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所谓高校927事件,是指今年9月27日,一款可以通过手机主流聊天软件传播,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apk小软件在高校学生中大肆传播,传播者只要点击一下该软件,就可以瞬间打开并立马运行,发出一些不可描述的声音,让人大为尴尬;由于当天全国各地很多高校学生中招,让很多人尴尬,甚至导致了严重后果,不少高校学生因此受到处分,因而引起广泛关注,连续上热搜,故被称之为高校927事件。
高校927事件,确实让众多高校的很多学生受到影响,可以称之为一个公共事件。软件从一个高校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向另外一个高校传播和蔓延,被蔓延的高校名单迅速增加。从网络流传情况来看,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都迅速“沦陷”,甚至北大清华也有同学中招。
中招者中,幸运的同学,仅仅是自己听到那些声音,问题尚不大;那些在公共场所,尤其是食堂、图书馆、课堂中招的,往往让自己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有人因此把手机摔在了窗外;最倒霉的是有些人因此受到处分,比如有受害者爆料吐槽,自己的手机在图课堂里突然传来一声让人十分尴尬的声音,同学们的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我,自己的形象一下子全毁了不说,最后还被处分了,直接扣了五个学分。
这一切,“罪魁祸首”就是那款小软件。
本来,原作者制作该软件,仅仅是出于恶搞,是为了同学之间开开玩笑而已。软件制作出来后,也只是在同学、朋友之间看看玩笑。
此次事件爆发后,调查发现,此软件源代码来源于北航,但已遭篡改,原来软件仅仅是开开玩笑的,音频也不是用的让人当场尴尬甚至因此受到处分的不可描述的声音,但经过篡改后的软件,不但音频变了,而且打开后就关不掉声音,甚至还可以侵入安卓手机并窃取个人信息和手机序列表。很明显,这样的软件,在传播中已经涉嫌可能窃取他人的私人信息,有违法的嫌疑,因而,原作者已经发帖公开说明情况,向大家道歉,并就软件被篡改而报警。
这个事件的发生,分析原因,可以得到至少以下几点:
1、主要责任人在于篡改程序者,篡改者首先应该受到谴责。由于篡改后的程序,可以侵入安卓手机并窃取个人信息,还涉嫌违法,如果证实有通过软件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的话,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软件的原作者也应该受到谴责。虽然其并无恶意,制作软件的本意也只是在熟人之间恶搞,但如今的网络这么发达,熟人之间的恶搞很容易因为范围的迅速扩大而变味,甚至发生始料不及的后果。
3、高校学生使用手机过多,且对恶搞行为没有免疫力,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927高校事件,源于高校,又波及众多高校,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当前社会对于很多高校学生颇不待见,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少高校学生平时不用功读书,打游戏成风,上课睡觉、玩手机的,更是司空见惯,以致于人民日报都怒批那些不上进的大学生。这次927事件其实也是人民日报怒批的一个注脚,正是因为很多高校学生不分时间和场合看手机,才会出现那么多让人尴尬的事件,甚至因此受到处分。
如何让自己度过更有意义和价值的大学时光?这是我们每个高校学生都需要深思的。
2019年9月27日各高校发生了什么事?竟然用这样耸人听闻的“高校927事件”来标注!
用日期来标注一个事件的名称,一般都是社会上发生的比较重大的事件,比如说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五四运动、一二·九运等等。高校里究境发生了什么事情,要用日期来标注,是故弄悬殊,还是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源本求源,原来不过是一个“手机流氓软件”惹的祸,捣的鬼!这就不免给人感觉大惊小怪,小题大作了!可是,问题却又不是那么简单,一石激起千层浪,舆情滔滔,必有蹊跷!
这款“手机流氓软件”为害可不小!这是“机毁”!
这是人遭殃!
到底是什么软件能够让一名大学生令心爱的手机粉身碎骨,殊不知,现在手机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凡,钱是小事,里面可能有上课拍下的PPT,还可能有与女朋友在一起珍贵照片,还可能有着自己无法复制的过往美好!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这款手机软件竟然让一个大学生“回家搬砖去了!”滋事体大,非同小可,看来,称之为“927事件”并非故弄玄虚!
原来,蹊跷在这里:
这位始作俑者在攻陷清华、北大、复旦、南大这些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之后,终于发出了这样一则通告,从这则通报中,我们约略知道,原来手机一旦感染上这种病毒,就会自动播放“流氓音频”,让机主在稠人广众之中丢人现眼。
这真的是整蛊恶作剧,还是恶意的病毒营销?
殊不知许多人都是借此扬名立腕的。还记得多年前,写出计算机病毒“熊猫烧香”的李俊,这个家伙中专毕业,自学计算机编程,怎奈进升无望,于是铤而走险,写出了计算机“熊猫烧香”病毒,贻害无穷。
还有一位美国少年,入侵美国军事五角大楼,把里面的将领名字全部换了,吓得联邦调查局不敢怠慢,聘用最具权威的计算机专家进行查找,最后查出这位捣乱者。这位捣乱者说:“只是想出名!”
此次病毒攻击的目标都是全国最知名的大学,不由得不令人浮想联翩!这不仅仅是整蛊这么简单,极有可能是制造一起轰动事件,然后引起别人注意,从而让自己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从而获得猎头的注意。
殊不知,捣鬼有术,但必有限。书写熊猫病毒的李俊被判刑4年,依据法律,这位始作俑者也有可能有牢狱之灾,可要小心喽!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我在评论区等候各位的板砖,或者鲜花!
高校927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此事发生在9月27日。在9月27日这一天,有的大学生倒了霉运,甚至被处分。
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上课时,点开了别人发的软件,然后就被这款软件给坑了。据说,北航一个同学在上课时,点开这个软件,然后手机就发出声音,怎么关也关不掉,情急之中,把手机隔窗户扔了出去,可是手机屏都摔碎了,那种声音还没停!
那么,这究竟是一款什么软件?又为什么被迅速传播呢?
其实,这款叫做“送给最好的TA”的软件,就是一款流氓软件,该软件一旦打开,会自动将音量调到最大,播放娇喘声音,且无法关机。目前,这款软件的文件名被改为多个名字,诱导下载。此软件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有的学生因此受处分。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低俗软件能迅速传播呢?
首先:好奇心使然。最初点开的学生肯定是受到软件名字的诱惑,“给最好的TA”,难免让人寻思:最好的他是谁呢?有的学生可能都没有打开,直接发出去了。有的学生可能出于开玩笑,发给了同学或朋友,还有的同学可能出于报复心理,不管何种心态,这事确实闹大了。这就说明作为大学生是非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不仅不能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还将它传播给他人,实在不应该。
其次:作为学生课堂上看手机现象严重。有的学生赢了高考,却输在了大学,每天玩手机、刷屏已成了常态,连上课时间也不例外。这次事件中,名校学生被整蛊的也不少,由此可见作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荒废学业者不在少数,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老师的不尊重。建议以后上课直接交手机。
927事件虽然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是折射出大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同时给大家提个醒:作为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遇到未知软件不要随意点开,不要随意转发,不要传播不健康内容。维护干净的网络环境,人人有责!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高校927事件”,先把这事情简述一下,以帮助大家理解。
简单来讲就是一起恶意软件传播事件,发生在9月27日,一些上课携带手机的高校大学生纷纷中招。
这款apk软件最初名称为“送给最好的ta”,在传播过程中曾以其它名称出现,起了类似“英语资料”、“课堂小结”等无害名称。当受害者收到该软件后,只要点击一下,手机便会马上传出一些女性不雅叫声。更恶心的是,它能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且关不了手机。据悉,该软件还能窃取个人信息。
该软件的原制作者发帖称目前传播的软件是被别人修改过的,当然这也是一面之词,具体真相如何,还要等调查结果出炉了。
试想一下,在上百人的大学课堂上,你的手机突然发出那种声音,而且连关都关不了,当真是得找地缝钻了。甚至有脾气暴躁的中招者,直接将手机摔成了两半……
了解了“高校927事件”,接下来谈谈个人对此事的几点看法:
1,恶意传播病毒(流氓)软件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该软件的确存在窃取用户信息的功能,那么传播者的责任就更大了。那就不是简单的整蛊了,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了。
2,当下大学生带手机上课堂太普遍了,不仅有普通高校中招,很多211、985高校也有学生中招。虽然并没有强制规定不允许大学生带手机上课,但一般情况下,那些专心学习的学生,应该很少在课堂上玩手机。从侧面不难看出,的确应该提高毕业门槛,让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
3,大部分人的网络安全意识淡泊,给这种简陋的流氓软件制造了传播途径。正常情况下,像这种没有正规途径,且只有几百kb大小的软件,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只要拒绝,或者置之不理,绝对不会中招。
总而言之,那些中招的大学生也不算冤枉,就当买个教训,奉劝那个恶意传播该软件的始作俑者还是早点自首吧。
发生这样的事情,计算机系的学生去哪了?
让我想起了曾经的熊猫烧香,更让我想起我的室友,一个反病毒专家。
他从大二开始迷恋上黑客技术,到大三时明确自己走安全的线路。自己做了一个查杀木马的软件,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卖这个软件的注册码赚钱,一个月有好几千,当时他的软件在同类排行榜中排第一。大四找工作时,当时的瑞星杀毒软件技术总监面试了他三个月,每次都是拿最新的病毒发给他,然后他解析给出结果。每次邮件过来的时候,我室友就笑笑说:早都分析过了,太小儿科了。3个月后,对方的秘书打电话过来说:你什么时候能来实习,房子两室一厅已经帮你租好了,在北京***地方,你的实习工资是5000(十五年前)。
就这样他去北京实习去了,毕业论文也是写病毒相关,回来后请我们大吃了一顿,给我们讲了一个经典。他说清华的研究生给他做测试,非常得意。
毕业论文答辩,成为了经典。当他讲到很细的时候,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往下就不讲了,怕大家不懂。
结果把下面的教授给气跳起来了,这不是学生打老师脸吗?结果,老师真不懂。没两个回合,就没什么好聊的了。
此事成为了我们那一届的经典。
应急公告
我看了图片,这只是一个恶搞程序,只要不点击,那就没事。至少还不属于病毒,病毒会自动网络传播;而恶搞程序,除非点击,否则不会执行。
学校或者计算机学院应该出个公告,
1、提醒大家有什么样特征的东西不要点,例如特殊后缀,无关紧要的图片等等
2、中招后应该如何处理
计算机系的应该站出来
解析这个软件,找到破解办法,如何在学校局域网中清除。
开发预防程序,以保护大家的安全。
可怕的程序,大家务必小心
现在的智能手机连接着你的一切,例如: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等等,一旦中招,它可以直接连接,并获取你的密码,也可以改变你手机程序截取短信验证码,而不会在手机上显示。所以风险和危害会非常大。
大家平时在使用的时候,不要什么都去点,特别是几十kb的可执行文件。不怕万一,就怕意外。
希望大家保护好各自的手机安全,那就是你的人生财产安全。曾经的电脑安全隐患也会逐渐在智能手机上发生。
到此,以上对于北外本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外本科毕业证什么时候发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