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只是你曾在哪里接受过教育的档案记录。
学历才是你教育经历和学习层次的凭证。
有时没有学籍也可以有学历。
比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考考生没有学籍,但有考籍。参加自考者不用到学校去建籍,只需每年参加全国自考委组织的考试就行,通过了全部科目,直接到主考院校答辩毕业即可。整个从考试到毕业的过程,理论上不用到主考学校上一天课,特殊情况除外。
有时有学籍也没有学历。
比如你于2015年就读某高校,入校报道时就建籍了(学籍)。但是2019年你挂科太多,那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了。这种情况,你的学籍还在学校,但学历肯定是没有的。
更多的时候学籍和学历是统一体。
比如学校有一种惩罚叫“开除学籍”
被开除学籍的学生,及时课也上了,试也考了,成绩也过关了,但还拿不到毕业证,没有毕业证,也就是没有学历证明了。
现实世界中,用人单位只看学历,不看学籍。
如果有学籍,但还没学历,你只需要到给你学籍的学校继续读完校方规定的科目并达到合格要求,就可以得到学历了。
不能补,据了解,《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校学生司关于高等学校处理遗失毕业证书的法》(〔88〕教学司字057号)规定:“高等学校毕业生遗失毕业证书后,由本人向原毕业学校申请,学校查有实据者可以开具‘毕业证明书’,不能补发毕业证书。”
教育部明文规定,毕业证和学位证不能补。据悉,目前只能到原毕业高校开具“毕业证明书”和“学历证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年教育部令第21号)第三十九条规定:“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应当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学籍证明有固定格式,一般都是学校教务部门根据你在校学习时学籍卡片和成绩单的存档,给你重新制作一份在学所有课程的成绩单,加盖学校专用公章,再配上你的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就算齐了。 学籍系统里打印出来包括:学籍号,学号,家长姓名,出生年月,家庭地址,性别,族别,入学年月,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