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是什么职位

制台,就是总督,全称是总制某某地区总督,有尊称“制台”,后来又兼了兵部尚书,也称“制军”,不加衔是正二品,一般会加衔为从一品。

湖北科技学院赵伦有什么毕业证(湖北科技学院赵俊)

保定的直隶总督署,是现存最完整的总督署。

抚台,就是巡抚,一省之长官,代天子巡查安抚地方,世称“抚台”,不加衔是从二品,一般会加衔为正二品,周时曾有代周太子镇抚一方叫方伯,也有人把巡抚称为“方伯”。

学台,就是提督学政,管一省学校教育、科举的最高长官,世称“学台”,因为清统治者非常重视学政,所以学台是作为一省仅次于督抚的官员,按坐次排第三,学台没有固定品级,都是由进士出身的各部级优秀官员调任,所以原先是什么级别,现在就什么级别,三年一任。

当年的刘墉,科举二甲第二,后以翰林院任地方学台,再升府台,道台,臬台,抚台,制台。

藩台,就是布政使,掌一省之民政,世称“藩台”,明朝时布政使是一省老大,到清朝降为督抚之下,不但没了独立的行政权力,事实上还排在学台之下,品级从二品。

图为江宁布政使司署。

臬台,就是按察使,管一省的司法、刑狱之事,世称“臬台”,也叫“臬司”,明清时都是正三品,清朝督抚政务会议,排第五。

道台,也就是道员,介乎于省府之间的长官,有分守道、分巡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等,类似于今天的各省厅,为正四品。

图为当年8位直隶候补道,人称为“北洋八道台”,里面有盛宣怀、罗丰禄、周馥、刘含芳、袁宝龄、黄建笎、张翼、潘骏德,都是李鸿章的洋务干将,这些人都为中国近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府台,也就是知府,各州府的最高长官,本来是正四品的,因为道台插一杠子,为了使道员和属官的区别,把知府降为从四品,不过顺天府和奉天府除外,这两个府是首都和留都,府台为正三品,向皇帝直接汇报工作的,像今天的直辖市。

我们看一些清宫剧时,经常会看到里面的人称呼一些官员为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等。

其实称呼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人们对这些朝廷官员的称呼,我们就可以窥见一个朝代的风貌,还原一个朝代真是实的历史

那么,清朝这些被称为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的人,各是多大的官呢?

一、清朝关于“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称呼的由来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自入关后,清政府就把官职确定为九品,而每一品又分正和从,史称“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

清朝官制中的九品十八个级别,又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在封建社会,下级官吏称呼上级官员,经常以“办公地点”取代其“职位”,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尊敬对方。

“台”,原指石制的案台,后来逐渐演变为官员办公的地点,于是“某台”便成了官员对上级领导的敬称。至清朝时期,用“某台”称呼上级领导已经成为了官方的惯例,所以就有了“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的叫法。

二、制台、抚台、臬台、藩台、道台、府台、学台,各对应的官职

制台、抚台、藩台、臬台、学台、道台、府台等等,实际上就是清朝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01制台:是对总督的尊称

总督是清朝在地方上的最高官员,有密折专奏权。例如湖广总督;主管1~3个省的行政、经济、军事大权,协调几个省的各方面关系,达到以文制武、中央控制地方军事力量的目的。

总督的官职级别为正二品,但总督常常兼任兵部尚书,所以官衔至从一品。职务相当与几个省的书记,行政级别升级为副国级差不多吧。

02抚台:是对巡抚的尊称

巡抚主管一个省的政治军事民政等各项事务,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命名,有密折专奏权。官职级别为从二品,但巡抚经常兼任兵部侍郎,所以实际为正二品。

行政级别相当于一个省的省长,正部长级。巡抚为一省之长,但由于上头还有总督存在,所以权力受到了一定制约。

03藩台:对布政使的尊称

藩台是清朝地方官员中的实权派,执掌一省财政、人事、民政的官员,有密折专奏权。官职级别为从二品,行政级别为正部级,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长。

在明朝初期就是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来设了总督和巡抚后,布政使的地位、官阶和权力逐渐下降。

到清朝,布政使仅次于巡抚,属于巡抚的下属,二者是上下级关系,但如果一个巡抚未加兵部侍郎衔,其实与布政使一样,都是从二品官。

04臬台:是对按察使的尊称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按察使”的全称为“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就是执掌一省司法的最高官员,官职级别为正三品,比布政使略低,但二者均属于巡抚的属官,基本平级。

其实际权力也不小,治安、刑狱、司法这些都管,其中一些人也拥有密折奏事权。行政级别为副部级,基本相当于现今的省政法委书记。

05学台:对提督学政的尊称

学政由皇帝亲自委任,没有固定品级,不在地方官员体系之中。他主管全省的文化教育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由于学政属于朝廷派遣的官员,并无固定官级。

如果由六部侍郎派遣,则为从二品;因为学政具有钦差的性质,各地方往往不敢怠慢。

06道台:对道员的尊称

在省级和府级之间,还有一个官职,叫道员,官职级别为正四品。

道员分2类,一类是分守道、分巡道,一类是专责道员。分守道,就是布政使的副手,主要起到布政使和地方各府之间上传下达的作用。

分巡道是按察使的副手,与分守道差不多。分守道和分巡道承担了省和府之间的行政职能,其中一部分道员还获得了密折奏事权,权力彻底超越了知府。

另一类是专责道员,属于省内专管某一类具体事务的官员,如粮道、河道、海关道、茶马道等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员兼任。

07府台:是对知府的尊称,官职级别为从四品

清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划分,共有“省、府、县”三级,“府”,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地级市;“知府”,则相当于现今地级市的市委书记,行政级别为正厅级。

知府作为一府之长,在上需秉承巡抚、布政使等省级官员的意志,在下又需领导县级官员来推进各项工作,可谓责任重大。

结语:

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道员、知府的尊称分别是制台、抚台、藩台、臬台、学台、道台、府台。总督官职最大,府台官职最小。

清朝统一后将疆域划分为十八个行省,省下又设置道、府、县三级,在省一级领导中,最大的就是总督,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因明朝时称为“总制”,所以后来人们就把总督尊称为制台。一般为正二品,如果加授了官职,品级也会上升,比如总督兼兵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总督兼大学士,那就是正一品。当时地方共设九个总督,分别为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和东三省总督。李鸿章曾经就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和两广总督。

抚台,为巡抚的尊称。清代实行督府制,所以巡抚为地方第二行政长官,仅次于总督,品级为从二品。主要负责地方军政、民政事务。如光绪年间刘铭传因保卫台湾有功被封为台湾巡抚,也是台湾首位巡抚。

臬台,为按察使的尊称,按察使为省级主管刑名的官职,全省司法系统的领导。品级为正三品官员。

藩台,为布政使,负责一省的行政、钱粮事务,为从二品官员。

道台,又称道员,为清代特有的官职。是沟通省与府的职位,品级在总督、巡抚与知府之间,一般为正四品。河道、粮道、盐道、茶道,就是指分管河、粮、盐、茶等相关事务的官员。

府台,为府一级最高行政长官,清代时就是知府,为从四品官员,负责一府事务。

学台,就是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是负责全省文化教育的官员,没有固定品级,但是因为清朝重视文化教育,所以这个岗位一般由皇帝抽调优秀的进士担任,地位也仅仅低于总督和巡抚。纪晓岚、张之洞曾经就担任过这个职务。

制台,也叫制军,是总督的雅称,清代为正二品大员,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司令员,但也监管行政。

抚台,就是巡抚。巡抚在明朝是个派出机构,清朝逐渐固定了下来,驻扎在本省城内,负责一省的全面工作,二品官,相当于今天的省委书记,需要注意的是,清代早期河北有巡抚,驻真定府,后来废除后就没有了。

臬台,就是按察使的雅称,清代一省的司法总负责人,类似于今天的省政法委书记。

藩台,就是布政使,一省的主要行政长官,负责民政财政等方面,类似于今天的省长。

道台,道员的雅称,道是明清的一个特殊行政区划,介于省和府(地级市)之间的一个巡查机构,有负责监查的分巡道,有负责盐政的盐道等等。类似于今天的巡视员。

府台,就是知府,一个府的最高行政长官,类似于今天的市委书记。知府在当时雅称还有有太守、郡侯等。

学台,就是学政。一般由中央官员充任,主管一省的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地方上的考试、生员的考核等。

除此之外,还有州的长官知州,县的长官县令。府县的行政副职、属官还有同知、州同、照磨、推官、经历、县丞、主簿等,教育类的教授、教谕等。

浙江历史上出过哪些军事天才

我看很多回答 都集中在民国时代。其实吧,南北朝时,大浙江也出过很多人才的。

我来举两个。沈攸之和吴喜。网络曝光率不高,但确实重量级。

一:沈庆之

随手搜索下,关于沈庆之的文章很多,各种介绍。我就以一个襄阳人的眼光来讲讲这位大神级的人物。

沈庆之是吴兴武康人,现在的杭州县清德县人。沈氏似乎是当地旺族,仅宋书中记载的就有沈演之、沈昙庆等。

沈庆之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县里参与抵抗孙恩之乱,以勇武出名。后来躬耕垄亩,勤苦自立。三十岁的时候去找他的兄长沈敞之,遇到了当时的襄阳守将赵伦之。这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伯乐,第二个伯乐是檀道济,最大的伯乐是当时的雍州刺史刘骏。

沈庆之早期在雍州以平定蛮人积累军功,也遇到了一个好友柳元景,两人可以说是襄阳双璧。到了刘义隆组织北伐的时候,萧斌为主,王玄谟居第二。沈庆之在王玄谟之下,限于大环境,沈庆之没啥出彩的表现。同时期襄阳的柳元景作为西路军主帅,表现相当出彩。

沈庆之真正大放异彩的还在刘宋王朝的多次兵变之中。

首先是刘骏在江州起义。当时的太子刘劭杀死了宋文帝刘义隆自己称帝,并得到了宿将萧斌的支持。但是各路实力派心中不服,都觉得需要重新洗牌。沈庆之、柳元景义无反顾地支持了自己的老上司,自己的伯乐,驻守江州的宗室刘骏,并成为义军中的两大支柱,成功辅佐刘骏登基,即后来的刘宋孝武帝。

其次是刘义宣、鲁爽、臧质造反,后来又有刘诞造反,沈庆之都是替皇帝平叛的主力,平叛之后,自己还辞官回乡,一点都不居功自傲。

可惜伴君如伴虎,等刘骏的儿子刘子业继位之后大杀功臣,也包括杀沈庆之,区别在于沈庆之比较听话,皇帝也找不到理由杀他,只能让沈庆之的侄子沈攸之拿着毒药把他毒死,对外宣称他是病死的。

二、吴喜

相比沈庆之职场的顺利,吴喜就是坎坷得多。一开始吴喜做的是文官,都是一些文字工作,好不容易受沈演之的赏识,混到给宋太祖管书籍的岗位,没想到给宋太祖送书的时候,书倒着送过去,惹恼了宋太祖,被赶出去,外放当官。

沈庆之带着他到襄阳当文吏,来回传话,给刘骏留下了好印象,可惜刘骏起义的时候,他正好生病,没超上,没挣到军功。

刘骏当了皇帝之后,吴喜好歹算是自己的旧部,职位有所上升,但还是文职。而且有记载说宗悫当豫州刺史的时候,吴喜当典签,算是二把手吧。按惯例,皇子当刺史的时候一般不管事,都由典签处理日常事务,典签是实权人物。

但现在的刺史是宗悫,吴喜仍然是自己处理,不向宗悫报告。宗悫是宿将,根本看不起这些典签。所以把吴喜臭骂一顿,老子靠上阵杀敌,拼命换了现在的官位,就是准备好好享受的,你小子算啥,敢骑在我头上?以后豫州的大小事务,以老子说得为准。把吴喜吓得不行。

跟沈庆之一样的是,吴喜的事业巅峰也在政治剧变之时。刘彧的哥哥刘骏死后,刘子业继位,这位小皇帝生性顽劣,不仅处死了多位大臣,还把自己的几位叔叔圈到皇宫里虐待。因为一些小恩怨,刘子业被近侍所杀,而正在皇宫中被虐待的皇叔刘彧就顺利成章的成为了皇帝。

但是刘子业的兄弟早被分封到各地,他们纷纷起来造反,刘彧能控制的区域不过一两个郡而已。只是作战双方都是菜鸡,一时之间难分伯仲。这时候吴喜带着三百人请求出战。估计刘彧实在没人可用,就以吴喜为代理建武将军,去平定东方吴郡一带。

按说吴喜是刘骏的旧臣,情感上应该偏向刘骏的儿子们,但吴喜却选择了刘彧,不清楚为啥。好在吴喜一出场,原来对峙的局面立马一边倒,吴喜很快平定了吴郡一带,并向支援了刘体仁、沈攸之。

吴喜凭借此次平叛成为了军中一哥,其地位要高于沈攸之、萧道成。

顺便说一句,萧道成当时也参与了平定吴郡一带的叛乱,只是表现一般。后来吴喜做为主帅正面硬扛薛安都和北魏大军,吃了大败仗,倒是萧道成那一路没遇到北魏主力,打了胜仗,奠定了自己在军中仅次于吴喜,与沈攸之平齐的地位。

同样是伴君如伴虎。宋明帝刘彧快死的时候,处死了吴喜,让萧道成入中央辅助自己的儿子刘昱。吴喜的死,成全了萧道成。历史就是这么巧妙,多少有些黑色幽默。

到此,以上对于湖北科技学院赵伦有什么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湖北科技学院赵伦有什么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推荐阅读:

高中啥时候考大专学历证书啊,职高与普高上的大专,毕业后的证书是一样的吗

集美大专自考学历证书丢失(集美大专自考学历证书丢失怎么补办)

学生奖状名称有哪些-互助一中毕业证书图片大全高清

计算机专业有没有证书怎么查询,职称计算机证书没有了怎么办

中国第一张毕业证书图片(中国第一张毕业证书图片高清)

电信面试技巧和话术,电信面试计算机等级证书

笔记本电脑emachines到底是什么牌子-欧盟认证的计算机相关证书有哪些

社区工作者待遇怎么样-莒南电大本科毕业证书图片大全

全日制大专的毕业证与成人高考的大专毕业证有冲突么-全日制大专有证书嘛知乎

大专生考日语证书有用吗(大专生考日语证书有用吗知乎)

广南三中毕业证书图片样本大全,平顶山有什么好吃的

电脑上怎么交报名费,国家二级计算机报名费

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四级/中级技能属于几级?有什么用吗,计算机证书二级和四级哪个好

大专毕业证需要英语四级吗,大专毕业证上的毕业日期是几月份

大专证书编号指的是什么,证书编号是什么

手机怎么扫描毕业证书,怎样找到毕业证电子扫描件

寻乌二中毕业证书图片高清大图,寻乌二中毕业证书图片高清

计算机纸质证书怎么申请-计算机发放纸质证书有用吗知乎

计算机等级技能证书有哪些,全国统考的计算机二级证书

中专毕业证丢了如何证明学历,中专毕业证丢了怎么跟用人单位说

湖北科技学院赵伦有什么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