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家里最穷的时候有多穷

1984年秋,我5岁,那一年,父亲留下了够一冬一春吃的红薯和玉米,剩下的粮食全卖了,用三百多元钱买了一头怀了小牛犊的老母牛。一天三顿玉米糁红薯饭天天如此,不管怎么说1984年的冬算是熬过来了,1985年的仲春,母亲扛不下去而病倒,父亲问母亲“究竟哪不得劲?”,母亲难为情地说“没啥大病,看见红薯玉米糁就像看见毒药一样,实在是咽不下去了,要能喝一顿面条……”,父亲拿着唯有的五毛钱跑了将近二十里地去给母亲买了三斤面条回来,每当父亲要给母亲煮面条吃的时候我是肯定会被撵出屋子的,而且还是上了门栓,当然了,父亲吃的和我吃的是一样的红薯玉米糁,只有病中母亲得到些优待,吃了几顿面条后母亲的病痊愈了,剩下的面条则被父亲晒干了高高挂起……,麦子饱粒能烧吃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冬一春的玉米糁红薯饭熬过来了,1984年的冬和1985年的春,老母牛不光生了一头小牤牛娃,还给父亲拉犁开垦出来了十多亩荒地薄田,再后来,这些荒地薄田全都种上了红薯,高产量时候能有四万多斤,我们村上我家发明了卖红薯,从5分钱1斤卖到5毛钱1斤,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红薯大王,付出的是辛勤劳作,收获的是羡煞旁人。

你小时候家里最穷的时候有多穷,潍坊市区有多少人口


家乡的那场水灾过后的第二年,又闹了旱灾。水稻插不下,玉米刚长到一筷子高就白白的被枯死了。粮所里的米早已经卖完了,村里又没有什么收入,乡亲们焦急而又无奈。幸好村庄的四周都是山,山上生有山薯,所谓靠山吃山。前几年闹灾荒的时候,乡亲们都是靠着山上的山薯渡过的,现在只能又吃它了。于是乡亲们结伴上山挖山薯。山薯又成了乡亲们的救命粮。 母亲跟着乡亲们上山挖了三天的山薯,第四天就生病了。三天挖来的山薯吃不了几天就完了 ,而母亲的病还没有好。每天一斤的大米熬一大锅的稀粥,偏偏每天早上继爷爷又捞了一大碗,只剩稀稀拉拉的一锅米汤 ,喝了不久又叫饿。

眼看着我们孩子三个都饿得面黄肌瘦 ,母亲甚是难过。只好拿出旧年种来的干木薯片 ,碾成白粉 ,给我们做窝窝头。那天我们都很高兴,虽然它的味道比不上山薯好 ,甚至还有一些微微的苦味 ,但我还是一下子吃了好几个 。由于那是南洋木薯 ,没有经过消毒,于是我中了木薯毒 。母亲惊慌而不知所措 ,边埋怨自己,边想法子消解我身上的木薯毒。离卫生院也不是很近,只好让二叔赶到山上采一些油柑树(又叫余柑,可以消肿解毒)的枝叶来熬了汤给我喝了下去,才使我恢复过来。母亲懊悔不已,决定不再给我们吃木薯。但在我们的哀求下,再加上吃木薯是唯一可以使我们填饱肚子的途径。最后拿了去浸水消了毒,每天给我们做适量的木薯窝窝头。
那一天,到野外疯玩了半天的我以为上学迟到了。风风火火的赶到家里,匆匆忙忙喝了碗稀粥,便背了书包,拿着一个木薯窝窝头边啃着边往学校赶。但时间尚早,路边有几个同校的小孩在玩跳格子游戏。他们看见我手里拿着个窝窝头,就笑我。我知道,在前几年,木薯窝窝头是每家每户都吃的,但在80年代末的今天,谁家吃就被人家笑。虽然现在只是受到了暂时的困难,谁家都不会很富裕的。但是我的自尊心极强,一听到他们的笑就觉得受到了侮辱。于是随手把窝窝头向他们甩了过去,不料正打中了一个坐在地上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哇”地哭了起来。在场的她的几个小叔和哥哥见状便冲了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把我打倒在地。硬把那个木薯窝窝头往我嘴里塞,不住地骂我穷鬼。我不知道这事是怎么结束的,只觉得浑身疼痛,哭着回到家里向母亲哭诉。母亲听罢,抱着我也哭了起来……那是一九八七年,我十岁。
从那以后,我懂得了穷的滋味――不仅受苦,还要受别人们歧视。今天,家里已经有了充足的粮食,女儿也不可能再靠木薯窝窝头渡日,甚至还不知道木薯窝窝头是怎样的。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曾经让我们渡过最艰难最贫穷时期的木薯窝窝头,而且似乎每天,我都在咀嚼着一个苦苦的木薯窝窝头。

最穷的时候没有菜,妈妈挖的杨红根茎,吵着吃了一整个月,吃的每天头晕目眩,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个东西有毒!

马齿苋大家估计都吃过,但是如果把他当做主菜,一吃吃一个多月,估计就没人喜欢了,记忆最深刻的估计就是七八岁的时候吧,那时家里真的穷,因为住在山区里,还没有多少土地,每家没人分二分地,不能种麦子,只能重点地瓜和花生,换茬在种点玉米。小的时候吃的最多的就是地瓜面的煎饼,菜的话就只有咸菜和妈妈挖的各种野菜,马齿苋、杨红根,吃的人眼睛都发绿!

有一次看着邻居家掏了一窝喜鹊,炖了满满一锅,我馋的啊,回到家抱着妈妈哭了一大场,妈妈问我怎么了,我还不好意思说是被喜鹊肉馋的,小的时候有那么一两年,我所有的肉食来源都是从山上抓的,蛇、野兔、掏的鸟窝,都是烤了吃,烤的野兔和鸟我会带回家给妈妈尝尝,但是蛇绝对不行,我妈怕蛇,还记得有一次在放学路上捡了一根人家赶集回来掉下来的芹菜,就一根,回到家让妈妈用一个鸡蛋给放在一起吵了,我吃了三个煎饼,当时感觉那个香啊,妈妈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在一边偷偷的抹眼泪!

小的时候记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妈妈在山上开荒,家里没有耕牛,都是妈妈一锄头一锄头的刨出来的,因为开荒的地方是人家的山场,开出来只能种三年,三年后还要还给人家,所以妈妈一直在开荒,那时小,跟着妈妈用小锄头一起刨,在把茅草根和石头检出去,刚开出来的地要种两年才会养起来,但是第三年人家就收回去了,所以也收获不了多少收成!

记得有一次交学费,110块钱,妈妈攒了半年才攒了三十几块钱,实在交不起了,妈妈带着我到了镇子上的医院,卖血,(讲到这里我的眼泪哗哗的流),200cc十五块钱,妈妈整整卖了五次才凑够我哪一期的学费,接近2500cc,妈妈卖了整整一个月的血,因为卖血卖的多,回到家总是头晕,家里没有什么营养品,妈妈就在白开水里放上一大勺盐,只能不停的补充盐分!

我不知道老天爷为什么对80后这批人这么区别待遇,所有的不幸都让这一批人在经历着,难!

建国初期、国家也很困难、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百姓生活是很艰难!但是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心里一直想着我们、所以我们很温暖、困难的暂时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要强盛起来!我们“过”来了!

我家是新疆建设兵团的,是很穷。不是吃不饱饭的那种穷,而是没有钱,物质缺乏。

说道吃饭,那时在兵团连队,职工,家属,孩子都有口粮供应标准,以粗粮,也就是玉米面为主,细粮,也就是白面少。如果仅仅靠供应口粮,肯定是不够的。那要吃饱饭,就要自己想办法。

兵团的孩子饿不着,一个连队七八百人,种着近万亩土地。当年还是以粮为纲的年代,玉米小麦的种植量极大,蔬菜水果以及各类瓜也有大片种植。小孩子偷吃瓜果蔬菜是常有的事,没有人把这些事当成事。

想吃肉,连队的防护林到处都是,树上的鸟窝从下到上挂满了,爬树掏鸟窝是每个男孩子必备的技能,许多女孩子也是高手。冬天不迁徙的麻雀就住在连队的羊圈,牛圈,马号的建筑物里,夜里带上手电筒去抓,一次可以抓许多。拿回家就有肉吃了。

成年人不能这样凑合,不过也有办法。收麦子是收割机收,收的不干净,女人就带着孩子在收过的麦田里捡拾掉落的麦穗。玉米是人工收,收的不干净。大人孩子都会去翻杆子找被人遗漏的玉米棒子。勤快的人家就在秋收后的庄稼地里就能收获很多粮食。

当年连队还种的土豆,红薯,都是大面积种植。收得也是马马虎虎,只要舍得力气,在收完的地里还是有收获的。也可以等到翻地时跟着拖拉机后面捡拾被遗漏在地里的土豆红薯。

只要秋天抢在封冻前抢收一些粮食回来,就不用冬天去大堆玉米杆里翻杆子找玉米棒子了。冬天主要是砍柴。

连队每年供应一家煤炭一吨,不要钱,只要运费。家里没钱,运费都掏不起 ,就烧柴。父亲就带我和哥哥两个去挖树根。父亲没时间不去的话,我和哥哥就砍树。七八米的白杨树我们砍一上午,砍倒后再砍成几段,用爬犁一段一段拉回家。冬天学很厚,用爬犁方便的多。

我记得一直到我上大学以后,那时我父亲做医生了,也老了,才开始烧煤,不用大冬天天天砍柴了。

春天青黄不接时在新疆也不是很缺吃的,连队到处都是榆树,开春榆钱就长起来了,爬树摘榆钱就是大人孩子必须做的事情。这几天,家家吃榆钱饭。这饭还特别好吃,人人喜欢。

解决了吃饭取暖问题后,大家都快乐的生活着,没有现在那么多焦虑和压力。

现在想起来当时还是很苦的,不过回忆起来到不觉得有多难,也许大家都是这么过的吧。

那时的人们贫穷却快乐着,现在人呢,富足却忧虑着。不知道为什么?

我是胆小的勇士,我在讲述我身边的故事。欢迎关注评点。

大家对于贫穷,富足,快乐,忧伤的关系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讨论。

潍坊市区有多少人口

2015年数据潍坊市常住人口: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27.72万人,户籍人口893.71万人。家庭户人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69.3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49.7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7人减少了0.22人。性别构成:潍坊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60.04万人,占总人口的50.63%;女性为448.58万人,占总人口的49.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1.86上升为102潍坊的夜晚——白浪河.56。年龄构成:潍坊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37.74万人,占15.16%;15-64岁的人口为679.11万人,占74.7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77万人,占10.1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7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4.2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51个百分点。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潍坊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数为71.99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的人数为136.24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数为383.47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数为221.30万人(以上各种教育程度的人数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数由2903人上升为7923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数由11178人上升为14994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数由40018人上升为42204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人数由31391人下降为24355人。潍坊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4.51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3.97万人,文盲率由7.21%下降为3.80%,下降了3.41个百分点。[13]

潍坊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潍城区41.51万人寒亭区32.75万人坊子区31.30万人奎文区46.60万人临朐县83.43万人昌乐县61.59万人青州市94.04万人诸城市108.62万人寿光市113.94万人安丘市92.69万人高密市89.56万人昌邑市60.35万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6.67万人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9.9万人经济开发区5.99万人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 23万人

[13]

到此,以上对于坊子职业中专发什么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坊子职业中专发什么毕业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推荐阅读:

审计局查银行流水账单能力解读与探讨,明细审查权限分析

车祸官司中的收入证明揭秘,真相揭示与应对策略

配偶收入情况证明的深度解析,重要性、写法及其影响

木工收入证明范本及图片参考

上学证明书范文撰写指南,如何正确书写上学证明书?

打工收入证明样本详解及图片指南

无工作状态下如何获取银行流水?自媒体作者实用指南帮你解答!

工商银行打印流水密码详解及注意事项,密码查询与操作指南 ??

最新收入证明模板 2020年升级版火热出炉!

银行流水原件是否需要复印件?一文详解获取银行流水复印件的方法与步骤!

揭秘银监查客户经理银行卡流水真相,查询方法与背后故事揭秘

农商银行流水账单查询攻略,轻松掌握银行卡流水查询方法!

换银行卡流水问题详解,是否需要重新做流水?时间及注意事项全解析。

中信银行以卡办卡详解,是否需要流水证明?一文解析助你轻松了解!

数字化时代下的医疗文件管理革新,医院证明书扫描与操作指南

炒股收入证明开具全攻略,正确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

手写与打印收入证明工资,细节揭秘、操作指南及选择建议

单位办理收入证明全攻略,流程、要点与注意事项详解??

生效证明书规定详解,最新规定及解读

亲子关系证明书,构建信任与情感的桥梁,亲子证明书模板分享

坊子职业中专发什么毕业证

相关内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