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检查需要时间的,一般2天左右出报告,做检查需要要带身份证.个人申请要实名填扳,根据进出场所,往返两地等不同情况载明申请事由,并承诺如实申请,防疫证要垵呮妾求盖章。自觉尊守当前各级有关疫情防控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一切后果要自已负责,不要有防疫证明四处乱窜。
这个看当地疫情状况,及当地政府的把控力度了,我们当地疫情连续10天没有确诊患者,我返程复工没为了安全通畅,我打了三处证明:1.是所住小区物管处,这个很很重要,因为只有你所住地能证明你出入买菜体温正常。2.是居委会证明,居委会的证明也是根据物管处的证明来开的。3.是居住地社区卫生院的医学健康证明。
怎样写疫情期间返回证明,不是你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需要确认你各方面无问题后才能去开证明或者是填写健康码。
首先,是得有你的公司或者单位有复工证明才行。否则你出去了也是枉然。人家不会收你。
其次,14天以上且接受当地村(社区)管理的,有外出务工需要的人员。居住地村(社区)居住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大家如果想了解自己社区的电话或者地址,可以咨询一下自己所在的街道办,如果想了解体检相关事宜可以咨询自己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你所在村或则社区证明你身体健康,最近30天内无接触过确诊病人或是疑似病人。且没有疑似病状后才会给你开出行证明。
下面我以重庆为例⬇️
每个地方视疫情情况不一样规定也不一样。最好是打电话在当地村(社区)咨询清楚。以免影响出行!
写疫情期间的返回证明,除了按证明文体写清楚姓名、姓别、年龄、居住地址、身份证号等的基本要素及基本格式以外,重点要写清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疫情期间本人的生活轨迹。一般认定新冠病毒潜伏期为十四了,为证明自己没接触病毒源,没感染病毒,要具体写清楚十四天以来的生活轨迹,具体到过哪些地方,接触什么人群,接触的人群有无来自疫区疫点人员或者疫区人员密切接触者,等等。
二是本人接受健康监测的情况。为了让返回地全面了解本人的健康状况,证明要写清楚近十四天来的体温检测、有无咳嗽、感冒、发热等症状,最近一次检测情况等,如没有异常情况,请居住地村(居)委会出具健康证明。
三是写清本人返回的具体理由。写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返回,返回是否具备返回条件,路途的交通如何解决,疫情防控措施怎样落实,等等。总之,把各种理由写充分一些,有利于对方批准进入。
自己带上身份证去村里开自己隔离了十四天及以上的证明并盖章,然后去村卫生所签字,再去政府部门盖章,再就是去卫生院填表抽血,录入电脑完成。唯一要注意的是自己安排好时间,镇卫生院办健康证的人忒多了[耶]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每个区域、地区的防控等级不一样,低风险地区人员流动,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流动具体防控措施,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小区都不一样,具体可咨询所在小区的物业和社居委。
1.一般小区物业和社居委:需提供个人承诺书、14天轨迹、企业复工证明。
2.农村防控,需要到村委会开具健康证明、外出和返岗人员健康状况随访记录。
具体流程是个人申请签字、街道社区同意申请、随访医生测量体温出具意见、所在卫生机构意见。有些地方是村医、村支书(主任)、包村干部出具意见。
3.如返程上班或务工人员,需要单位的返岗证明。
为什么马鞍山13名学生集体发热,但却没有人上报上去,到底是什么情况?
首先,基本事实是马鞍山某学校的确出现了多人发热现象,主要涉及到13名学生,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同一个班级的同寝室学生。
这件事会引发大家的关注也不奇怪,毕竟学校5月17日才开学,但在5月20号的时候就出现集体发热,再加上相关人员没有及时上报。难免因为误传导致家长对开学、以及防控力度问题产生质疑。
其次,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学生集体发热未及时上报事件,真实反映出了很多人的思想已经麻痹松懈,相关防控措施也不像之前那么严密。好在,校方当时就将这些出现发热情况的学生,送到医院做了核酸检测,而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
虽然,这个结果是好的,相关人员对待此事的态度则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疫情并没有真的结束!
别个地方我没去过,没有发言权,但如果你走在成都的大街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口罩都不过是挂在脸上的工具。即便是当我周内带孩子去动物园的时候,虽然入园人数没有节假日多,但实际上也根本无法保持所谓的安全距离。
然而,你可以看到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没有戴口罩、或者口罩只不过是挂在下巴下面的摆设。
我们可以从国内实施疫情统计数据看到,目前,我们的防疫重点还是主要集中在境外输入上,而目前涉及到输入确诊病例人员最多的省市,则是黑龙江、上海、广东、北京和内蒙古等地。
的确,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效果显著,累计八万多的确诊人数,有接近8万人已经被治愈。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有5名重症患者,404名无症状患者,现有确证人数120位。只要这几个数字没有彻底清零,并维持一段时间,那么,我们的疫情就并没有真正结束。
而且,国内疫情目前的主要压力是在境外输入上,目前复航的国际航班还很少,但是,随着之后越来越多的航班飞往直接各地,境外输入的风险便会进一步提高。我们需要知道,目前国外疫情的趋势可不乐观,累计确诊人数多达5649425万,虽然已有2385187人治愈,但现在确证人数仍然处在2914806的高位,而已经因为疫情离开这个世界的人则已经接近35万之多。
我们可以从国外疫情实时数据看到,在所有新增确证人数最多的国家中,虽然美国依然以单日新增超过18000人位列第一,但巴西最近的疫情发展态势也变得不乐观,单日新增已经超过了15000人,而俄罗斯也以每日新增超过6000人排列第三。
在那些处于疫情中心的西方国家中,美国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在超过173万的累计确诊病例中,目前只有48万左右的人被治愈。
由于美国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所以很多人都他们的新增确诊人数都比较关注,而又正是这个目前正处于疫情中心的国家,最近这段时间正在申请部分航班恢复和中国几个城市的通行。
但是,由于他们的疫情并没有明显被控制住的情况,再加上其中申请恢复通航的个别航空公司,竟不要求乘坐人员佩戴口罩。所以,他们申请通航的消息在刚刚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就遭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强烈反对。
我说这么多,其实就只是希望大家能明白,目前,新冠病毒引发的这场疫情并没有结束,世界上任何一个与我们存在往来的国家,他们的疫情发展都跟我们密切相关。
虽然位于不同半球的我们现在很多都处于不同的季节,但并没有明确的证据现实夏季的高温天气不利于这种病毒的生存。也就是说,我们很难通过大自然本身来清除新冠病毒,它并不是当年的非典,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彻底消失。
简而言之,病毒不怕热,而它们在冬季开始快速传播,也说明了它和大多数病毒一样不怕寒冷的天气。这便意味着,这场关乎全人类的疫情想要结束,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到。
由于暂时无法确定病毒的准确来源,而它又存在再次爆发的风险,所以,目前我们除了需要做好物理防控措施以外,就只有等待疫苗研制成功上市,所以,虽然大家不用高度紧张,但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新京报消息:5月25日安徽马鞍山市新冠疫情指挥部发布通告,通报了两起疫情防控措施不力问题。
其中,一所高校寝室里6人集体发热,总共13人出现了发热的情况,这个事件一经发生受到广泛关注。
当地卫健委在通报内容中表示:给相关单位敲响警钟。
发生在高校里的发热情况,是和湖北籍的学生裴某某返校有关。
学生裴某某从湖北返回之后,学校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检测,也没有对其进行核算检测。
防疫工作对于他们学校来说,就如同虚设。
事实上裴某某之所以发热,是因为他是新冠状肺炎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
我们都知道上海之前确诊了一个湖北籍的病例,这个裴某某就是和上海的确诊病例,坐的同一辆火车。
他们是同时从湖北出发,分别到不同的城市的,只不过裴某某在中途是有专车的。
最后裴某某到了学校,也就导致了他们学校里13人发热。
目前为止还没有确诊病例,只能说还好没有确诊的。
不过,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任何时候都是不能麻痹大意的,尽管说我们的疫情是抑制住了,但是,一定要注意我们并没有控制住疫情。
不管是终南山院士,还是张文宏教授,他们都是再三的强调,我们是要警惕疫情再次的爆发的。
所以说现在我们依然不能放松防疫的警惕,现在的情况是,疫情看似离我们远去了,事实上一直都是在我们左右的。
现在世界上的疫情依然很严重,只要世界上的疫情没有控制住,我们就不能说我们是安全的,因为病毒是随着人的流动而传播的。
所以说尽管说我们的国内的疫情抑制住了,我们复工复产复业复学了,但是,我们的防疫依然是不能放松的。
尤其是开学的学校,千万不能大意,因为学校里一旦出现了疫情,后果不堪设想呀!
疫情一直在我们身边,不要恐慌,但也不能大意。
随着家长复工复产和孩子开学,大家觉得好像生活回到了正轨,但疫情一直没有结束,随时有重新来过的可能。
事件回顾
5月25日,安徽马鞍山市新冠疫情指挥部发通报称,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某自湖北返校后,被认定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校方未对该学生落实排查登记、核酸检测等工作。
通报还称,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5月17日开学以来,至5月20日晚先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5月20日某班级同一寝室出现集体发热,晨午晚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
马鞍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出,这两起事件暴露出相关单位思想麻痹松懈,防控措施落实不力,关口前移不到位等问题。
疫情并未远去,不可放松警惕
相比较安徽马鞍山,我一直觉得江苏做的很好,每个学校对学生落实排查登记,晨午晚检一刻也不放送,做为家长,每天都要定好几个闹钟给孩子测量温度并拍照给老师。孩子有迟到早退不舒服,学校也都和家长医院沟通的很及时,认真做好每次检查。虽然给生活增加了工作量,但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和老师都相互理解,一点也不会马虎。
相比较学校,单位反而放松了,随着天气转热,大家口罩是越戴越低,甚至直接摘下,马路上也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人。东北已经又开始封城,多地境外输入一直未归零,面对疫情,大家还是不要放送警惕,宁可热一点,也要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负责。
写在后面
疫情如今在中国得到控制,工厂复工复查,学生也回归了校园生活。虽然目前看上去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放松警惕。目前,全球的疫情拐点尚未出现,中国依然存在境外输入的压力,所以风险依然存在。钟南山院士也再次提醒:中国尚未建立起新冠免疫,务必注意第2波疫情。
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大家还是不能松懈。
读书、识人、做事。我是@开始种一棵树 ,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欢迎点赞和关注。谢谢阅读。
总有人以为疫情已经远去,就选择放下心来大意对待,然而呢?又一次深刻的教训摆在眼前。
裴某某,已经被通知为是密切接触者,可是呢?在裴某某返校之后,校方并没有对她落实好防疫等一系列工作,直至5月20号前后,有13名学生出现发热状况,更是出现了一寝室集体发热的情况(后校方立即将发热学生送院治疗,经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出现这事,可以说又一次的证明了疫情还未远去,在当前这个环境下,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依旧得打起12分精神来面对,否则的话,大意失荆州并非不可能。
通过这一个案例,反应到当下社会中,却可以更加深刻的看待这一问题,很多人总以为疫情已经远去,每天看看数据,都是国外在增加,国内的疫情基本已经控制住,甚至好多省份都已经清零,面对着这一形式,很多人就渐渐地开始放下戒备心。
从我所看到的这个小的环境中,很多人已经开始不戴口罩,开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笑,开始夸夸而谈疫情早已经成为过去式,但是呢?这一血淋淋的例子放在这,就足以证明疫情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有极大的可能就在身边。
如果依旧这般随意,如果连口罩也不带了,一群人到一起说说笑笑,那我真不知道后果将会有多么严重?(或许是我想多了,但是,最怕的不是一万,而是万一)。
甚至于更严重一点来说,个例所反映的正是众例,如果说在这一次教训之下,每一个人可以更注意一点,更警戒一点,那么,我相信不会出现下一例这类状况。
但如果人人都无视,都只是在键盘背后诉说着疫情多么多么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却做到了放下口罩或者把口罩搭在下巴下,一群人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那么,谁敢否定不会有下一次呢?
学生们陆续开学了,家长们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摆脱家里"神兽"的折磨,但同时5月25日曝出的这则消息,马上又令家长们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据新京报消息,5月25日,安徽马鞍山市新冠疫情指挥部发布通告,通报了两起疫情防控措施不力问题。其中,一所高校寝室里6人集体发热,受到广泛关注。当地卫健委在通报内容中表示:给相关单位敲响警钟。
通报称,马鞍山学院学生裴某5月11日自湖北返校后,5月20日被认定为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但裴某返校后,所在学校未对其落实复学前排查登记、核酸检测等工作。目前,裴某核酸检测为阴性,已被集中隔离。
另外,通报还提到,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寝室6名学生集体发热,校方虽将学生立即送医,但晨午检等制度落实不到位,且未将学生集体发热一事规范上报。
最近确实能深刻感受到身边的人都已开始对疫情放松了警惕,都产生了疫情已经过去了的错觉,大街上不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快递小哥,很多都摘掉了口罩,还有一部分就算戴着口罩,也大多拉到了下巴上,成了摆设。
最近网购,送快递的小哥,只有阿里系的依然是严格佩戴着口罩的,而其他中小快递的快递小哥,大多已彻底摘掉了口罩。有一次,有一快递小哥来上门取件,一开门,看到他完全没有佩戴口罩,四目相对,真是心慌,赶紧顺手抄起门边柜子上晾着的口罩给自己戴上,小哥一脸懞地看着我这一通操作。
现在我仍然不敢有丝毫地松懈心理,再有上门快递到的时候,我长了记性,一定会自己先戴好口罩,然后再开门。
虽然天气热,口罩确实有些戴不住,但考虑到生命安全,这点热还是能忍则忍,而对于快递小哥,大热天戴着口罩跑来跑去送快递,很难受,也能理解,在平时自己在路上的时候,可以适当摘下口罩,但如果与客户面对面接触的时候,还是建议把口罩戴好,既保护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毕竟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