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差别,我是83年参加工作的原固定工,今年特殊工种退休的,和84年.85年参加工作的合同制工,也是特殊工种的退休的,除了工龄和交费系数的差别外,其他的一点差别都没有。
我所在的这个企业里,其实在计划经济尚未完全放开的八、九十年代里,是有六种身份的人在一块上班。
第一种人,企业管理人员中有国家干部、军转干部。
第二种人,八三年以前劳动局分配来的全民固定工。
第三种人,八六年后,老职工退休,顶招的子、女,叫全民合同制工人。
第四种人,通过领导招呼,部门、关糸,借调过来的大集休工人。
第五种:八十年代,原职工下放的子、女回城,上面没有招工指标,政府准许企业办"劳动服务公司",按排子、女就业叫:"新办集体"。
第六种人,就是进企业做辅助工作的小工,那时叫:临时工。
上述六种身份的人员:同在一个企业里退休,军转干部,近年政策倾斜,养老金提高外:其他人员也就是工龄认定上有点区别,缴费一样,养老金待遇就是一样,"临时工"身份的人,他们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上
第
据题意分析,两者虽是同一年代入聘企业,固定工是指社保金制度改革之前的全民所有制职工,而合同制工人一般指86年之后所招聘的大集体职工,两者所订合同文本时间和性质有所区别,但往后经改革后,新老员工均统一为合同制员工。
至于题中所说的退休时间应该没差别,男60周岁,女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其中特殊工种人员符合服务时间,男女均可提前5年退休。
另退休后待遇方面,80年代固定工,其在社保金改革前的连续工龄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对待,但不计入个人账户,而养老金计算部分则有政府财政补贴。
又86年入企业的大集体性质的合同制人员,他们所缴纳的微薄社保金(社保手册记录)在改革后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但不享受视同缴费年限的待遇,其与80年代初的固定工基本区别就在于此。以上个人见解。
从退休时间与待遇上讲,原则上并没有差别。要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首先要准确了解固定工与合同工的区别以及当年何故将固定工改为合同工。
一,固定工。固定工,及固定工作人员,当年干部工人均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地位与工作是固定的,没有下岗、没有失业、也就没有再就业、更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之说,到达退休年龄,单位代表国家发放退休工资。即便工厂亏损甚至倒闭,工人不存在下岗,因为是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将你的工作调动,就是退休了,国家也会保证你的退休工资,不会因为单位亏损而无着落。简而言之,工人是国家工作人员,即为国家人,永远吃国家饭,从工作、退休到死均为国家包揽了。
在社会主义阶段,工人的地位发生本质的改变,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在社会变革与建设中起主导地位。由此工人的身份发生了质的改变,作为国家管理者的干部从工人农民中产生,所有工人与干部一样均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管理国家、建设国家。当年工人和干部一样均为固定工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物,是改变与界定工人作为领导阶级与工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标志。固定工是结束人类历史以来工人阶级是被压迫被剥削的历史,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当家做主主导社会实践的创始与发展。
二、合同工,是转轨改制的产物,但当年的合同工相对固定,与现在的合同制工人在本质上有区别。逐渐取消固定工改变为合同工是市场经济的须要,也是一种必然。市场经济里,国家不再包揽,工人与工厂的效益挂钩。由此就出现了下岗,再就业之说,企业私有化便出现老板与打工之说,工人在管理与生产环节中的地位与身份发生了改变。
三,退休生活费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所领的钱本质上不同。过去领的是退休工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虽然实现行政25级与8级工资制,但无论是在职或者退休,同等身份、同等级别、相差不大的工龄,工资基本差不多。即便是县委书记与同工龄的工人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其工资也是差不多的,县委书记比工人只不过多个十元钱左右(当年县委书记18级,82元,五十多岁的七级工工人是70多元)。
至于当年的固定工与合同工在现在退休,由于身份上已无本质性的区别,故待遇上也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应该没有区别,都以九六年为准,虽然合同工交了养老保险,也是企业内部的,每月扣十元养老保险,又在工资上有十元的养老补贴,等于没扣,就是走个形式,因为九六年之前没有社保部门,你让企业往那交养老保险?九六开始原固定工也改称全民合同工,都一样了,所以养老保险也一样扣了,都是按月工资百分之八扣,所有之前工令都按视同缴费了,没有区别。视同缴费是你工作生产的企业为你补缴社保前的养老保险费。
1986年的合同制工人有视同工龄。1986年为养老保险改革第一年,还未在全国统一推广,每个行业也来执行上交养老保险,特别是老工人业城市和负担重,效益差的行业都没执行交养老保险。直至1991年才全面执行养老保险金制度。1991年前所工作年限,都为视同工龄。
一九八六年招收的合同制工人可视同工龄年限,八六年开始搞试点,只是在个别地区实行养老保险交纳,并未在全国统一实行,到一九九一年试点结束,全国范围之内统一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九一年前的企业职工虽未交纳过养老金,但视为交纳,从九一年后无视为这一说法。
1986年合同制工人有视同工龄。
1990年之前临时工不属于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有这么一个特征:没有吃商品粮的,就是属于临时工性质;不能签订合同制工人。合同制工人都是城镇吃商品粮户籍的才能签订合同制工人。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什么问题,有点低级,根本不需要回答,但由于1986年与现在相隔三十多年的时间关系,也许现在的年轻人根本没有听说过,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姑且说上两句。
首先,1986年考取了技校的学生学历是初中学历。从文凭的角度讲,与现在的初中学历是同等学历。从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水平来看,那时的教材比较简单,没有现在的初中教材深,知识内容也没有现在的初中多,又且那时的初中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都不如现在,因此那时的初中毕业生知识水平比现在同样的初中生要差一些。
其次,那时的初中毕业生升学主要有普通中专(师范)、普通高中和技工学校(简称技校)。中专毕业国家分配工作,为首选,考上者多为尖子生,竞争较大。升入高中者只有考上大学,毕业后才能分配工作,成为国家干部,但难度大,几率小。考上技校者(市民才能报考)相对于中专、高中来说难度要小,因为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少,招生计划相对多一些,有的技校未纳入省级统一录取,属于县市办学、县市录取,相对容易一些。毕业后多数安排为技术工人。
最后,1986年考入技校的初中毕业生应该说是当时的优秀学生,大概相当于现在能考上示范(重点)高中的初中生水平吧。至于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招生模式、升学渠道、学校规模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造成的,严格来说二者没有可比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谢谢悟空邀请。
在扩招之前,学生主要有5个选择: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大学专修科、省重点中专、市重点中专共计五个层次。初中毕业3年制技校的属于中技(中专),高中毕业3年制和初中毕业5年制的属于高技(大专)。
86年比较普遍的技校是中专学历,中间没有经过学习深造的话,今天还是中专。但是,86年的中专基本媲美今天的211大学录取率。还记得我们一个村,86-90年左右仅1个中专生,当时还包分配工作。最近几年,我们村一两年都会出一个985、211院校大学生。
其实,这样类比不够严谨。在86-90年左右,考中专比考重点高中要难很多。不少同学中专没考上,才选择考大学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中专生包学费、包分配,上学时还有粮油供应和货币补助,在中专录取率低至不足10%的背景下,早早转成城镇户口,等待他们的是毕业后的“铁饭碗”和干部身份。“考不上中专的,才去上高中”是当时的普遍认知。
在86年的省属中专,学生基本都是全省的学霸,不少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完成专科本科,拿到工学学士学位,甚至读研读博留才高校任职。我的一位大学基础课老师就是湖南省的中专生,自考升学后进入大学任职。曾经和父辈们聊过,在86年一个苏北某地级市排名第三的重点中学,通过学校预选参加高考的不足10%,最后能上大学、专科或者中专的约5%。同样还是这个中学,17年的一本率超过25%,本科率近60%呢。
一位中专毕业生说:我们是一直在跑的人,奋进是一辈子的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用两个比方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1.1986年的100元跟现在的100元相比,谁的含金量大?答案不言而喻。
2.1986年的1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元?除了通胀因素,还有投资、升值、购买力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怕是谁也给不出准确答案。就算经济专家能综合所有因素计算出最准确的数字,也肯定不能让大多数人信服。
大家各按各的标准,心里自有一杆秤,谁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判断。1986年的中专于现在相当于什么学历?与上述两个问题差不多。
1.1986年的中专含金量远高于现在。
在小学、初中都有留级制和预选制的当时,能顺利升级通过层层预选参加中考的学生都比较优秀了。
记得我读小学那阵,“双排座”(每一个年级念两年才能考及格升上一级)的学生可真不在少数。我们同村的跟我一年上小学的R,一到三年级全读两年,小学五年制他读了8年!
小升初预选考试刷掉大批,参考未能升上初中的又有一小批。我87年读初一,全乡一所中学,经筛选后读初一的仅三个班,150人左右。
由于辍学较多、留级普遍,到初三时应届生已经不到100人。但初三留级生多,为了考上中专,复读生也多,有的甚至复读了6、7年!我读初三时15岁,班上年龄最大的复读生已经20开外了。
经过预选考试,只留下50人的一个中考班。这时候,中师先提前招考,3-5名成绩好的就先考走了。中考考上国家中专的凤毛麟角(我校当年仅1人),考上省中专的也寥寥无几(我校有3人),6-7个考上重点高中的,10来个考上普通高中的(我就在此列),有一半同学什么都没考上。可以说竞争相当激烈!
结果当然是考上中专的都是楷模,全乡人称羡的榜样!因为他们从此成了公家人啦!
2.1986年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我给不了答案。
从学历证书上来看,单以冰冷的文字计,中专就是中专,包括现在填写履历,也不可能把中专填写成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对吧?
但以能力水平计,当年的中专甩现在的中专不可以道里计。与本科生不大好比较,避谈了。
当年中师提前录取的同学,现在仍在小学当老师的有之;自考取得本科学历到初、高中任教的有之;转行成了公务员的也有之,有些还当上了领导。
当年考取中专的同学,在下岗潮中分流的有之,在原单位混温饱的有之,主动跳槽、自主创业混得风生水起的亦有之。
所以说,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不代表能力。
到此,以上对于八六年技校毕业证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六年技校毕业证是什么样子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