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如果国家真正让串标围标的付出沉重代价,比如直接处罚吊销资质,或者直接罚破产,还会有串标围标么?
说白了,利益大于受到的处罚,围标串标,在中国将永远存在。首先解释串标,就是事先知道哪些人去投标,要么投标人互相串通,要么和招标人串通。其次解释围标,围标就是不知道哪些人投标,然后联合其它几家几十家公司,将报价控制在一定范围,确保某一家公司中标。中国的招投标法,漏洞太多,处罚太轻是一方面,关键是举报还必须是参与投标的公司才有资格,否则不予受理,试想行业中的公司有多少会去举报?
除非不想在这个圈混了,见过太多奇葩的招标文件,什么资格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是82年以前的本科毕业啦,什么业绩必须指定是某一个地区的啦,在中国,政府招投标永远都是一个腐败高发地,每个工程都保证能查出大大小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