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办理异地学历认证,请到原学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具转学证,连同学生档案以及学籍编号一同交到转入学校,由转入学校,将学生的材料交于当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于确认学生的学历并落下新学校的学籍及其编号。
新的跨省业务统一办理平台取消了小学毕业后的“毕业后跨省就学”,将义务教育阶段内的跨省流动全部归并为“跨省转学”,根据教育阶段不同,孩子跨省上学分为两类,一类是跨省转学,一类是跨省就学,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跨省就学的流程。
总体流程
毕业后跨省就学基本流程是: 招生学校发起申请—招生学校核办—招生学校所属教育局核办—毕业学校所属教育局核办—系统自动调档—调档完毕。
毕业后跨省就学仅限于初中毕业后要到外省就读高中的学生办理。
1
毕业后跨省就学申请
菜单路径:学籍管理—毕业后跨省就学—毕业后跨省就学申请(统一平台)
输入学生的姓名和全国学籍号,点击“查询”,用来获取学生的电子学籍。选择转入年级,填写转学理由,并上传说明材料,点击保存,即完成毕业后跨省就学申请的发起。如下图所示:
毕业后跨省就学核办
菜单路径:学籍管理—毕业后跨省就学—毕业后跨省就学核办(统一平台)
学校、区县、地市或省级学籍管理员登陆系统后,通过毕业后跨省就学核办页面能够查看到本省招生或毕业且需当前登陆单位核办的毕业后跨省就学申请记录。选择其中一条记录,点击“核办”,弹出毕业后跨省就学核办页面,查看毕业后跨省就学申请信息,填写核办意见,选择核办通过或核办不通过,完成毕业后跨省就学核办。
因为现在学籍已经全国联网,且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籍随人走,学生在哪个学校就读,学籍跟随就在哪个学校。
学生转学必须办理网上的学籍转学手续。具体请咨询接收或原学校的学籍管理员。
转电子学籍号的流程是:
1.转入学校在网上的学籍管理系统里申请转入。2.转出学校在网上的学籍管理系统里同意审核。3.转出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同意。4.转入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同意。任一方未审核同意,转学流程结束,重新申请。
1、需要的:当事人实现就业后,可以把社保关系转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参保社保(不能重新申请社保卡);
2、当事人实现就业后,应带上本人的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劳动合同、社保卡等证件及资料;
3、由用人单位在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后的30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保登记手续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