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在回答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奸钱日繁,正钱日亡"小故事。
我们知道,经济社会最开始的人们都是物物交换,因此,在钱币这种作为等价物交易的初期,在铸造上市很不规范的。在西汉的时候,社会上流通的钱币是黄金和铸币,其中铸币规定有一定的标准,但不禁止个人私铸,有些人就会在铸币的时候,要么掺假,要么份量不足,久而久之,好的钱币因成本高,铸造的少,劣质钱币因为收益高,很多人愿意铸造,导致社会上"奸钱日繁,正钱日亡"。
说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粮也是分好坏的,但如果坏粮在保质期内不影响正常使用,那么,他就可能取代好粮的位置。
我们知道,目前临储拍卖时2014、2015年的陈粮,质量肯定比不上新粮,但搁不住价格低,而且也不影响深加工企业使用,因此,临储开拍,交易自然火爆。
但在新粮市场,由于价格、收购等因素,加上临储陈粮源源不断的供应,而养殖业一直低迷等原因,使得新粮收购市场价格较为平淡。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新粮价格的走势更多的还在养殖业的恢复状况。目前生猪价格已经再次上涨,国家各个部门也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相信玉米市场价格很快会有新的变动。
近期,玉米行情表现出稳中偏强的态势,山东地区的玉米价格上涨,东北地区也保持着稳定的行情。玉米的全国均价已经达到了1910.4元/吨,可见距离1元时代已经不远了。南方地区的玉米存粮不多,价格上更强势。不过东北地区距离1元的距离有点大,黑龙江才不过1646元/吨,而辽宁、吉林价位都不是太高,想要涨到1元的难度很大,只有优质玉米才有可能。
玉米拍卖成交火爆,为何玉米不涨价了?
截至目前,拍卖底价大幅上调之后的2019年临储玉米拍卖已经举办了三次,虽然投放量都是400万吨,但投放的区域有所不同,特别是第一次拍卖399万吨是黑龙江产的玉米,1万吨是吉林的,但是成交率也是最高的。随着第二、第三次拍卖投放区域扩大至吉林、辽宁、内蒙,虽然溢价率依然较高,但成交率却呈现下滑态势。
在拍卖的持续举办,而且高溢价情况依然明显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在冲高之后出现回落行情,最近几天以稳定为主,个别略有波动。其中,截至6月8日,北方港口锦州港口主流收购价1900-1910元/吨,鲅鱼圈港主流价1870-1895元/吨,保持稳定。山东深加工企业部分出现小幅反弹,恒仁工贸1.04元/斤,比昨日上涨5厘;临清德能金玉米1.007元/斤,上调5厘;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大多挂牌价在0.84-0.955元/斤,其中赤峰伊品已经达到了1.01元/斤,但最近一段保持稳定。
在拍卖启动且底价大幅上涨等带动下,随着拍卖的持续,贸易商手中的渠道库存也在逐渐出库,市场供应有所增加,由于第一次拍卖溢价较高,承拍的贸易企业算账的话已经是亏损的。而随着玉米价格的涨至较高位置,产品的价格并未上涨,深加工企业的亏损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提前停机检修的情况。与此同时,饲料企业手中的原粮库存很多还够一到两个月的加工用量,再加上饲料需求在猪瘟影响下未有回暖迹象,这也是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保持高位、消化困难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轮玉米价格的上涨行情,主要是临储玉米拍卖底价大幅上调带动起来的,并没有得到需求端的回升的加持,随着企业成本压力的体现,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也就没有了。
玉米拍卖成交火爆,为何玉米不涨价了?
谢邀。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火爆。
临储拍卖到今天为止,已经进行了三轮,分别是5月23日,5月30日和6月6日。从这三轮的拍卖来看,成交率和成价格呈现出的是一个递减的趋势。第一轮的成交率是90.66%,第二轮的成交率是87.05%,第三轮的成交率是70.64%(2015年产玉米)。
如果深究的话,不难发现,所谓的“成交火爆”,仅仅局限于粮质好,保管条件好,物流通畅的国有库点。而对于位置偏远,粮质一般,保管不力,没有足够物流支撑的民营库点,成交率是很低的,例如黑龙江的某些地区。“成交火爆”的另一个因素是,当地部分深加工为了保证后期正常生产,锁定当地粮源不外流,从而积极参与拍卖。
而且,通过前三轮的拍卖情况来看,火爆程度开始降温,参拍者也趋于理性,不再盲目的追高。
二,为何玉米不涨价了?
1.需求低迷。玉米的需求无非就是饲料和深加工。今年的非洲猪瘟给南方养殖行业的影响,几乎是一场灭顶之灾。从去年8月份发现第一例猪瘟病毒到现在,全国20多个省份无一幸免。据饲料行业信息网统计,广东母猪存栏率同比下降60%,生猪存栏率同比下降40%,疫情严重的茂名地区,猪饲料销售下降70%,而且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深加工方面,做为深加工最密集的山东地区,受中美贸易谈判影响,出口受阻,企业产品库存高居不下,而且出现连续亏损。近段时间,山东聊城希来,滨州金汇,寿光晨鸣等企业陆续发布停收检修公告,企业开工率逐渐降低。
需求不旺,终端消费能力跟不上节奏,大部分粮源囤积在贸易商,港口等中间环节,价格上行压力重重。
2.不同粮源的处境不同。玉米也分三六九等,这个问题中的“不涨价”,大概率是指质量一般的三等,四等玉米,而优质的一等,二等玉米最近正在慢慢上行。我们暂且统分为次粮和好粮。
次粮不涨价的原因是因为,玉米本身的质量问题限制了它的销售渠道很窄。不管是2018年的新玉米,还是临储拍卖的陈玉米,杂质,霉变和容重等指标,都决定了它的流向都非常有局限性,只能针对酒精企业等对原料要求不高的深加工,例如山东地区的兴茂集团。而市场上流通的次粮数量并不在少数,尤其是黑龙江和内蒙古北部地区,粮源多,渠道窄,涨价无从谈起。
相对于次粮,好粮的销售渠道就宽的多,深受深加工和饲料行业的喜爱。但是,最近华北麦收已经拉开序幕,该地区流通的玉米数量急剧减少;东北地区受拍卖影响,贸易商捂粮惜售心态较为严重,导致山东地区的部分深加工收购价格有所上升。
题外话:玉米还能涨吗?
扶风认为,按照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玉米价格大涨的几率不大,大概率会围绕拍卖价格震荡,但总体趋势是稳中见涨,过程可能比较漫长。
临储拍卖的持续供应,加上渠道库存粮源的高居不下,市场的供应压力会逐渐加大,而下游终端消费低迷,短期内没有明显的上涨信号。但是,今年临储拍卖底价的强有力支撑,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玉米价格不会因为需求低迷而一落千丈。
我是扶风,一个年轻的老粮食贩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临储首拍火爆,对市场提振明显,但随着拍卖的继续,溢价和成交率均有回落,临储拍卖其实已经开始降温,对市场心态有一定影响。随着拍卖的进行,玉米价格也开始承压,部分前期上涨较明显的地区已经出现一定的回调。
玉米价格为何不涨了?
原因主要有几个:在阶段性供应偏紧推动下,市场预期较高,前期玉米价格上涨过快,尤其是首拍之前,一定程度透支了后期的上涨空间。随着利好兑现,拍卖对市场提振明显减弱,粮价承压回调也是正常的。
此外,随着拍卖继续,拍卖粮源将陆续投放市场,供应逐渐增量,而终端需求却持续疲软,尤其是饲料需求方面,受生猪市场产能大幅度下降的影响,对玉米的需求也将继续下降,且短期难以回升,饲料企业采购较为谨慎,备货积极性不高,多随采随用。
此外,还有新季玉米丰收预期的影响。
到此,以上对于茂名九三年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茂名九三年高中毕业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