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三十多年了,至今对一位音乐老师的一个行为耿耿于怀。
六、七十年代,教师资源匮乏,我们上初中之前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代理,一周一节的音乐课,有时一个学期也上不了几节,所以我对音乐很陌生。
上了师范,音乐课上的多了,学校也重视了,才有了一点认识。但可能是没有天赋,性格又内向,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到第一学期考试了,那必须得唱了。永远忘不了音乐老师那嘴角的嘲笑,上翘的嘴角,乜斜的眼神,那表情…当时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从此对音乐更是望而生畏,至今不再开口唱歌。我想如果那时老师说句鼓励的话,经过三年师范学习,应该也会唱几首歌吧?
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老师对学生应该多鼓励少批评,更不能嘲讽甚至侮辱,有的言行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
老师对学生鼓励话或激励的话往往对学生很重要,能产生鼓励和激励作用。如作文评语指出不足后多用肯定话肯定他好的地方,学生才能知不足学习有方向。其它科也是如此,对学生也应鼓励话和激励话为主,不能挖苦学生,以表扬为主,批评教育为副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你比我来得还晚”
上初一那年,上课铃打响了才匆匆忙忙往教室飞跑,气喘吁吁地攀上楼梯,和赶往教室的语文老师走了个满怀,本以为会得到训斥,没想到老师微笑着说:“怎么来得比我还晚?!”呆滞半天,逃回教室。从那以后,原本偏科的我(数理化优秀)逆转而偏。
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我的初一语文老师,用他独特的教育魅力影响了我,让我在学生时代受益匪浅,在学生时代之后的时代里更是愉悦前行。
工作后的每一个育人的日子里,我的语文老师成了我的方向,鞭策我努力指导好任何一个学生,决计不能进行言语上的伤害。
那还是我小学三年级初开学没多少天的事。
那年我的语文、数学任课老师都是冯老师,他是男性,二十几岁,长得很标致,也很有学识,讲课艺木水平也很高。对学生亲切温和,不过,有时候也很严厉。
一天上午第二节课时,我们是语文课。冯老师一如既往,津津有味地给我们讲语文内容。当时,我有点反常,竟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他发现我的行为后,第一次板着面孔说:“小李同学,你在干什么!”吓了我一跳。我赶紧把数学作业本合住,拧好钢笔放好坐端正,假做认真听讲。冯老师没讲几分钟,我依旧我行我素一一又做数学作业。突然我发现鸦雀无声。当我抬起头时,冯老师已走到我面前。他把我的头用双手捧住,对着我的脸轻轻地亲吻了一下,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真是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你违犯课堂纪律了,既对老师不尊重,又对自己不好。”他的语言是语重心长的。“做事不能像小猫一样,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蜻蜓,三心二意,什么也做不好。学语文就学语文,要一心一意,听明白,搞彻底”。就一个亲吻,一席话,把我彻底醒悟了:老师是多么喜爱我们啊!喜爱到舍不得一句呵斥,喜爱到生怕有一点知识学不懂。
自从冯老师亲吻我后,我再没有三心二意过,课堂上总是一心一意听讲、学习,也极少违犯课纪律,我的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我还得过全班优秀学生奖呢。我的懂事,我的进步,是我敬佩的冯老师的爱的鼓励和爱的关怀下取得的,直到今天!
虽然冯老师早已离开我们,我也老了,然而他对我的那次亲吻和语重心长的一席话,使我永远记忆犹新,催我奋进。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使我不能忘怀!
我任教后,孩子们若犯了错误,我也像冯老师一样,舍不得呵斥一声,总是和蔼可亲地对待,耐心地说服教育,我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儿坏影响,孩子们也对我格外爱戴!
回想自己的求学生涯,到现在还能让我记起来的话,还真的不多。
还得高中有一个姓何的英语老师,说过一句话话,让我记忆犹新。记得有一节课讲到关于朋友的话题时,他说:“朋友就是用来利用的”。
这句话对我交朋友产生很大影响,现在我交朋友总是抱着功利的心态,缺少一份真诚,很难和朋友坦诚相见,给人的感觉是自己比较高冷,不能跟朋友交心,总想跟朋友之间保持一段距离。当然这里面有自己性格的原因。
现在生活总是感觉自己缺少知己朋友,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如果人生能有三五好友,三五能坐在一起聊聊工作,谈谈生活,交流一下最近所思所想,应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但是怎样才能建立这样的关系呢?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办的事!自我反思下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各位网友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结交知己好友!
到此,以上对于九三年高中毕业证的学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九三年高中毕业证的学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