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作工作证明(班主任工作证明)

admin122024-05-05 01:31:18

孩子上初一,学习基础差,老师硬是逼着家长给孩子办智障证怎么办

谢谢邀请。你的孩子上初一了,学习基础差,老师硬逼着家长给孩子办一个智障证。对于这一问题,作为家长应该真诚的对待这一问题,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孩子是否存在智障问题,做父母的应该是很清楚的。如果孩子确实是存在智障问题,并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测而确定是智障。就应该办一张证明给老师。并请求老师不要放弃这孩子,请老师多关注他,帮助教育他,那怕他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也是好的。等孩子逐渐长大后,他的智力水平会有所提高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对他进行耐心的引导,让孩子认识一些事物,帮助他学习文化知识,只要他有一点成绩就应该表扬他,鼓励他,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孩子只要不放弃他,他也能学到一些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家长平时要多训练,培养他生活自理能力。等他走入社会后,也会生活得很好的!

班主作工作证明(班主任工作证明)

请仔细查找原因,孩子基础差,如果真的有智障残疾,那抓紧时间去相关部门鉴定并办证,如果鉴定结果并无智障残疾,显然是不能办智障证,那么,家长和孩子与老师,耐心沟通,大家争取努力,把落下的功课,勤学苦练补上去,争取来一个"笨鸟先飞"吧。

在回答问题之前,请允许我纠正你的一个错误说法。

目前,我国只有办理“残疾证“或针对智力残疾开具“智障证明“的说法,没有办理“智障证“的说法。残疾证是到本地残联办理,而“智障证明“只有三甲医院才有资质出具。

言归正传。现在孩子上初一,老师让办残疾证,家长不要生气不用惶恐,毕竟是不是智力障碍,老师说了也不算。

在此,我建议你从两个方面入手:

1.测试孩子有无智力障碍。

(1)自测。

A.用韦氏量表测。在网上搜索《韦氏量表》,按指标逐项进行客观测试,最后把每项的分值相加,再按公式计算。如果分值在70以下,就属于智力障碍,反之,则正常。

B.主观判断。虽然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可信度也不差,关键是要由家长亲自完成。

具体做法:

学习方面:读初一之前,看孩子在小学阶段一般考试得多少分,如果一直在60分以下,甚至在20、30徘徊,那说明孩子智力确实存在问题。反之,则说明孩子正常,只是智力比其他人低一些而已。

语言方面:看孩子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完整意思,语句是否有逻辑,用词是否得当,是否有针对性。如果都达不到,就说明孩子智力有问题,反之,则不是。

动作方面:让孩子走平衡木,或走100米直线,或单脚独立一分钟,如果孩子均能完成,那孩子智障的可能性就很小,反之,则可能有智力障碍。

类似的方法还很多,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比如:观察孩子注意力、专注度等。

(2)专业测试。

到当地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一次专业的测试。注意,一定要去三甲医院,因为只有那里才具备相关资质,测试结果也才最具权威性。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诊断分类,智力障碍可分为以下四级:

轻度 (mild) IQ:50 – 69
中度 (moderate) IQ:35 – 49
重度 (severe) IQ:20 – 34
极度 (profound) IQ:20以下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孩子智力测试在70以下,那么他就属于智力障碍。

2.根据结果,正确面对,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测试结果,只有智力障碍和非智力障碍两种情况。

(1)如果是非智力障碍,那把测试证明拿给老师看,这样既能解了老师的疑虑,也能让自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加之正确地引导,那改变目前成绩不好的现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如果是智力障碍,那就要请你面对客观事实,接纳孩子的智力障碍现状。

这种情况可作两种选择:

A:将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专业的教育和康复。如果孩子智力在50以下,那他就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只有送到特殊教育学校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在那里,他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而在普通学校,就只能混时间。

B:继续在普通学校读书,但前提是智力在50以上,即:轻度智力障碍。我估计你的孩子即便智力有障碍,很大可能也在50以上,因为,如果你的孩子属于中、重度智力障碍,那么他在小学阶段就该送到特殊教育学校,而不是升入初中学习了。所以,如果孩子属于轻度障碍的话,就可以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以"随班就读”的方式继续在目前学校就读。

3.家长容易产生的认识误区。

在孩子的智力问题上,很多人都会在认识出现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正确认识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分为很多种,而我们最常见的,也是通过面容一眼就能分辨的智力障碍者,叫“唐氏综合症”,俗称“唐氏宝宝”。这种孩子特征明显,也最常见。但还有一种俗称“学困儿童”的智力障碍儿童。

这类儿童少年,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生活也能自理,甚至从外表来看,与常人无异。但他们在识字、阅读和计算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他们在学习中,不是不认真,而是认知能力受到了客观限制。这类儿童,是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最有力反驳。

(2)父母不接受孩子智障的事实。

我有一朋友在特殊教育学校任教,据他说,几乎所有的家长开始都无法接受孩子残疾的事实,即便父母心里清楚孩子的情况,但就是不愿意送孩子到特殊教育学校。家长的这种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期,等到年龄偏大了再来矫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结束语:

作为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存在智力问题,但究竟事实如何,还是需要用科学的数据说话。所以,请你先别排斥老师的建议,更不要误认为老师在侮辱孩子。其实老师之所以这样说,估计他已经发现了孩子的问题,才让你去办证明,这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鉴于此,你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带孩子去医院测试。无论测试的结果如何,都请你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事实,悦纳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合理、科学为孩子规划未来。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此文有用,请关注"豆爸侃教育",我将为大家分享更多的教育心得。

孩子上初一,学习基础差,老师硬是逼着家长给孩子办智障证怎么办?

这事我真遇到过,我刚刚上班的时候,那个时候还真不知道有“弱智“的说法,因为我也是农村来城市里的,原来城市里的人要给人分智商等级呢,新接的班级中有三个孩子,有一对是双胞胎姐妹,他们六年级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法口决都不会,但这个班级的考试平均分都是地区第一,我一眼蒙了,这三个孩子的水平,也能让这个班级的平均分排第一?啥意思啊?难道到我手上,我还没有开始教就废了三个孩子嘛?焦虑得我都睡不好觉,刚刚上班就来这种事情,我肯定心里难受死了,后来一打听,原来这三个孩子都当作”弱智“对待,他们都是有相关证明的(做了检查的),所以他们的考试分数完全不计入统计里。

其实我也挺奇怪的,为啥这些家长那么心甘情愿的就让孩子去做智商测试还开一个弱智证明呢?我虽然没有直接和家长交流过,因为我觉得和家长谈这个问题是否不好,是否会伤害到家长心里,大概意思吧,很多学校都会有一些学习上确实不来劲的孩子,所以学校会组织一些学生去测试机构进行测试,测试智商确实有一些问题的,就会给学校开一个证明,估计家长应该是不知道的或者知道,毕竟自己孩子啥样的,家长最清楚,有同有智障证明 ,我就不清楚了,也不好意思过问家长或者让家长拿来看看。

从我所了解的,我们这个地区已经十多年前都终止了这样的测试了,但仍然存在一些考试不计入统计行列的,就是先天残疾的孩子,或者是智商确实有问题的,但不是学校组织去测试的,而是家长自己自愿办理的,据说办理了这些证件的,不管是在社区还是其它方面都会有补贴或者其它福利的。

至于你说的你的孩子,可能确实是成绩比较差,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小学的时候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和引导,这种差也不一定就是智商有问题,当然也不排除你孩子确实智商有问题,特别是学习方面,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作为老师不应该强迫你孩子去做智障测试,我作为家长来说,我能接受我孩子成绩差,但要是说我接受孩子是一个智障儿的话,可能真心接受不了,学习差一点,不代表孩子其它方面就没有出路。但是你也应该理解老师的难处,可能你的孩子成绩差,影响到对老师的评价,对于初中,不仅仅是一个两个老师的评价了,本来都公认的优秀老师,每期考试却被你的孩子成绩给严重拖了后腿(别人的想法,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老师多少有些心里不舒服,我也不清楚智障测试是什么样的,就算去测试你孩子的智商未必就是很低的,家长能接受,测试一下也没有关系的。

再说说我开篇所说的有”弱智“证明的一个孩子吧,后来遇到这个孩子了,确实基础太差了,初中都没有读完,后来出来工作,慢慢都成了一个小包工头了。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很简单,如果实在僵持不下,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做个测试,开个证明就可以了。

老穆曾遇到过一位学生,她不是老穆班级的学生。

孩子当时上六年级,数学老师跟我抱怨道:“花了半小时,没有让孩子记住2+3=5。”

老穆不相信,于是想亲自教她。

她看上去很正常,与其沟通时,略显迟钝。

老穆试图能教好她,但半小时过去后,当我再次问她1+2等于几时,她却说是5……

从此以后,老穆不再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

听数学老师说,孩子妈妈认为她很正常,在家也是很认真的教她……

老穆不禁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诚然,倘若孩子办了“智障说明”,班主任就可以将这种情况上报学校,孩子的成绩就不算在班级分数里面,这样一来,班主任就能得到很多好处……

比如在班级成绩评比中有很大优势,有更大机会多拿奖金,管理该学生时也不再那么头疼、那么负责,因为孩子的成绩对他来说已不再重要……

老穆想说,倘若孩子真的没有智障,这位老师还如此要求的话,真的是“有失水准”。

(一)作为家长,你首先要明确告诉班主任,孩子没有智障,孩子只是暂时学习没有开窍。


(二)作为家长,要先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做起,让老师能看到孩子学习态度上的变化。


(三)作为家长,要多学习一些关于孩子智力开发的书籍,并在平时教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

【结束语】

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比较复杂!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改名字,需要学校什么证明

不需要学校出具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七、十八条规定,由需要更改名字的本人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并把需要改名的理由写充分,到当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户口登记机关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十八周岁以下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果是十八周岁以上,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8周岁以上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遇到一个师德不佳,教学水平不高的老师该怎么办?如何保护自己或者维权

谢邀!

从题目中所用‘对付’一词,可以推测,提问者与这位老师非仇即恨,大有水火不容之势。

作为老师的同门同行,说实话,咋能忍心出主意让你去‘对付’这位老师呢?虽然我并不知道你所说的这位老师是何人何地,更不知你是为何与他(她)较上了劲,让你如此之作派。

但,你既然提出来了,本照着劝言和事之态,也就说上几句吧:

一,假若你不是老师。

若你不是老师,那一定是学生家长。若是学生家长,出此言,用此手段(在头条上公布予众),可见矛盾之深,恼恨之极。为此提醒几点:

1,当面与老师沟通。

2,弄准是谁之错。己之错,别护短,师之错,可面批,纠错。

3,要实事求是,不吵不闹,不要事态扩大化,尽量熄事宁人。

因为,在尊师重教的当今,你若做得过了火,对孩子不好,对己也不好,他人也会低视轻看你的。

能给他人留条路,实为自己修条路。对人宽容,己则舒畅。

二,假如你是老师。

假如你也是老师,只要他(她)没有坑你,害你,没有损害你的根本利益,那就更不必如此动肝动火,非让这个老师难堪一番。

若你是出于公心,不愿让那位老师误人子弟,那也有很多好的办法,大可不必单枪匹马地冲在人家面前,自认为这也看惯,那也看不惯,俨然自己正统,正派,与你无法相提并论云云。

古人说:‘文人相轻’。这实际是历史怪病。

作为老师,历史上没有人去效仿不被人齿的文人作派。

因此,为师者,人之表也。老师之间绝不能‘’师之相轻‘’,而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我们更应发扬自己的传统,‘师者相尊’,‘师者相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枉头衔,共同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天下老师是一家,一家人不说二家话。

您说呢?

不用对付,因为既没有师德,水平又极差的老师自身根坏藤死花自凋,还要你对付?他们的校长干什么去了?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白设了吧?笔者所见更多没有师德的教师教学水平还有两下子,他总得有遮羞布,挡箭牌呀!不然他当不了阿混,更无从实施不道德行为,这绝非仅仅是偏坦“一个没有师德而且水平极差的老师”吧!

"对付"这个词用的立场性很强,成敌我关系了,这在师生关系中是很罕见的。以我的经验判断,这样的老师很罕见,也许你恰好碰到一个?

首先,你应该自省,你是不是个好学生?根据我的判断,你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调皮捣蛋,影响他人学习,是个“学渣",可能有点尖锐,恕我直言!如果是这样,你就得改,老师教书育人,希望能把每个学生教好,这是肯定的。学校有校规,课堂有纪律,你屡屡冲撞,不服管教,自然发生冲突,产生矛盾,你又看不清自己,把原因归究于老师,自然认为老师师德不好,教学水平差。认真反省自己,改正缺点,我相信问题就解决了。

其次,如果你成绩优异,服从管理,还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观察老师这样做的原因,和别的同学讨论一下对老师的看法,或者干脆和老师直接对话,开诚布公,搞清楚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最后,如果这位老师的存在己经确实影响了你的成长,让你产生焦虑,抑郁,坐立不安,厌学等情绪,建议你直接找教务处,申请换班,眼不见为净,或许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大家认为如何?请评论留言交流!

我就是一名教师,你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让教师难受!

首先,我们教师绝大多数是完全能做到“授业,解惑”的,而且都以授业、授德奉为本身的至上,都是在燃烧自身,让桃李满天下。也正是这样,我加入了"蜡烛"系列,并以此为骄傲。

其次,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你讲的事有,一定有,也是社会所唾弃的。之前也曾报道过。如果真的就发生在你身边,我认为做法有四:一是报告学校相关负责人。二是保留证据。三是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四是如果教师确实违纪违法,可以向政法机关进行反映或控告!

问题问得有点无厘头,这是不是叫喷,恕我初上头条,还不懂什么叫喷,还不习惯这样的生活状态。

首先我要说,凡是在岗的老师,不管如何说,都应当尊敬,这是常识而且还是尊师重教的必须!

你见了问题中的老师也不应该喷,喷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真爱教育,采取的方法应有两个:一是举报这样的老师,让他下岗;二是上访有关部门,为什么让这样的老师存在,启动问责机制,谁聘用了这样的老师,因为老师都是聘来的,不是招来的。

由此可见,喷容易喷错方向,而且喷的范围很大,定会伤及无辜!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每年都是那几个人,合理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搞清楚你们学校的评优评先是否公正公开?如果是公正公开进行评选,每年都是那几个人,这是合理的。如果评优评先有暗箱操作行为,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学校的评优评先都是公正公开,按照年度考核综合分进行评定,我最近几年都被评为"优秀教师",在别人看来觉得有点不合理,我只想说,付出与收获成正比。

最近几年,我都从事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接断班),我所教班的中考成绩在片区都是数一数二的。教学业绩考核是满分。我每年也承担有市级普教课题研究,现目前有三个课题已结题,分别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对于已结题和获奖的课题研究,在年度考核时,依据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规定,可以加年度考核分,而且他老师很少有加分项。

每当有学科竞教比赛时,学校都会派我出去参加比赛,也获得过不少荣誉。而我们学校有部分老师,工作也有一二十年了,连区上的竞教活动,一次也没参加过。也没有一个课题研究或论文发表。有的老师看到别人获得荣誉时心里就不爽,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别人的辛勤付出。

我认为,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那种坐享其成的年代已过去。要认真分析每年的评优评先为什么都是那几个人?再对照那几个人的平时表现和工作能力,看看是否名副其实?

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每年都是那几个人,合理吗?答案:这些荣誉证书的获得者。合理不合理,关键是看他是怎么取得的这些证书。如果是靠人情关系或者靠官职大小来获得。那肯定是不合理的。如果是按照劳动成绩,教学水平量化赋分来获得。那就是合理的。

当然大部分学校。这些荣誉证书的获得都是校长钦点或者领导讨论。模糊评价老师而获得的,所以基本上是不合理的。如果用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成绩量化赋分来给予老师这些荣誉。某些老师特别擅长教学或者是管理学生。就很可能年年获得这些优秀荣誉。而有些悟性差的老师既是非常努力,自己的成绩可能也非常低。就一辈子获得不了几张荣誉证书。当然也很难晋升职称。

所以应当把非正常程序获得的荣誉证书的渠道斩断堵死。才能够体现出这些优秀荣誉的导向性。激励,激发优秀者脱颖而出,从而,学校出现争创优秀的竞争的良好局面。这样学校就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

反之,则会恶性循环。都会做甩手掌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我以为只是我们学校存在这种情况,原来别的地方也一样啊。这种情况肯定不合理!

我们学校有那么一些一线教师,教学成绩处于全市中上游,各项工作也做得很不错。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喜欢和领导套近乎,说难听点就是不喜欢拍领导马屁。这就决定了这类教师难以评选先进优秀的命运。

和领导走得近的一些同事,年年轮换着当题主所说的那些优秀先进。我们学校有个中层干部,最近十年当德阳市的优秀先进已不下5次,当我们这个县级市的优秀先进也多次了。我们都笑称她拿优秀拿得手软。

今年暑假学校发通知,说愿意评选德阳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最美教师的向学校行政办公室的一位老师报名。有一个同事自认为很优秀,因为每接一个新班,学校大大小小的领导会把自己亲戚朋友的孩子调到她班上。而她今年又想评职称,就大着胆子报了名,谁知办公室告诉她近5年要被学校表彰过的才行。

把那同事气得直流泪。年年都是评那么些人,大家已习惯了,今年何必发那个通知呢?人家报了名又说需要这条件,这不是愚弄人吗?学校这就是变相给那些年年优秀先进的同事创造条件,其他同事再优秀也没机会。

同事们都感叹不合理,都调侃说学校的工作就是那几个人做了的,我们天天到学校是来耍的。现在学校的同事都想淡了,说自己尽到教师的职责,竭尽全力教好学生,问心无愧就好了。

天下不合理的事情那么多,少想些想开些,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优不优秀有时不是学校的一纸奖状能说明的,同事、家长心里自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