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邀,平民之宴为你解读《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经典爱情故事。现在对《长恨歌》的主题存有诸多争议,一说讽喻诗,二说爱情诗,有的还说二者兼有。答案究竟是什么呢?解铃还须系铃人。
我们重点品析一下白居易自己对《长恨歌》主题的说法:
其一,白居易在《新乐府序》谈到他的创作手法,即为“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长恨歌》末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可见作者的创作初衷是表述爱情的。白居易自己曾在一首诗中说:“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这就说明《长恨歌》是一篇写风情的作品。
其二,白居易诗论指出:“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白居易认为诗意所重者为讽喻诗,所轻者为感伤诗。他在《与元九书》特别点出“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很明显,他把《长恨歌》视之为“所轻”者。可见,诗人创作《长恨歌》是一曲爱情的咏叹调。
其三,历史上,白居易不管在仕途上如何的起落沉浮,但对唐玄宗与杨贵妃始终是赞美、同情大于批评的。比如在《长恨歌》中,最后诗人还把杨玉环净化成了一个理想的女神,更赋予她爱情至善的品性,所以《长恨歌》是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对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由此可见《长恨歌》的主题应该还是以爱情为主,以情通贯全篇。
《长恨歌》是中晚唐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歌行体古风作品,全诗以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用诗的语言展开描述、联想和议论。其主题不但鞭笞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咏叹了人间爱情的美好,也对“汉皇重色思倾国”的政治得失进行了批评。
诚如纳兰性德在拟古决绝词中所述,“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通过这首叙事长诗,使一段背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变成了千古绝唱,使马嵬坡成了生死离别的代名词。
全诗的结尾更像一把双刃剑,插进了生生追求爱情的痴男怨女的心中,使爱成了一种宣言: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啊!一位爱美人胜于爱江山的帝王,一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子,因为这首诗,活成了生生世世的爱的化身。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在当时长恨歌是流传非常非常广的,后来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写悼诗时的,这样说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就知道长恨歌的影响多大了。
首先 ,回到问题,我个人认为当然是歌颂的爱情为主题,它的讽刺作用还是其次的。首先从白居易自己的评价来看,他不认为这是讽喻诗。白居易大致的意思是这首诗流传广并没有什么用,我更希望自己的讽喻诗能传播开来,有一样的影响。不难发现长恨歌是处于讽喻诗的对立面吧。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长恨歌以爱情为主题的。
第二,我们从诗歌本身来看。首句就是,汉王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写玄宗,即那个时代的前任皇帝,从语言来说是很露骨的,露骨的语言说明什么?那就是时代开放。只有开放的时代才有可能这样议论,嗯,当朝皇帝的祖上吧。这个对比《阅微草堂笔记》这类清代文学就知道了。那么,如果这是讽喻诗,基于这样的语句下,宣宗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即便不禁止不问罪,也不可能对诗歌,甚至对白居易这个人有很高的认可。
所以我个人觉得,长恨歌的主题只可能是通过一种华丽的语言来表达爱情的主题,。 而史评“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这点也不难看出,长恨歌重写情。
所谓知人论世,要知道一首诗歌的主旨和感情基调,首先要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长恨歌》是白居易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白居易在自评其《长恨歌》时曾说:“一篇长恨有风情。”由此看来,《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虽然诗中有对杨贵妃红颜祸水,李隆基荒淫误国的描写,但这只是这首叙事诗结构的需要,并不是诗人主要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情感。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才是诗人想要慨叹的,是“长恨”之所在,是这首诗歌的灵魂。 纵观全诗,尤其是结尾处: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句句都是款款深情,表达了诗人对这段世人皆谤的爱情悲剧是寄予了充分同情的。诗人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对李隆基的“汉皇重色思倾国”上,也没有落脚于杨玉环的“回眸一笑百媚生”上,而是把这段爱情悲剧无限放大,让矢志不渝的爱情成为诗歌的主宰,把感情从政之中提炼出来,突破了当时一般文人就此题材的政治讽刺上,这也正是这首长恨歌之所以打动读者的地方。
问《长恨歌》的主题?可用四个字来概括:爱恨情仇。
白居易为中唐著名诗人,是唐诗的高产作者之一,他作的诗现存达3000余首,占全唐诗的7%左右。他的诗平易、通俗,连老妪都能理解。其中的《长恨歌》是一首叙事、抒情长诗,世人最为喜爱。
《长恨歌》以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为题材,先简要摡括了:杨玉环长大成人、选入宫、封为贵妃、乱政(安史之乱)、君王无奈马崽赐她死的经过。笔锋一转,重点描述两人的爱情经历及盼望来世重逢。最后用两人的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结尾。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全诗佳句连连,如: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上穷碧落下黄泉、梨花一技春带雨等,历来被后人引用。
据说此诗是唐宪宗年间,白居易在陕西当县尉时,被朋友相邀后创作的。二人相约,由白居易写《长恨歌》诗,朋友另作《长恨歌传》。后诗与文发表后,《长恨歌》诗大受欢迎,千古流传。
到此,以上对于邛崃高中毕业证样本图片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邛崃高中毕业证样本图片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