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走出过的名人,比如蒋雯丽、马思纯、祖海等。足球队员韦世豪等,歌唱演员,如李荣浩等。
蒋雯丽 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铁路局话务员。高中毕业之后,蒋雯丽考上安徽省水利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自来水厂工作。1988年,不甘平淡生活的蒋雯丽,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她的作品有:电视剧《牵手》《金婚》《幸福来敲门》《我们天上见》等。
马思纯,1988年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0年,马思纯参演首部电视剧《大宅门》
2014年,马思纯凭借青春片《左耳》赢得更多关注,并获第52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 。2015年,马思纯主演了悬爱剧《他来了请闭眼》。2016年主演冒险片《盗墓笔记》票房突破十亿人民币,同年,马思纯凭借剧情片《七月与安生》,和周冬雨同获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
马思纯还凭借《左耳》,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 。
顺便说一下,马思纯是蒋雯丽的外甥女。
韦世豪,1995年出生,也是安徽蚌埠人。2013年加盟博阿维斯塔,正式踏上留洋之路,并于随后在葡萄牙的青年联赛中登场。2014赛季,韦世豪开始征战葡超联赛,次年,正式与葡甲球队费伦斯签约 ,后效力于葡甲的费伦斯足球俱乐部。
2017年2月25日,葡甲莱雄伊什足球俱乐部官方宣布,中国球员韦世豪租借加盟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2017年首次入选男足国家队,同年12月9日,在东亚杯比赛代表国家队首秀破门!
祖海,提起祖海,她的成名歌曲《为了谁》可能更为人们所熟知。
1976年,祖海出生于安徽蚌埠市,歌唱演员出身的她,现在是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预防艾滋病形象大使。
祖海高中在蚌埠四中就读,是我的校友哎,很荣幸。只是她在校时间不长,仅读一年就赴京参加考试,被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后来师从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从此走上音乐道路。
我的老家是香港。名人很多。
但是我的祖籍是福建这边的。名人很多很多,但是这并不值得我骄傲,因为我没有回到我的大陆。
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名人吧,
第一个周星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星爷有很多部作品,校园的作品有逃学威龙,这三部。深情的有大话西游,大话西游,应该就是一部经典,无法给超越的经典作品,大家还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吗?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却没有珍惜,如果要我给这份爱情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也有自嘲的一句话。就是结尾的时候,另外一个至尊宝跟紫霞仙子,对着悟空说,那个人看起来像条狗。
对的。现在我们每个人为了生活,都不得已成为那条狗。
我的家乡是黑龙江,东北三省最北边,出过很多名人,下面让我一一给你列举:
1.出生于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萧红。
2.孙红雷,演员
3.宋佳,演员
4.张翰,演员
5.博林,相声演员
6.杜源,哈尔滨人
7.李岚,演员
8.郝岩,演员
9.薛淑杰,演员
10.范雷,演员
11.程志,男高音歌唱家
12.李黎,演员
13.崔恕,音乐制作人
14.崔杰夫,男高音歌唱家
15.张欣伟,演员
16.周晓璇,青年演员
17.傅海燕,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
18.佟瑞欣,演员
19.牟玄甫,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
20.杨光,星光大道2007年年度的总冠军
21.李天华,著名歌手
22.姜鹏,著名歌手
23.刘流,主持人,演员,上过春晚与赵本山、宋丹丹演的小品《火炬手》
24.王龙,本山大叔43号弟子
25.马东,主持人
这么多名人,你都知道多少??点赞的都是好人!
没岀过。
如果硬要说出过,那就是我了。
其实,我怎么配得上这个名头。
只是借此幽默一下而已。
再做一首诗,逗你快乐一秒钟:
老叟从来爱语花,
只藏心头不外发。
村中老幼不知晓,
但有莹屏万友夸。
——古绝 孤独吟诗客
真诚地感谢朋友们了!
20191215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先来说说我的家乡——婺源县浙源乡吧!浙源因吴楚分源上的“浙岭”而得名。浙源又被称为“生命的原乡”,是因为江南詹、查两大姓氏的始祖都在这里。浙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出了无数名人,但最负盛名的当属詹天佑和金庸了。可我今天要说的这位应该算是一位“奇人”,他就是晚清有着“中国巨人”称号的詹世钗,至于有何奇事,且听我慢慢道来吧!
奇事一。据说詹世钗不到两岁就长到其母亲胸口了,那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灯,人们看到他站在其母身边吃奶,都纷纷训斥他不懂事,那么大了还要吃奶,其母马上解释:我儿还不到两岁,不要吓着他!
奇事二。1860年,他十八岁那年,婺源因太平军战乱,他所在的虹关村村民们都四处逃难,唯独他站在自家门口。说来也怪,不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看到他高大伟岸的样子,谁也不敢进他家门!
奇事三。他长大后投奔上海同宗开的墨厂做墨工,因他身材太巨大,食量肯定也超大,据说工钱还不够饭钱。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被洋人发现,于是重金聘请,把他包装成“奇人”,开始在世界各地展览。后来他就入了英国国籍,还娶了英国女子做媳妇。他真的可称得上是十九世纪的中国网红!
至于他究竟长得有多高?还真的是一个迷了。有的说他有三米多,是世界第一“高人”。不过据说死后他的棺材有260公分长。你要是感兴趣,就到虹关来吧,至今“长人巷”和“长人故居”
依旧保存完好,“百闻不如一见”,我在这里等你呦!好了,我是诗画人生相约篁岭,专注文史和旅游,希望你喜欢!
现在史学界比较有倾向性的观点是,炎帝、蚩尤与黄、舜、禹代表了我国上古时代同时代的三个不同的民族部落。蚩尤是我国南部以少数民族为主要代表的部落首领,以黄、舜、禹为代表的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华夏民族部落首领基本上意见比较一致,就是炎帝的关系较为复杂一些。
我们先讲一下蚩尤。比较通常的说法是蚩尤是南方苗族的首领,其中九黎族是最早进入中原地区与炎帝作战的。一开始他们打败了炎帝,炎帝就与黄帝联合在河北涿鹿将蚩尤击败。前后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之后,蚩尤领导的九黎族被彻底击败瓦解,南方地区被华夏族统一。
炎帝的成份比较复杂一些,有西部和南部两种最主要的论点。西部说他是“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晋语》。据记载,就在解放前后,在宝鸡的姜村堡一带仍设有神农乡的建制,流传着关于炎帝的传说,其中还有一首校歌:“鼎新丰野神农乡,皇帝建都古陈仓,山川毓秀人文启,济济多士同一堂。”而南部说炎帝出生和葬身都在南方,是在湖南茶陵地区,所谓的炎帝是因为南方气候炎热而得名。还有东部说(山东曲阜一带)和中部说(湖北房山一带),都讲炎帝是在此地降生的。
还有一种说法讲蚩尤和炎帝同为一人,炎帝又与神农氏同为一人,因为支持的论据较少,在此不做表述。
黄帝是少典之子,“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史记全本》。所以黄、舜、禹是同根同族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间的关系,属于同一种文明文化的传承体系。
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由此可以可以看出,在上古时代,炎黄二帝与舜、禹的文明传承体系是一致的,有冲突,也是华夏民族之间的意见不和而引起的矛盾纠纷,是华夏民族的内部矛盾。而蚩尤与炎黄舜禹的矛盾则是两个不同民族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调和的,所以所谓的文明传承也是不一样的。当然了,自从蚩尤部落被彻底消灭以后,华夏民族由此而统一,所以所有的文明传承也逐步的统一了起来,以至于形成了今天强盛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华夏儿女庆幸而又骄傲的。【以上观点仅代表本人的一些看法】
因为这个是上古传说,所以目前缺乏实际考证。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发现的陶寺遗址,一般认为是尧都,也就是尧舜时期的都城,但考古已经证实,陶寺遗址,是被石峁文化毁灭和征服的,而石峁文明,又有人说他是黄帝城,看起来是不是觉得很混乱。
如果按照这么说,炎黄与尧舜是有可能并列的。当然石峁文化的身份争议很大,目前还没有确定。
按照现在考古学的说法来说,二里头之前,或者说夏之前,文明发展属于满天星斗,也就是多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有炎黄文化的,也有其他民族文化的,而且其中一些的文化的进步程度不属于炎黄。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和炎黄曾经长时间征战对峙的蚩尤,可能是现在发现的长江流域的文化聚落良渚,从考古的蒋庄遗址可以得出,良渚的文明曾经长时间与炎黄的红山、大汶口文化对峙征战,时间长达上千年,(这个我头条号有专门的文章,喜欢可以关注我一下去看看。)
所以在那个时代文化的传承是多源的。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地方就是商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夏朝的记载也就是商代人不承认夏,而商代是一直存在的。
这里先不说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只是按甲骨文的记载,如果夏存在的话,那么商人和夏人就是彼此并存的,是并列关系而非夏朝统治商,商推翻夏。
再加上类似三星堆这样的,古代多源流文明的发展其实很普遍。哪怕到了春秋战国,比如秦国图腾是龙,楚国是凤,巴国白虎,都还是多源流的,只是秦始皇最终大一统才归为一体。
蚩尤和炎黄的关系,应该是竞争战斗的的关系。
当然,也有说炎帝和黄帝是兄弟,蚩尤炎帝不是一个人就是一个部族的人,我不太认可炎黄是兄弟这个说法,他们是不同部族首领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据我目前所了解的知识,在上古文化大融合时期,首先是炎帝跟黄帝大战,炎帝战败,炎帝部落融入黄帝部落为结局。
蚩尤是中国的兵神或者战神。带着自己部落打仗的群体,发明了军旗,而且在自己和将领的头上,装饰了各种各样的羽毛等等具有标志性的饰品,蚩尤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一个首领。
炎帝战败后,战败的屈辱一直跟随这个部落,为了找回曾经的荣誉,部属于炎帝部落的蚩尤因不满黄帝的统治而奋起反抗。
蚩尤联络了81个部族,在逐鹿与黄帝大战,有人考证说当时蚩尤的坐骑是我们现在的大熊猫,因为实力悬殊太大,再加上坐骑不给力,蚩尤败得尤其惨烈。
据长沙出土的《黄帝十六经》记载,蚩尤不仅死得很惨,死后的,待遇简直是让人,觉得非常恐怖。
《黄帝十六经》:黄帝身遇蚩尤,因而擒之。剥其(缺字)革以为干侯,使人射之,多中者赏;翦其发而建之天,名曰蚩尤之旌;充其胃以为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腐其骨肉,投之苦醢,使天下人唼之。上帝以禁。帝曰:毋犯吾禁,毋流吾醢,毋乱吾民,毋绝吾道。犯禁、流醢、乱民、绝道、反义逆时,非而行之,过极失当,擅制更爽,心欲是行,其上帝未先而擅兴兵,视蚩尤共工,屈其脊,使甘其窬,不死不生,悫为地桯。帝曰:谨受吾正名,毋失吾恒刑,以示后人。
据说黄帝在经过60多次战争以后,终于把蚩尤打败了,并抓住了蚩尤,为了报复蚩尤,黄帝对蚩尤进行的非常不人道的手段。
他不仅把蚩尤的皮剥下来,做成靶子,让大家一起来射,射中多的人就奖赏他,还拔了蚩尤的毛发将他,高高的挂起做成蚩尤旗。
还将蚩尤的胃,挖出来,做成皮球,让大家踢,踢得多的人还分发赏赐。蚩尤骨头和肉也被他捣成肉酱,和着苦咸菜分发给部落的人吃,而且命令,部落所有的人都要吃,不吃的话,结局就如同蚩尤。黄帝采用这个方法威吓部落的人,令他们不敢反抗违逆他的旨意。
在逐鹿一战后,炎帝一族实力大不如前,跟随蚩尤的八十一个部落在战败后不断南迁,而后定居楚蜀颠一代,也就是今天的四川、湖南、湖北以及云南一带,形成了以苗族为首的少数名族,至今他们仍然认为蚩尤就是他们的祖先。
至于炎帝一脉留下来的,就与黄帝一脉融合,形成了炎黄子孙。后来,其它部族纷纷作乱的时候,黄帝还得把蚩尤搬出来,画到旗子上用以安抚之意。
河北山东民间至今还保留着相互摔跤互搏的蚩尤戏……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韩国人说蚩尤是他们的祖先。中国网民一听就恼了,我们祖先打架输赢,干你们韩国人什么事啊?
于是到河北涿州古战场挖掘远古时候的墓葬检测DNA,结论是几个部族的尸骨DNA显示,都是我中华民族的范围,不存在什么异族。所以中华民族先祖不是炎黄二帝,而是炎黄蚩尤三祖。
参考典籍:《山海经》、《黄帝十六经》、《史记》
到此,以上对于永济市高中毕业证图片样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永济市高中毕业证图片样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