一份。

所以,你能做的就是质疑劳动合同上你的签名,坚信假的真不了。

第二、新入职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赔偿

很多新进入职场的朋友对于劳动合同签订时间没有概念,只是知道双方要签订合同,容易被用人单位左右。

01.新入职员工的劳动合同应该什么时候签?

新入职员工一个月之内,应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02.超过规定时间没有签订合同可以获得哪些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

如果超过一年还未签订劳动合同是怎么规定的?

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03.新入职员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A、及时提醒

对于企业没有在规定时间和自己签订合同要及时提醒,了解真实原因,

B、留取证据

对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签劳动合同的,要保留谈话证据,证明是用人单位不签合同

B、仲裁时效

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01.确认好双方信息,企业单位名称,法人,地址,劳动者的姓名,身份证,地址信息

02.工作岗位、工作要求,工作地点,岗位是否和面试相同?工作地方有没有变更?有没有增加出差相关事项。

03.薪资信息,薪资组成,特别津贴说明,如何发放等信息,

04.试用期限,试用期是3个月?6个月?还是其他时间,要规定清楚,

05.工作时间,确认工作时间的具体说明,哪些属于加班时间?休假时间?

06.其他附加信息,确认合同中是否有特定附加信息,要注意保护自身利益

07.不要轻易签字,合同有空白信息不能签,合同中信息和面试不符不能签,合同中有霸王条款不能签,

08.合同保存,合同要求一份两份,双方各保留一份,用人单位必须盖章

总结: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合同签订时具备同等的权利,不要因为自己是求职者而不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面对自己的不利局面,要注意收集证据,以应对最快的局面(对簿公堂)。


我是精益到家,十年以上运营管理经验,欢迎关注我,为你分享工厂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进行分享!

这个事情不难。劳动合同如果是伪造的,会有诸多痕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别真伪:

首先,劳动合同是双方签订的,既然是公司伪造的,那么你的签字的部分必然不是你的字迹,可以直接向仲裁机构或者法院申请笔迹鉴定,按照现在的鉴定技术,只要时间不超过5年,基本上都可以鉴定出来,这是最直接的办法。

其次,如果你上班的时间比较久,那么伪造的合同必然是新的,上面的字迹也是新写上去的,可以申请字迹的时间鉴定,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仔细看看劳动合同上面的约定的内容,比如你的工资水平,工资的机构构成,如果伪造得很粗糙,这些内容和真实的发放情况对不上,也能证明这个合同的真实性存疑。

法眼扫描来回答你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司法鉴定证明合同是假的。

法眼扫描团队的律师经常代理一些劳动争议的案件,有时候代理的是公司一方,有时候代理的是员工一方,对双方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都有深入的了解。现就题主的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一、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入职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员工无论是通过现场照聘活动,还是通过网上照聘,一旦和公司就入职条件谈妥,公司会给员工发一份书面的《录取通知书》,员工按照《录取通知书》的内容,带上必要的材料到公司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以下内容:工作期限、工作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

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1、一些公司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分析

既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规定了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为什么一些公司仍不愿意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呢?

法眼扫描代理公司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时候,也曾问过类似的问题,公司回答: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是怕员工辞职后与公司打官司,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申请仲裁的时候,首先要证明与公司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否则就会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

法眼扫描只能说公司的想法有点天真,有点想当然了。要证明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证据很多,比如:工资条、员工工资卡的银行流水、员工同事的证人证言、员工的工卡、出入证、加班邮件、工作成果等等,这些都能证明双方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合同关系。


2、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比较严重

既然法律规定了公司必须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却未遵守法律规定,那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果严重,才导致公司会伪造《劳动合同》。

三、伪造的书面《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来证明是假的

既然员工肯定没有签订过书面的《劳动合同》,但仲裁的时候公司却拿出了一份有员工签字、公司盖章的书面《劳动合同》,那肯定就是伪造的了。

既然是伪造的,那么通过司法鉴定的手段完全可以鉴定出来,一是鉴定员工的笔迹,二是鉴定员工签名和加盖公章的时间。仲裁或者法院的司法鉴定是需要双方同时选定一家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如果双方选择的不是一家,则通过抽签决定。

鉴定机构完成鉴定后,会给仲裁机构或者法院出具一份《鉴定报告》,双方对《鉴定报告》不服的,可以要求鉴定人员出庭进行质证,最后由仲裁机构或者法院来决定是否采纳《鉴定报告》。

四、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辞职,并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

既然公司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员工可以此为理由申请辞职,并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金。

按规定,工作时间不到六个月的给予员工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是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可以要求给予经济赔偿金,金额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五、结语

法眼扫描一直认为:劳动争议纠纷和为贵,因为一旦进行仲裁,甚至诉讼,员工一方吃亏相对多一点,毕竟公司可以聘请专业律师来应对,而且时间也耗得起,就算输了,在给员工出《辞职证明》的时候,写一些员工不遵守公司制度,或者在员工求职单位的HR回访的时候,说该员工“比较难管”“爱较真”啥的,都对员工就业不利。

当然了,如果公司不愿意让步,还伪造证据,那就必须抗争到底,让公司付出代价!

申请仲裁处理,庭审中,可以提出单位造假,仲裁员会问是否需要申请笔迹鉴定,一般来说,如果确实为假,单位会拒绝鉴定,那么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劳动者胜诉。如果单位同意笔迹鉴定,仲裁一般会把案件中止,安排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笔迹,如笔迹一致,劳动者败诉并承担鉴定费用,如笔迹不一致,单位败诉并承担鉴定费用。

所以,无需过多担心,安心申请仲裁解决,单位心虚,一般庭审中就放弃申请鉴定。

【大凡田职场e洞察】观点:进行司法鉴定,就知道劳动合同的真伪。

一、可以委托双方认可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真伪,主要鉴定三个方面。

1、题主的签名笔迹。

2、单位的签名或者盖章的时间,主要看这个印章印迹是否是新盖的。

3、如果合同中有双方约定项,看看约定部分题主有没有写字,这个很难伪造。

如果在仲裁庭上,劳资双方对司法鉴定机构选择的不是同一家,往往通过抽签形式决定 到底用哪一家。

如果有一方对司法鉴定结果即司法鉴定报告不认可的,需要司法鉴定机构上庭,当面接受质证,最终由仲裁庭决定是否采用该鉴定报告或者再次进行司法鉴定。

二、如果假造劳动合同成立 ,题主提出辞职可以获得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题主从第2个月开始可以享受4个月的双倍工资,第1个月是不享受的。

假如第2个月到第5个月都是5000元每月,那么可以一次性获得4×5000=2万元。

动动手指【关注】我,劳动纠纷处理专家,人力资源咨询顾问,每日分享职场洞见,戮力为职场维权和进阶插上翅膀。越分享,越成长!喜欢就点赞,爱就转发!真心感谢你的莫大鼓励!

企业提供假的证据,劳动者怎么办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单位提供虚假证据的处理方式为,劳动者在庭审过程中的质证环节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并进一步解释说明该证据为什么是虚假证据。如果劳动者可以找到其他证据予以驳斥可以向法院提供。你表述的过于简单,可以私信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