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胡人俘虏,其弟郕王朱祁钰明代宗即位。后来英宗被放回来,代宗将英宗尊为“太上皇”,囚于南宫。后眼见代宗身体不行,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想立从龙之功,拥戴名英宗朱祁镇复位。
石亨:
石亨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也是代宗亲封的太子少师。夺门之变石亨首功,占着功劳,石亨变的飞扬跋扈。不仅逾制要朝廷给自己祖先立碑,还修了一座不像王府(像皇宫)的府邸。对所有稍有得罪的朝廷大臣,罢黜、驱逐,甚至坚持抗击外侮的于谦、范广等重要辅臣,都是被他挟私愤杀死的。换上的都是自家沾亲带故的人。宫闱想入就入,英宗对他所说之事稍有意见,就给皇帝甩脸子。后来英宗实在受不了,告诉左右:非宣诏,武将不得放进宫,石亨进宫次数这才减少。
石亨一样逃不过“上帝要让其灭亡,比先让其疯狂”的魔咒。石亨最终被他的侄子以谋反和凌辱亲王罪株连。平日朝廷大臣对石亨敢怒不敢言,这会还不痛打落水狗。英宗于是将石亨下狱,等候处斩。石亨最后死在狱中。
徐有贞:
徐有贞原名徐珵,在土木堡之变后,因建议首都南迁而一直得不到升迁。后改名徐有贞,重新被启用,修河筑堤,平息水患,颇有建树。夺门之变后,徐有贞成为内阁首辅,也参与了构陷、杀害于谦等重臣的勾当中去。不过最受英宗信任和重用的就是徐有贞了,允许他随时进谏。他也曾和一起发动政变的石亨、曹吉祥等人划成不同阵营,最后被石亨、曹吉祥怨恨和构陷,连遭贬徙。徐有贞在石亨被定罪后,被英宗赦免,恢复官职,但在家闲住。徐有贞自负文武全才,因馋杀于谦等人而未被复用,最后病逝于家中,享年六十六。
曹吉祥:
曹吉祥不是个一般的太监,早年也曾多次参与带兵,四处征讨,所以家里顿藏有火器和勇士。夺门之变后,曹吉祥成为英宗的“内官”,掌管司礼监,还掌握了京城军政大权。权柄之大,和石亨并称“曹石”。曹石二人,在没有“外敌”时,争权夺利,一遇到弹劾,二人很快摒弃前嫌,联手对敌,“革命友谊”还算牢固。
后来石亨下狱被杀,曹吉祥心有恐惧。在得知三国有曹魏就是宦官之后称帝后,自己也起了篡位之心。依附他的番将也都愿意助他成事,好成就不世之功。最后兵变失败,曹吉祥的嫡子从子全部身死,自己也被凌迟于市。
总结: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三人,本都是有能力之辈,而且前期真为朝廷和百姓做个不少事,奈何权力欲过重,又行了“窃国”之事。之后不仅不知节制,反而要用更多的罪恶去掩盖罪恶,用更膨胀的野心去对待权力。最让人可惜的是徐有贞,不管哪个皇帝,像他这样的“能吏”,都会被重用。很多人就死在“着急”二字上。
我是热爱古代历史的现代创业人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夺门之变,就是一场宫廷政变,一晚上的事,木堡之变朱祁镇成了太上皇,弟弟朱祁钰当了皇帝,但1457年时,朱祁钰得了场大病,眼看着不行了,谁接掌皇位还没着落,当时以王文臣、于谦为首的一派大臣准备进劝朱祁钰立襄王的儿子为太子,还有人建议重立朱祁镇儿子朱见深为太子,而以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为首的人认为立东宫还不如请太上皇复位,此事一成,将是万世之功,众人附议。
图为孙太后,朱祁镇的生母,夺门之变时,孙太后在后宫积极响应。
石亨在土木堡之变时,领兵击溃瓦刺,保卫京师有功,封为武清侯,掌大将军印,是朱祁钰身边红人,他是亲眼见过朱祁钰病况的,他也是夺门之变的发起者;曹吉祥,本就是朱祁镇时期的老太监,复立太上皇,他举双手响应,宫中联络是他,搞定孙太后的也是他;徐有贞当时是左副都御史,这人在土木堡之变时,主张都城南迁得罪朱祁钰,虽有于谦推荐,但朱祁钰仍不待见他,复立太上皇,是他翻身的一个机会。
图为永安宫,后更名为永和宫,朱祁钰囚禁于此。
一个武将、一个文臣、一个太监组成的复辟团伙,兵不血刃的就把朱祁镇扶上位了,仅花了一晚上,动作之快让对手咂舌,这次还位石亨立首功,封忠国公,此后朱祁镇对他言听计从,曹吉祥封昭武伯,任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徐有贞封武功伯,入内阁,不久担任内阁首辅,三人都飞黄腾达,而朱祁钰降为郕王,没几天就死了,朱祁镇下令以亲王礼下葬,他的妃子全被赐死。
朱祁镇复位后,执政有所改观,殉葬制度就是他废除的。
获得皇帝亲睐的石亨和曹吉祥逐渐飞扬跋扈,朝内外卖官鬻爵,拉朋建党,石亨和曹吉祥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开始明争暗斗,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1460年石亨因监视朝廷被锦衣卫查出来,最后以图谋不轨处斩,子侄皆斩,妇女充军;紧接着1461年曹吉祥参与谋反,被朱祁镇下令凌迟处死,曹家被灭;在石亨与曹吉祥争斗时,徐有贞也掺和其中,经常向朱祁镇参奏他俩不法行为,被曹石二人联合构陷后贬为庶民,流放云南,曹石二人死后,徐有贞获自由,回乡养老,1472年去世。
夺门之变主要参与者:石亨、曹吉祥、张軏、杨善、许彬、徐有贞等6人
夺门之变后6人官爵的变动是:
石亨,进封忠国公;
曹吉祥,封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
张軏,封太平侯,食禄二千石;
杨善,策划的谋主,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兴济伯,岁禄千二百石,赐世券,掌左军都督府事,后兼礼部尚书;
许斌,礼部侍郎;
徐有贞,兼任学士,并入内阁,参与机务,加封兵部尚书,后又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管文渊阁,食禄一千一百石,世袭锦衣指挥使,给浩券;
此外还有4000多人因为夺门之变得以升官。
石亨、曹吉祥等人的结局
石亨:
石亨最大的问题是天天去烦明英宗,即便明英宗不召见,必定找其他事情来见,让明英宗实在不能忍:
“亨无日不进见,数预政事。所请或不从,艴然见于辞色。即不召,必假事以入,出则张大其势,市权利”
“阁臣有事,须燕见。彼武臣,何故频见?”
最后不得不禁止石亨进入宫门:
“遂敕左顺门,非宣召毋得纳总兵官。亨自此稀燕见。”
夺门之变时,石亨家族有50多人冒功得以成为锦衣卫,部下有4000多人得以升官。
石亨因为在被明英宗不进入觐见后依然张狂,后因为石彪案,在1459年,被明英宗下令在家养病;
1460年,石亨被锦衣指挥逯杲奏报意图不轨,被下诏狱,被判谋反罪;一个月后,石亨在狱中死去,石表、堂孙石后被处死。
曹吉祥:
1460年,因为石亨下狱死,曹吉祥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命令侄子曹钦暗中蓄养大量死士,意图诛杀明英宗、另立新帝以稳固自己地位。
1461年7月,总督京营太监曹吉祥和昭武伯曹钦,因为马亮叛变提前发动叛乱,杀死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左都御史寇深、恭顺侯吴谨等,最后被怀宁伯孙镗率兵击败。
事败后,曹钦头巾自杀,曹吉祥被判千刀万剐,族灭。
1461年7月曹吉祥叛乱,也成为曹石之变——主导者是曹吉祥,石亨堂孙石后有参与。
张軏:张軏在1458年去世,爵位由儿子张瑾继承,1465年明英宗革除夺门之变功爵时夺取侯爵,被授指挥使。
杨善:杨善在1458年去世,爵位由儿子杨宗继承,1465年明英宗革除夺门之变功爵时被夺爵,降为金吾指挥使,杨善孙子杨增娶公主做驸马。
许彬:夺门之变后和石亨交恶,被贬为陕西参政,1469年,石亨败亡时,被官复原职:礼部侍郎,不久去世。
徐有贞:夺门之变后和李贤一起被石亨、曹吉祥视为对手,并一度和李贤下狱,后被诬奏谋反,明英宗将徐有贞流放到金齿卫(云南保山一带)为平民,曹石之变后,明英宗释放徐有贞回家乡,之后徐有贞一直都是隐居生活十几年才死。
综述
夺门之变中的石亨、曹吉祥、张軏、杨善、许彬、徐有贞等人,除了石亨太过于啰唆繁琐之外,明英宗对其他人并无冷遇的意思。
从明英宗对待张軏、徐有贞二人和杨善、许彬后代来看,即便明英宗为了日后合法性问题而革除夺门之变的功爵,但也并非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人。
石亨若不是涉嫌曹吉祥的叛变,也不会被下狱——之前不管朝臣如何弹劾,明英宗也只是给让石亨在家休养的处罚。
徐有贞即便是背负谋反罪名,也只是被流放为平民。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还是那句老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皇帝朱祁钰病重,有没有儿子。这样一个有机可乘的微妙形势下,大将军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组织了3000多人撞开南宫大门,将被软禁了6年多的太上皇朱祁镇迎接出来重新登上皇位,史称夺门之变。
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对这几个有功之臣自然是大加封赏,但是结局又如何呢?
第一位:曹吉祥。河北滦州人,曾是大太监王振的手下。长期出任监军等职务,参与分管京营。英宗复辟后,被明英宗提拔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做到了太监的最高位置,并且总督三大营,是当时风光无两的人物。曹吉祥是太监之首,虽然看起来与石亨势均力敌,但当时人们把他俩称为“曹石”,毕竟太监曹吉祥天天在皇帝身边,威力更大。天顺五年(1461年),曹吉祥父子谋反,英宗下令将曹吉祥凌迟,抄家,没收全部财产,比于谦还惨。若是当年不动歪心思搞什么夺门之变,也不至于会落到这般结局。
第二位:石亨。陕西渭南人,是武将。这个人在土木堡之变后的北京保卫战以及后续的防卫蒙古人入侵的军事行动中,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可圈可点,但不怎么受兵部尚书于谦待见。朱祁镇复辟后,封他为忠国公,世袭,而且发给免死铁券,俸禄一加再加,1500石、2000石、3000石等等。在英宗复辟的初年,石亨,权倾朝野,一时风光无三。明朝到这时,只有两个皇帝封过公爵,一是明太祖朱元璋封开国功臣,另一是明成祖封靖难功臣,这些公爵都是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干出来的。其他情况下,明朝到此时没有封过公爵,而朱祁镇给“夺门之变”的人封公爵,过分了。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把老好人朱祁镇气得忍无可忍,为此将其杀头、抄家。3年前,这人陷害于谦,于谦被明英宗朱祁镇杀头、抄家;3年后,石亨被杀头、抄家,于谦永垂青史,石亨却遗臭万年。
第三位:徐有贞。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这三人中,只有徐有贞是进。土木堡之变后,曾建议将首都迁回南京,遭到于谦大骂,并说谁在说迁都就砍了谁。但景泰帝朱祁钰不记仇,徐有贞在景泰年间因为治理黄河有功,升任督察院副都御史,进入部级干部行列。明英宗复辟后,被任命为内阁首辅,只做了两个月。“不杀于谦,复辟之事师出无名”这句话,就是徐有贞告诉朱祁镇的,导致于谦被杀。
后来,徐有贞因与曹吉祥、石亨“狗咬狗”,结果被曹吉祥、石亨等网罗罪名,贬到广东做个小官,后又被流放到云南,还真没怎么风光。石亨死后,徐有贞被放回苏州老家。朱祁镇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后来想起用他,结果遭到大臣们强烈反对而作罢,所以,此后徐有贞再也没有当过官。1472年(成化八年),徐有贞在家中去世,享年65岁,真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
复辟后的朱祁镇终于有一天憋不住,于是问内阁首辅李贤,到底该怎样看待“夺门之变”这事?李贤说:“当时郕王朱祁钰已经病的很重,他自己没有儿子,他死了,大臣们肯定会恭请您君临天下,这些人搞夺门之变,无非就是想邀功请赏。”
糊里糊涂的朱祁镇这才基本弄清“斗门之变”的基本原理。
夺门之变原本是毫无必要的,因为虽然朱祁钰把朱祁镇软禁于南宫8年,也废了他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位,但是朱祁钰的儿子被立为太子第二年就死了。朱祁钰也没有别的子嗣,他身体又不好,这个皇帝位子迟早还是要还给朱祁镇的。
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三个奸人却在朱祁钰陷入丧子之痛、病重时看到了政治机会,发动了夺门之变。挑起了皇族斗争,伤害了国家利益。朱祁钰对待哥哥是不够好,但是朱祁镇更狠,不但命太监用白绫秘密处死了已经快要痊愈的朱祁钰,还清算了曾经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江山的那帮人。首当其冲的就是拯救了明朝的大忠臣于谦。
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夺门之变后虽然当时这三人都得到了想要的政治利益,但是因为他们的为人品性和行为习惯,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石亨因为骄横跋扈,居功自傲,加上他那因夺门之功被封为堂侄定远侯的石彪涉嫌谋反被下狱,朱祁镇算是找到了下手的口子,把石亨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以夺门的名义冒功提拔起来的所有门生故旧、亲戚舅子一体革除了。
并且罢免了石亨朝参的资格,次年正月,锦衣卫上奏称石亨与侄孙石后等人妖言惑众,蓄养无赖,图谋不轨。大臣也上书弹劾,朱祁镇下诏把石亨下狱,准备以谋反罪处斩并抄没家产。一个月后,石亨在狱中病死。随后石彪、石后也被处死。
曹吉祥本是太监,入宫后依附王振。景泰年间他掌管京营,因此可以与石亨联手率兵迎朱祁镇复位。此后,他升为司礼太监,总督三大营。他的家族也多有获封,门下冒功的也有上千人,朝中大臣多依附于他,权势与石亨相当,当时人们并称为“曹石”。
石亨被处置后,曹吉祥因为害怕而心生异志,犒赏达官,金钱、谷帛任人来取,达官们担心曹吉祥败露后自己也遭废黜,只好表示尽力效死。曹吉祥的倒霉跟石亨有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因为嗣子曹钦,他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当皇帝的,冯益说您家魏武帝曹操。
这家伙就开始飘了,也想当曹操。后来他因为私事拷打家人曹福来被弹劾,原本朱祁镇已经醒过味来,因为你几个想掌权,却让我来担夺门之变的骂名。已经后悔对弟弟以及于谦的处置,盯上参与夺门之变这帮人了。既然送上门来立即令锦衣卫调查,下敕通告群臣。曹钦吓坏了,上次下敕逮捕石亨,石亨就被收拾了。这次下敕,看来要收拾我了。刚好边关告急,朱祁镇命孙镗西征,曹钦想趁机兵变。
这种事情原本应该秘而不宣,偏偏曹钦以为胜算在握。谁知达官马亮悄悄逃出告密。朱祁镇连夜封闭九门抓捕,曹钦虽然困兽犹斗,还是全家被灭。曹吉祥因此受到株连,被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徐有贞,原名叫徐埕,是读过书的科班出身,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反正懂得挺多的。在土木堡之变后,以天象有异的说辞主张南迁,被兵部侍郎于谦痛斥“可以斩首”而破功。朱祁钰即位后,徐埕因南迁建议被大臣嘲笑,你说的天象有异,结果不还是打退了瓦剌,保住了京城?
从此他的天文地理没人相信了,也无法得到升迁,于是他把这口怨气出在了于谦身上。
但是于谦还是大度的, 于谦升任少保后,执掌朝廷用人权,还向景泰帝推荐过他,但被景泰帝拒绝说就是那个想要南逃的徐埕?人性狡诈,会带坏官场风气。
因为没有被启用,徐埕认为于谦没有推荐他,更加记恨于谦。因为总得不到升迁,懂一点命理学的徐埕改名叫徐有贞。
夺门之变的次日,徐有贞就进入内阁,加授兵部尚书,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掌管文渊阁事务,世袭锦衣指挥使。徐有贞上位后,立即清算景泰帝旧臣并怂恿英宗杀了于谦。
徐有贞得势后发现朱祁镇开始讨厌并疏远曹吉祥、石亨,就赶忙落井下石说这两人个贪婪横暴。
他开始陷入跟石曹的权力斗争,曹吉祥让手下的小太监偷听徐有贞和英宗的密谈,然后故意泄露给英宗,说是徐有贞说的,曹石二人又让人写匿名信责问朱祁镇,说是徐有贞门客马士权所写,朱祁镇大怒,囚禁徐有贞,马士权被下狱严刑拷打。刚好赶上承天门火灾,朱祁镇没心思收拾他们,二人都被赦免。石亨、曹吉祥再次上书:“徐有贞在皇帝颁发的武功伯诰券上写有‘缵禹成功’”。并说禹受禅让成为皇帝,武功是曹操受封处,可见徐有贞有异志。
朱祁镇令人找来武功伯诰券,发现确有其事,大臣们因此上书称“应当斩首”。朱祁镇最终下诏将徐有贞迁徙到金齿为平民。石曹事败后,朱祁镇感觉冤枉了徐有贞,允许他回乡养老,他天天夜观天象,测算认为自己还能出山,却终身再无机会,郁郁而终。
巾帼英雄!当然是女的,历史上就是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都统称历史!以下回答不分先后了。
1.梁红玉
2.妇好
3.樊梨花
4.秦良玉
5.花木兰
6.秋瑾
7.赵一曼
8.刘胡兰
9.江姐
10.冯婉珍/贞
综上是列举的很出名,历史上社会中影响巨大的!中国从古至今出了很多为了民族大义而称得上英雄的女子,毕竟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深远
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设而牺牲的女英烈是向警予,杨开慧,赵一曼,伍若兰,王根英,成本华,江姐,刘胡兰,八女投江,陈慧中,陈铁军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秋瑾。等等。她们是千千万万中华民族优秀女儿的杰出代表。其中有很多只要乞求便可活下来的,但她们为了正义为了信仰宁愿一死而不苟且偷生!她们与千千万万烈士一起,谱写了中华儿女壮丽诗篇!
1.商朝的妇好,武丁的妻子,带领商朝多次远征,为商朝开疆拓土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商朝很多文献都记载妇好事迹。
2梁红玉,韩世忠的妻子,不过不是结发妻子。出身红尘,不过后来帮助韩世忠多次打退金人进攻。
3秦良玉,明朝末期著名将领,是四川土司。在南明时期多次打退清军进攻。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巾帼,指妇女配戴的头饰或头巾;如果把“妇女”定为泛指的“女性”,巾帼英雄指的是,女子英雄或女性英雄。当看到提问的巾帼英雄时,我想到了在小学课本上的刘胡兰,赵一曼,以及课外读物上的郭俊卿,向警予,江姐等近代女英雄和古代历史上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击鼓退金兵”的梁红玉还有近代女英雄集体的“八女投江”,“红色娘子军”等。中国历史上的女性英雄存在不计其数。当我在拍摄一组开学小学生上学的照片时,我看到了这个问题,面对现实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比起现在大人们一路护送上学的孩子们,以及如今的家长对孩子捧在手里怕碰了,含在口里怕化了的细致入微的照顾,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幼年的榜样“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她们一个11岁,一个9岁,在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了暴风雪,为了保护集体财产,二人奋力追赶聚拢羊群,饥寒交迫最后晕倒在雪地里。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考虑了很多,老漁还是选择了“草原英雄小姐妹”(图片来自网络)
古代战争主要是冷兵器的战争,应该说女性同胞展现的机会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女性英雄。
1.花木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历史上还真有其人,不过因年代久远,生卒年不详。木兰墓位于亳州城东魏村。
2.冼夫人。周总理曾经说过冼夫人魏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她是岭南的一位政治领袖,对促进祖国统一具有很大的作用,海南岛的崖州建有郡王夫人苗。
3.梁红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为韩世忠,死后与其丈夫合葬于苏堤灵岩山下。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恙,跃马何之。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陈人杰 沁园春 问杜鹃
我辈行藏君岂知?
男儿之大愿,燕然勒功,万里封侯!
两汉间王莽新朝对外匈奴政策失败,匈奴脱离藩属再成敌国。西域因此被隔断。光武帝再造乾坤、收拾旧山河,内圣外王,南匈奴依旧依附,北匈奴外患难除,染指西域。
汉明帝承其父基业,雄心勃勃欲大举恢复汉武之威势于天下。打击北匈奴,收回西域控制权,重建西域都护。
一己之力的雄心壮志、才智机敏、武勇果敢,能在史书里写下一个怎样的故事?
永平十六年73年,主持对外匈奴西域事务的奉车都尉窦固令下属班超出使西域。一个属于热血男儿的千秋列国、举世无双的传奇开始了。
第一站:鄯善。(楼兰)
此时西域南疆北疆两道,北疆皆与北匈奴盟矣。
南疆诸国以鄯善、于阗为首中立,此行起始以外交手段拉拢。
本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外交任务,千百年来无数的外交使者重复着这一个个类似的任务,然后泯没在史书里。
这一次呢?
鄯善王见使团来到,礼遇有加。
但没过了几天,待遇越来越差。班超心中警惕疑惑,诈骗侍者套出了不出自己所料的情报:匈奴使者也来了好几天吧,现在怎么样了?
一时间使团三十六人人心惶惶,三十余人只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域,此行凶险、怕是再难回乡。
班超生在书香门第的治史之家,父亲班彪、哥哥班固(汉书作者)、妹妹曹大家班昭(修整汉书),他在说出了:「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投笔从戎)的话后,又留下了一句豪气干云的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是夜,班超率领三十六人的使团团队,突袭数倍人数于己的匈奴使团驻地。
天有大风,迎风而上占领高处放火,设置弓弩于门口,众人藏于暗处敲鼓准备。
火起鼓响,匈奴二百余人四下大乱,出门灭火迎击来犯之敌,弓弩大发,连毙三十余人,余下百余人或死于大火,或被捕杀。匈奴使团被这种特种性质的突袭一举而下,全军覆没!
晓木阅史及此,已是震惊非常,初始以礼遇不同敏锐察觉竞争者来到时局变化,形势危急镇静果决谋划起事,以劣与对方数倍的人数完美消灭敌人,再一举多得,斩断鄯善王后路,鄯善王于匈奴无从辩解,被班超拖下了水!漂亮,漂亮!奇士,奇士也!
班超上奏此次经过,朝廷嘉奖令他主事继续出使。欲为他增兵,他拒绝了说:「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就这么三十余人,来一个万世功业!
第二站:于阗。
汉朝与匈奴竞争西域诸国主导权,汉庭只派了这一个使团,匈奴势在必得,同时给每一个西域国家派遣了使团。于阗此时由匈奴使节扎根已久,班超乍一来到,就要谋害。
当时西域文明程度低,举国迷信巫医,匈奴勾结巫医,巫医诱使于阗王对汉使敌视,谎骗说汉使坐骑马匹可以祭神亲自去班超处挑起争端。
班超当机立断一刀杀了巫医,恐吓于阗王,于阗王见神的使者巫医没有汉使好使,立马倒戈。杀尽匈奴使者。
于阗亦下。
鄯善、于阗为南疆之首,南疆尽伏。
第三站,南北疆交接点,疏勒。
疏勒此时被匈奴盟友北疆强国龟兹占领附属。
班超派了当年在鄯善被吓得慌慌张张的下属田虑去收复疏勒,田虑这时士别三日、非吴下阿蒙,用计扶持疏勒旧将,助疏勒复国,疏勒倒向汉庭。
当年的小兄弟,也因为跟着超级领袖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才了。
此时窦固出兵征服北疆强国车师,切断匈奴与北疆盟国龟兹、焉耆联系,西域大震,汉庭重设西域都护府,恢复西域控制权。
事已毕召班超回朝。
未及,汉明帝驾崩、汉章帝继位,龟兹、焉耆等北疆强国趁汉庭国丧叛乱攻陷西域都护府。
班超此时在疏勒,汉庭此时力所难及,令放弃西域,疏勒、于阗震恐,怕复为龟兹、匈奴所灭,以死哀求班超,言视汉使如父母,生死倚仗,班超豪气又起,违命留下力救西域局势。
肃宗初即位,以陈睦新没,恐超单危不能自立,下诏征超。超发还,疏勒举国忧恐。其都尉黎弇曰:「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因以刀自刎。超还至于窴,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脚,不得行。
收集疏勒残兵,反扑强国龟兹,一己之力大败之,上奏汉章帝,欲以一己初起三十六人使团,用西域之兵,攻西域之敌,以胡制胡,就地取材,不费汉庭一兵一卒,收复西域。
十余年,班超用疏勒、于阗、鄯善之兵,拉拢打压,俾倪捭阖,大破龟兹、莎车、康居等国,威震西域。
永元二年90年,西亚欧陆四强之一的贵霜帝国欲迎娶东汉公主,被拒绝后大举来袭,竟被班超以西域之兵大破,而后历年进贡。
贵霜都败了,龟兹、焉耆还能如何?西域完全被控制在汉朝手掌之下。
二十载岁月,班超名震天下,封定远侯。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三十六人,平西域三十六国,封侯于万里之外,如此大好男儿!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70岁远居西域31年的班超申请回国,31年为国开疆扩土尽忠的坚持,年少意气风发的投笔从戎,在两年后“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终于回到洛阳时,划上了句号。
永元十四年102年,班超逝世,举国哀悼。
班超万里侯的一生光辉事迹着实太过于精彩了,而且他打通西域的旅途中,牵扯了太多太多的国家。实在是有点儿乱。
到此,以上对于永平第三中学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永平第三中学高中毕业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