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证明发给亲戚会有事吗(工作证明发给亲戚会有事吗怎么说)

admin222024-02-24 11:00:40
  1. 到私企工作后,个人档案还有用吗

到私企工作后,个人档案还有用吗

应该有用。

工作证明发给亲戚会有事吗(工作证明发给亲戚会有事吗怎么说)

首先,不论你是从大专院校毕业直接到私人企业工作,或者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去私人企业工作,都是不能把自己的人事档案交给私人企业保管的,他们没有接收人事档案的权力和义务。

其次,你如果是下岗职工再就业去了私企,在1992年底之前没有实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制度时,就在企业干过,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那未,在你退休时确认视同缴费年限时,就要看你的档案了,就有用了。

最后,即使你不涉及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是凭借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年限来计算养老金,档案看似没什么用处,但是,你不可能就给私人干一辈子。你一旦离开私企,遇有去国企的机会或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人员时,你没有档案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综上所述,个人档案在私企工作期间,看似没什么用处,但还是不应小觑!最好,交给人事代理安全规范保管,有他为你办理晋级、调资、晋升、职称、表彰奖励等各种资料手续,为你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有备无患,为一旦用着时,不留遗憾。

到私企工作,个人档案还有用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有用!而且严重有用!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个人档案,个人档案里面都有啥材料呢?建立个人档案,简单明了的说,是将能够记载个人一生的主要材料汇编成册,作为组织办理个人业务的考量凭证。里面主要包括:

履历材料:比如上学期间您填写的有关履历,尤其是大学每学期填写的学习心得等;参军后填写的军人履历;参加工作后填写的职工履历等;

学历、学位考核材料:比如大学期间的成绩表等;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比如有关证明材料,包括党籍,社会关系、政治审查等;

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奖励材料和处分材料;

出国、招工、调岗等工作经历材料;

离退休审批等材料,几乎涵盖了个人全部信息。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进入私企后个人档案不重要了呢?也就是所谓的“档案无用论”。这主要是针对退休来说的。众所周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养老金计算办法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对于不同阶段退休的人分为“老人、中人、新人”等等。

所谓老人,一般指按照老办法计算养老金,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人事档案中记载的退休前工资标准的百分比计算退休后的养老金,这部分人指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并按照老办法退休的人。

那么中人和新人,指按照过渡性计算办法和新办法计算养老金的人员。根据人事档案中记载本人参加工作年限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计算养老金。其中参加工作年限主要依据人事档案中的招工表的记载。

既然档案对退休这么重要,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档案无用论呢,这一般是因为很多的年轻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均在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并且在90年代后期取消了所谓的固定工和合同工身份,参加工作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并同时交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工作年限等同于实际缴费年限。所以,在计算养老金时,完全根据本人的养老保险缴纳情况进行核定,不再涉及有关档案中的材料!

那么实际生活中和私企中,是不是真的档案无用了吗?错!

先说养老保险。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1992年,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国多数都在1993年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那么如果您在1993年前参加工作,那么1993年前的参加工作时间就是视同缴费年限,93年后的是实际缴费年限。而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办法中,视同缴费年限很重要。所以说,如果您在93年前参加工作,如果在退休时就必须需要您人事档案中的招工材料或者当兵材料!所以,这类人档案依旧重要!

再说医疗保险。如果您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如果在退休后继续享受医疗报销,一般要求缴费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这也是包含视同缴费年限的哦!

那么是不是年轻人对于档案就肯定无用吗?也不是。现在很多时候办理一些业务,都需要亲属证明啥的,如果您的户口本上有还好,要是没有可怎么办?怎么能证明“你爸是你爸”这样的事呢?当然,您会说去公证啊,殊不知公证也是需要材料的,这时候,您人事档案中比如履历表等材料如果里面记载了亲属关系,那就是最有力的材料。因为档案这东西一直都是在组织部门保管,非常的有说服力!

总之,档案非常有用,我也是简单的说说,码字不易,希望给个关注!

小型私企是没有保管个人档案的资质的,所以如果去私企后,你就需要给你的个人档案找到存放地。

如果一辈子都是在私企的话,你的个人档案用处不大,因为私企不看这个。但是如果想考公务员的话就需要你的个人档案了,所以建议不管在哪里工作,还是找个有资质的单位对档案进行存放吧,每年出点钱,但是也可以避免因为档案存放问题而引起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