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耕农业始于何时?起源如何?我来回答一下,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应该让每个人都大概了解一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己的农耕起始是怎样的?在历史上怎么发展下来?我就具体的说一说。
我国的畜耕农业起始于殷商时代,起源就更早了,在原始社会新时器时代。达到完美的铁犁耕作,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成功训养了牛这个大型食草动物,变成了家畜。但那时候只是喂养来作为肉食用,远远还没有达到用于畜耕农业生产作用。
在新时器时代后期,人类逐渐掌握了冶炼技术,炼出了青铜器。(相传是蚩尤部落最先掌握冶炼技术),但那时候一件青铜器的珍贵可想而知,肯定是用来打仗杀敌,致于用在生产生活上,根本不会考虑。(直到现在,在南美洲西部秘鲁地区的原始森林里,还有土著人生活在原始社会,我国记者走访时提到:如果带上一把钢斧,可以换当地土著好几个女人。)当然,这里只是举个例说明原始社会金属用具的价值。
直到黄帝率领部落统一了中原,华夏族成立。战争逐渐减少,冶炼技术也比开始成熟了,除了战争武器装备,还免强有点剩余的金属,人们逐渐开始用于生产生活中来,比如刀具,斧头等等。牛这个大型家畜也开始用来在生产生活中出力,人们用来驮东西,也用来驮人代步。人们种植五谷杂粮也开始用打仗时用的刀斧来翻地,因为他们发现金属器具翻地远远比石器和木捧强。金属农具开始初具雏形。
到了殷商朝代,用牛耕地出现了,具体从哪年开始发明用牛耕地已无考证,但殷朝时有畜耕是有确切记录的,那时候甲骨文已经很完整了,现在的还保留的当时的壁画也有很多当时畜耕画。我国出土的殷商时期的青铜文物中,就有铜牛,还有双牛同时拖地的青铜牛。牛车也有。但拖地的犁没有发现。这并不影响我们判断那时候有畜耕农业,因为还有多处壁画和青铜器上的画。当时犁的形壮还不完美,并没有广泛应用。
从殷商开始,又过了一千多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己经完美出现,畜耕农业全面推广应用,生产力大大提高,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在这个时期,是农业生产的一次大革命。
畜耕农业出现后,人们的生产力提高了,有了剩余的时间,开始出现其他脱离生产劳动的行业,可以说:畜耕农业的开始,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迈开大步重要因素。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长期都处于石器时代。而石器时代又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而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同时,新石器时代的人类不仅使用磨制石器,还从食物的采集转变为种植,然后开始定居,也就是说从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人类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
一般来说,西亚地区的原始居民大约在距今10000年左右开始种植小麦和大麦;
距今8000年左右,我国形成了南北两大农业系统――北方种植粟(小米),南方种植水稻;大约同一时期印度也开始种植水稻;
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粟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时间是约8000年前;而我国种植水稻的时间可能更早,浙江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距今大约9000-7000年。
距今6000年左右,墨西哥地区开始种植玉米。
但这一时间也只是大约,不可能准确。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将我国分为六个区域:
新石器时代的我国属于“满天星斗”,总的来说,南方的新石器时代更长,许多都延续到了秦汉时期。而中原地区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了阶级分化,率先进入文明时代,这便是最早的华夏文明,即“月朗星稀”。
从此,华夏文明主导了我国的文明发展。
感谢邀请。
在头条里,已经写过一篇小文《中国牛耕起于何时》。承蒙邀请,就再简单回答一下。如有兴趣,可搜出前文看看。
中国的畜耕,实际上应该就是牛耕,孕育于春秋战国,推广于汉代。
很可能,中国的畜耕,受到西亚的影响。
一
世界上的农业革命,发生于距今1万年前后。
这个革命,最早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这是独立发生的,并非谁影响了谁。
中东,是指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从种植小麦与驯化山羊开始,后来又种豌豆和小扁豆。
中国,则有两个核心起源地区——北方种植粟、黍;南方种植水稻。同时被驯化的家畜有猪、狗、黄牛、山羊、绵羊等,家禽有鸡。
中美洲,种植了玉米、土豆,驯化了羊驼。
二
农业革命1万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中国浙江浦江,已经发现了1万年前被驯化种植的水稻。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在全世界,都是靠人力耕种农田,没有家畜参与其中。
中国古代文献,有不少畜耕的记载。
比如,说虞舜“象耕鸟耘”;《山海经》说,后稷的孙子叔均是牛耕的发明人等等。
不过,这应该都是传说。
文献记载,是重要的证据。考古,也是重要的证据。王国维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很重要。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很多农具,最多的,是耒耜锸钁,基本为木质。耒,发展到后来就是犂。但在当时亦为木制。有磨制石器的耒头出土,也有极少数的青铜耒头出土,但均不能证明当时已经使用畜耕。
三
畜耕,除了要有相应的犂,还需要栓与畜身便于其拉动的索具。
这两类,在中国都发生于公元前600年前后。
炼铁技术,此时传入中国。一开始,主要用于兵器。然后逐渐向农用器具扩散。
也大约在此前后,人们学会了穿牛鼻子。《庄子.秋水》说:“络马首,穿牛鼻”。在牛鼻子上穿了铜环铁环,它们才可能乖乖地听人使唤。已有这个时期的铜制牛鼻环出土。
《国语.晋语》记载了牛耕,说到赵简子下令推广。
这个说法比较靠谱。
四
以耒耕地,一般为二或三人,前拉后推,效率低下。
使用牛耕,则一天耕田可为人耕六倍以上或更多。
徐中舒先生考证,中国的畜耕,应该最早起于秦晋。
秦国占领了巴蜀,巴蜀历来农业发达。而且均与西域交流频繁。铁冶技术的输入,当从此路径。因此,畜耕技术的交流,也很可能是如此。
徐先生还提出,秦国的强大,固然与商鞅变法有关。但最根本的,是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有充分的余粮作为军粮;另外,牛耕解放了农业劳力,使兵员非常充足。这是其他几个诸侯国不能比拟的。
说的很有道理。
牛耕,
起源于炎黄时代,炎帝部落就以牛为图腾,轩辕黄帝,就是指牛马的车辕,
西周老子骑青牛,武成王骑五色神牛,都反应了中华文化牛的饲养。
在春秋战国,牛与犀是类似的,
牛皮,牛角,牛筋,都是战略物资,
是制造甲胄,盾牌,弓箭的原材料。
秦汉时代,轩辕得到进一步改进和简化,耕牛进一步大面积普及。
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只有在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才可能产生。
植物的种植是采集发展的结果。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掌握了一些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了人工栽培的尝试;与此同时,还创造出适于农业耕作的工具,使砍伐树木、开荒种地成为可能。据我国古书记载,传说远古的时候,有“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又有“神农尝百草水土甘苦”之说。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最早的农业和医药是“神农氏”发明的。其实农业的真正发明者,应是原始社会中主要从事采集活动的妇女们。
动物的驯养,则是狩猎活动发展的结果。由于弓箭在狩猎中的使用,人们能够捕捉到活的动物。随着捕获量增加与食用稍有赢余的情况出现,“拘兽以为畜”的驯养方法就逐渐产生了。
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七八千年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已有了一定水平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一些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原始农业工具外,还有农作物种子和家畜骨骼。这说明我国农业和畜牧业可能差不多是同时开始的。到距今约四五千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已因各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不同而开始分化。黄河、长江以至珠江流域等地区的氏族部落变成了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和采集渔猎;草原地区的氏族部落则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和渔猎采集;有的靠近湖海或河流的民族部落虽已有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但仍经营着以采集、渔猎为主的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