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摘抄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金谷园工作证明在哪里开

admin302024-09-01 00:24:37

你摘抄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

错过了长安古意,失约了洛阳花期,我在姑苏马蹄莲里,瞥见你兰舟涉水而去。

你摘抄过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金谷园工作证明在哪里开

一曲别离,染夕阳残影,安枕流离之殇;一世黯然,染乱世凄凉,独守伤魂之痛。

那年明月亲吻蒹葭,乌篷里谁看醉了烟花,你守候在江南小桥屋檐下,一转身便是天涯。

谁将谁的青丝熬成白发。谁在谁的眼底埋了桃花。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三尺青丝四季空守。

一曲离歌,暮雨潇潇谁红裳如故,却琴弦微凉。一骑绝尘,红尘巍巍谁白衫如初,却心事微凉。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浮烟冷雨,追忆残梦里的一城一池。梦里你一如昔日白衣胜雪,衣袂翩跹,倚剑遥望血染江山半面。

我睁开眼,清风明月是你,花草树木是你,瀚海山河也是你。于是,我闭上眼,梦里星辰皆化作了你。

今生,相依于枝头,守着你的万千温柔,为你红袖添香;来世,弃弱水三千,一生只爱你一人,为你青山伴影。

某一天你我暮年,静坐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今夕隔世百年一眼,相携而过,才知姹紫嫣红早已看遍。

1.

所有的东边都是西边的东边。

——汪曾祺《人间草木》

2.

人到最后,什么都会习以为常。

——《局外人》加缪

3.

因为人们都会犯错,铅笔的后面才会有橡皮。
——《伦敦生活》

4.

歌、电影、书、心情,

这四个东西是不容易分享的,

是如人饮水的东西。

5.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丰子恺

6.

我们不断表达,不断对话,

其实只是在进行筛选,筛选相似的灵魂。

7.

终其一生,

我们只为寻找最初失去的那个人。

——胡塞尼《群山回唱》

8.

记忆总是喜欢添油加醋,

它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修改,

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真相会将你惊醒。

9.

你还要警惕自己内心泛滥的爱,

孤独的人总会迫不及待地

向与他邂逅的人伸出自己的手。

10.

人生中有两种痛苦,

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

而我认为后者要比前者大千倍。

——《自控力》

11.

其实这世界也没那么糟糕,

有早上的暖阳美味的早餐,

有晴朗的中午热闹的市场,

有幽静的夜晚市井的小巷。

12.

能够被说出来的话、被表达清楚的感情,

通常都不是最重要。

人所经历的、承担的,

那些无法陈述、无法展示、

无法传递的部分,才是真正的深意所在。

13.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共同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和鼓励。——《局外人》

14.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丰盈自己的生活,拥有属于自己的独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总被无聊与空虚侵袭,才不会总将生活的希望寄托于他人的陪伴与填充,才不会总在聚散离合中心怀忐忑。

15.

任何事情,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

否则唯一的结果便是措手不及,

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

16.

在不同的时代,自由所经受的冲击和支付的代价是不同的,人们的认识程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同的。当必须支付的代价超过了承受能力,人们往往会选择放弃一部分自由。自由和代价是两个分不开的话题。

17.

其实活着还真是件美好的事,

不在于风景多美多壮观,

而是在于遇见了谁,

然后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一个太阳,

去温暖别人。

———三毛《我的时光之旅》

18.

可能的话,我还是愿意永远这么年轻,

不经受世事磨难,静静地生活下去,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我自认为自己是有受苦的精神准备的。

我想做一个像样的人,

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

想尽量锻炼自己的肌肤,

成为一个能够经受任何磨难的人。

——青山七惠 《一个人的好天气》

19.

很喜欢那种通过一点点的努力,然后感受到自己正在慢慢进步的感觉。就像爬山一样,随着跟山顶的距离逐渐拉近,看到的风景也越来越美,内心更是越发欢愉。其实无论离山顶有多远,人总归应该多看些这种风景的。

20.

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一切都会过去的。

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

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

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人间失格》

21.

生活的本身即是书、即是画,也许前一刻,我们是阅书观画的读者,而下一刻,却又变成书中主角、画中人物了。更有可能,我们同时既是读者又是主角。

22.

太强烈的情节不适合重复。而我们的生活大多由重复构成。你可以由此作出多种推理:你不能将烈酒作为日常饮料,不能与太强烈的爱结婚。

23.

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

当你心事重重,

渴望找个人谈一谈的时候,他来了,

可是你们的谈话成了两条歪七扭八的曲线,就那么凄凉地、乏力地延伸下去。

你敷衍着、笑着,装做很投机的样子。

但是,你心里渴望他离去,

让你静下来,

静下来啃噬那属于你自己的寂寞。

24.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

我向往的自由

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

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

和坐等的成就。

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

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山本耀司

注:图源自网络,侵删。

【生活需要长远的清醒。】

1.钱能买到的东西,最后都不值钱。

2.陪伴是这世上最了不起的安慰方式。

3.心要像伞,撑得开,收得起。

4.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5.如果快乐是本领的话,我希望你是最厉害的。

-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6.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

7.方向错了就马上回头,远离一切让你难过的人和事。

8.人人都想着琴棋书画诗酒花,可谁也逃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

9.无论男女,真正能令人尊重和敬畏的,唯有品格,学识和智慧。

10.对你最好的那个人,往往是最好欺负的人。天下间的人,往往总是欺负对他最好的那个人。

-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11.人生之路多坎坷,摔个跟头别难过,爬起来,掸掸土,前方就是一片乐土。

12.说不尽的心酸也只能当笑谈,数不尽的往事也只能随风散。

13.成熟的人,不轻易评价别人,也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14.很多时候,笑着说出的真话没人相信,而严肃地说出谎话,所有人都信了。

15.容得下幸福,也要容得下难过,如此才会花好月圆。

-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16.所谓得体,就是有些话不必说尽,有些事不必做尽。

17.愈是运气不好,愈要沉住气默默振作,静静熬过去,切勿扰攘,制造笑柄,留下后患。

18.朋友不是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人,而是那个来了以后再也没有走的人。

19.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20.变故来时总是像阵疾风,过后人们要一点点收拾战场,一点点忘记伤害。但是哭着会慢一点,笑着会快一点。

⒈再轰轰烈烈的爱侣,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父母。

⒉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⒊人不能思虑太多,否则就会失去很多做人的乐趣。

⒋总是活在别人眼神里的人,也等于从来不曾存在过。

⒌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⒍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痛而不言,另一种是笑而不语。

⒎诺不轻许,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⒏你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你将来的事业就能成就多大。

⒐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⒑人只要能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11.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

12.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镜子总会反光。

梁脊龙腾云海升,

冬冰春解道正融。

盲人瞎马夜无月,

不觉生时不知终。

欣赏悟空问答提供(你抄过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

雨田作于 2021 10 24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的?起源于什么

过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历史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尧舜时代就有过年扫尘的习俗,其用意是要把过去晦气扫出门,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家家户户都打扫环境重新布置新局。也叫“除陈布新”。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士志》。从古至今,过年还有贴春联、关门放鞭炮,开门放爆竹,拜年贺岁的习俗。民间传说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吓跑叫“年”的妖怪驱邪;正月初一起早开门放爆竹迎好运。

古代春节即春的时节。春季是二十四气节节候之一,一年四季在于春,春节过年有其特殊意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有春节;夏有端午;秋有中秋;冬有冬至等等传统节日历史由来悠久。但是,春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在民国时候引入了阳历之后才改叫春节。之前只有过年,而且古代过“年”是“蜡节”即“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

关于“春节”过年的起源还有很多说法,但普遍为群众接受的由虞舜兴起,约4000年历史之久。

谢邀——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汉武帝时期之前,各朝各代春节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中国人过年的习俗几乎中华文明一样悠久,有数千年历史,进入王朝时代则有了明确纪载。商代对自然界认知有限,特别迷信鬼神。每到年终岁尾都要举行重大祭祀活动。"国之大事在于祭祀与戎。″至于过年的说法则是周代才有的。相传"年”是一种凶猛的兽,平时生活在海底,只有除夕这天晚上才爬上岸祸害牲畜和人类,每到除夕这天全村男女老少都逃到山里避难。后来一个白胡子神先发现“年”有三个弱点,害怕火光,红色和声音。赶走了"年”。后来老百姓每到过年的时候贴红色春联,点上一堆火,烧爆竹(鞭炮)。不同朝代过年时间和称乎是不一样的,商朝叫"祀”,春节在十二月初一。周朝称年,春节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以十月初一为春节。汉武帝时恢复旧历法,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年节日期从此稳定下来。各个朝代对春节叫法不太一样,汉代称“岁旦”,唐朝时有"元旦”叫法。过年是汉民族最久远,最隆重的一个民族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四持续到征月十五,除夕和正月初一则达到高潮,远的过完"二月二”年才叫结束。辛亥革命后,把西方的公历引入中国,公历和阳历并用,为区分公历和农历两个节日,取名"元旦”和“春节”。新中国成立后做了统一规定,,公历新年叫元旦,农历新年称春节,流行至今。


L

随着日期一点点临近,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

过春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新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传统的历法中是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很多民族都会庆祝新年的到来,如汉、蒙古、壮、布依、朝鲜、满、侗、瑶族等等。

从小年(北方地区的农历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属于新年的范围。

年兽的传说

关于新年,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

相传"年"是一种怪兽的名字,它长得很可怕,跑起来速度非常快,叫声也十分吓人。"年"经常出来伤害农家的人民和家畜,所以上天就把它锁进了深山,一年只许它出山一次。由于人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出来,所以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胆,小心防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还没有出来,可是到了十二月,"年"突然出现了,使人畜受了伤害。

从此以后,每到农历十二月,人们就准备和"年"做斗争。特别是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关门闭户,防备'年"来害人,因为据说腊月三十晚上,"年"会挨家挨户吃人。后来,人们发现"年"怕火光、怕红色、怕响动,于是便在三十晚上点火炬、放鞭炮、敲打锣鼓,"年",听到响声、看到火光便跑开了。人们用这种方法赶走了"年",为了庆祝这个胜利,人们互相庆贺。

年的由来

过年的由来,相传是源于原始杜会的腊祭,在《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到:"虞不腊矣。"

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即辛苦了一年的农事做完了,为报答上天的恩赐而举行祭祀,过年就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谷梁传》记载到:"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在古代,一切的时间节点都是以农业为主,五谷丰收,一年中最为收获的季节,虽然寒冷,却是最为满载而归。在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是谷穗饱满,压弯了枝的形象。

也有相传在尧舜時期已有过年的习俗,但称呼不相同。

在《尔雅·释天》中记载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古时,岁首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岁首与今天的农历春节日期相同,以北斗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所以定下夏历的正月初一,来庆贺新岁。

商朝把四季大祀中的冬祀视为新年节日,当时甲骨文中已有卜年辞句的记录。周朝民间有喝春酒庆丰收的习俗。在《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凛……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到了汉武帝时期,创制了"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

《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并定为夏历新年。

过年(春节)在中国历史悠久,民间传说和一个怪兽有关。

古时候,有一个怪兽叫做“年”,头长巨角,残暴凶猛。它长年深居在海底,每到一年年终腊月三十这天,也就是除夕,它就爬上岸来,吞食人和牲畜。

所以,每年一到腊月三十除夕这天,人们便携家带口的逃往深山,躲避“年”怪兽的吞食。

有一年的这天,来了一个老乞丐,人们都忙着四处躲避逃生,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乞丐一点食物,并劝他赶紧离开躲避“年”怪兽。

老乞丐笑着对老婆婆说:“你若能让我在你家里呆一晚上,我就能把这个“年”怪兽给撵走。”老婆婆见劝说不动老乞丐,只好作罢。

老乞丐在老婆婆家门上贴上了大红纸,在屋里点上烛火等着“年”怪兽的到来。

午夜时分,“年”怪兽来了,在它将要进入老婆婆家大门的时候,院子里突然传来“霹霹啪啪”的爆炸声,“年”怪兽吓的浑身发抖,呆立原地。

这时,大门打开,院子里站着一个身穿红袍的老人。“年”怪兽吓的转身就跑了。原来它最怕的就是红色、火光和爆炸声。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四处避难的人们回来见到老婆婆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向人们述说了老乞丐的事情。

从此,人们知道了驱赶“年”怪兽的办法。每年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烟花爆竹、点燃烛火、围炉守岁。

这一天,也叫过年。

其实,春节是舜时期兴起的。舜即位的时候,带领众人祭拜天地,从此,人们把这一天作为岁首,叫做春节。

2021年河南省教资体检什么时候

1 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官方公布日期 2 通常教资考试完毕后会逐步安排体检时间,考试时间一般在9月份左右,体检时间可能是10月或11月,但具体还需等待官方通知 3 预计会在今年9月份左右公布教资考试时间,建议考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公告或者到官方网站查看。

体检时间:6月7日至6月11日

具体要求:按照省教师资格管理办公室要求,持本人身份证原件、《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表》(体检表上照片应与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照片一致),统一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金谷园路80号)进行体检。

体检费用由个人交体检医院;体检表待体检结果完成后由学校统一取回,个人不可领取。

一、体检对象、时间及地点

(一)申请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的申请人

体检时间: 2021年10月16日-2021年10月31日。

体检地点:南阳市中医院门诊楼三楼体检中心( 七一路939号,乘坐公交车路线:16路,18路,23路,34路,35路)。

各地情况不同,以当地公布的日期为准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认定体检时间一般会在报名后的一个月左右进行,具体时间以当地教育局发布的通知为准。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体检,并拿到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证认定体检一般在县级以上医院进行,具体的体检医院名单以当季认定公告为准。

2021年河南省教资体检的时间尚未公布。
目前为止,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还没有公布2021年教资考试的具体安排,包括体检时间,因此我们还无法确认教资体检的具体时间。
建议关注河南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官方通知,及时了解教资考试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好准备。
同时,可以关注一些教资考试培训机构或者相关论坛,了解其他考生的备考经验和交流信息,共同提高备考效率。

林语堂十大金句

对于鲁迅和他的作品,我们知道的较为多些,对于他的弟弟周作人,我们就了解少些了,其实他的文章很值得一读,民国还有许多大家,大师的文章都值得一读,他们与鲁迅加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时代,才是一段完整的历史。

林语堂先生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吾国与吾民》曾经是我的枕边书。他不仅仅是个作家,也是翻译家和语言学家,甚至还是位发明家。我认为他是一位有才有趣有见识的生活家。其实,许多的作家,艺术家们,包括鲁迅,都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懂得生活,不热爱生活,又怎能书写大千世界以及自我的体验。所以我不会推荐什么十大金句,而是应该列出他一些主要的著作,希望吾与吾民可以从中品味更多的精神食粮:

1.小说:京华烟云,苏东坡传等

2.散文:吾国与吾民,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浮生若梦等

3.汉译英作品:浮生六记等

4.英译汉作品:茶花女等

5.《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等

1.目光放的远了,你就不会悲伤了 —— 林语堂

2.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 林语堂

3.父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母爱却是与生俱来的 —— 林语堂

4.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 林语堂

5.天下有一知己,可以不恨 —— 林语堂

6.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 林语堂

7.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 林语堂

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 林语堂

9.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 林语堂

10.读书不可以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之第一义 —— 林语堂


1、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2、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

3、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4、中国人得意时信儒家,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5、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如何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6.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7.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什么都不懂。

8.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一一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9.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

10.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贫与富。而是如何好好的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分享林语堂先生的十大金句这个问题,结合当下,并将金句作简要的解释,大家一起交流。

第一金句是"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当下大家都知道,炫富之风盛行,这就是这句金句的最好解释。

第二金句是"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一交谈总是炫耀其某某在哪里做大官,怎么有钱等等。

第三金句"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讽刺当下的有些人对待美人的追求只有性,不是纯粹美的欣赏。

第四金句"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别人问路,那一副瞧不起人的态度实在让人看不惯,指路归指路,为何有傲睨之态?

第五金句"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朋友聚会交谈,生怕别人不知道,总是炫耀自己的酸腐诗文,有损文人温文尔雅之风。

第六金句是"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这句金句之意是指有些唱的歌曲和自己年龄不相符,与自己身份不相符,有哗众取宠之意,为老不尊之嫌。

第七金句是"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给人一点点优惠便到处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一种线炫"假爱心"的表现。

第八金句是"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这是典型的"满瓶不响半瓶响叮当" ,故意显山露水之人。

第九金句是"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这是典型的老赖,借钱的时候你是他爹,要钱的时候他是你爹。

第十金句是"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这是典型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背后里说别人坏话。

欢迎关注,欢迎交流,来信必复。

一、儿物各有开端;有的尚未开始,有的虽开始却未曾显露,有的连导致开始的事理都不曾具有;有的说言语是实有的,有的说它是虚无的,有的不曾说出言语有无的争论,有的连言语是实有或虚无的念头都不曾起过。但是,突然间产生了言语是实有或虚无的观念,这有言和无言:二者,究竟是孰有孰无呢?——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二、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三、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林语堂《金圣叹之生理学》

四、我喜欢春天,但是它太年轻;我喜欢夏天,可是它太骄傲。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天,因为秋天树叶刚呈嫩黄,色调比较柔和,色彩比较丰富,又染有一丝的忧愁和不祥之兆。它金黄的多彩所要说的不是春天的纯真,也不是夏天的威猛,而是老成的持重和慈祥的智慧。它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知足,因它既知道生命的有限,又阅历甚丰,从而绘成了无与伦比的缤纷:绿色象征生命和力量,橙色象征称心的满足,而紫色象征顺从和死亡。月亮照耀着它,反映着月光,树梢显得苍白,然而当落日抚着它,余辉照亮着树梢,它仍然可以嫣然欢笑。清晨的山风吹过,瑟缩的叶子愉快地飞舞到地面。你不知道落叶的歌是欢笑的歌唱,还是诀别的哀吟。因为这就是初秋的精神,就是平静?智慧与成熟的精神,能够以微笑面对悲哀,能够赞赏那使人清醒的冷风–这就是秋之精神。——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五、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但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不完美是常态,而圆满则是非常态,就如同月圆为少月缺为多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此理解人生,那么我们就会很快变得通达起来,也逍遥自适多了,苦恼和晦暗也会随风而去了。——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六、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林语堂《京华烟云》

七、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

八、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林语堂《我的愿望》

九、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林语堂《林语堂散文》

十、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林语堂《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