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枣强县辖9镇2乡。分别为:枣强镇、大营镇、马屯镇、恩察镇、肖张镇、加会镇、王常乡、张秀屯镇、王均乡、新屯镇、唐林镇。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枣强县属河北省衡水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
1952年11月,衡水专区撤销,改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11月,枣强县与衡水、武邑县、冀县合并为衡水县,县治在衡水县城。
1961年5月,衡水县又分为衡水县、冀县,原枣强县、冀县并为冀县,县治在冀县县城。
1962年1月,恢复枣强县,仍属石家庄专区,同年6月,复置衡水专区,枣强县隶属之。1970年衡水专区改为衡水地区,枣强县
1995年以前,枣强县辖26个乡镇,其中6个镇、20个乡,6镇为枣强镇、大营镇、恩察镇、加会镇、马屯镇、肖张镇,20个乡为康马乡、门庄乡、滕村乡、孟屯乡、宅城乡、张秀屯乡、崔庄乡、卷子乡、娄子乡、张米乡、石村乡、金子乡、新屯乡、王均乡、唐林乡、流常乡、王常乡、臣赞乡、吉科乡。 1996年实行撤乡并镇,枣强县原有26个乡镇撤并为11个乡镇,其中6个镇、5个乡。由原枣强镇、康马乡、门庄乡、滕村乡、孟屯乡、宅城乡6个乡镇合并为现在的枣强镇,原大营镇、张米乡、石村乡、金子乡4个乡镇合并为现在的大营镇,恩察、加会、肖张、马屯仍保留原建制镇,原马屯镇、流常乡、吉科乡3个乡镇合并为现在的马屯镇,原新屯乡、娄子乡2个乡合并为现在的新屯乡,原张秀屯乡、崔庄乡、卷子乡合并为现在的张秀屯乡,原唐林乡、吉利乡2个乡合并为现在的唐林乡,原王常乡、臣赞乡2个乡合并为现在的王常乡,王均乡仍保留原建制。 枣强县6个镇的建制时间分别为:枣强镇、大营镇于1984年6月建制,马屯镇于1987年1月建制,肖张镇于1991年1月建制,恩察镇于1993年12月30建制,加会镇于1998年12月24日建制。
母庙坐落在今新屯乡政府东约五华里处,位于崔母北街之南,孔家村、井家村以东,张家村以西,阎家村、谭家村以北。庙会鼎盛时期是自乾隆年间至1939年前这二百年中,涉及当地九个村庄(故有“九崔母”之说),占地约千亩。
庙会每年举办三次:正月十六是花灯会;三月十五是香火会,自三月初一“开庙门”开始,直到月底;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会。其开始本是封建迷信与宗教活动的大汇合,至近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了宏大的物资交流会。清光绪十五年重修崔母碑记中云:“三月大会朝山者师师济济,经商者如云如雨,岂非万姓所仰赖,一邑之大观也哉”
因经商者如云如雨,在近代又有崔母一带的地理条件,东临清凉江,船运昌盛;又处由德州至大营以及南宫、邢台的马车道上。各类物资尤其是大宗木材,由德州向西南顺水路和旱路运到崔母。反之亦然,大营的皮毛制品在崔母庙会上销量大,其中大部分是由客商再运到德州、天津等城市,甚至出口。
正月十六庙会
正月十六的庙会,实际上是从十四至十九借两个集日共六天的时间,这个会上交流的物资主要是建筑材料和农用器材,从正月十二三开始,远近二三百里地客商就陆续向崔母赶来。会上分几个主要交易场所:
木料市 有经营梁、檩、椽和农具等木材的;有经营桌椅柜木制品的。
芦苇市 因崔母会东有清凉江,西有索泸河,都盛产芦苇,芦苇是盖房不可缺少的物品,赶上好年景,修建房户多,上市量供不应求。
农具市 主要经营耧、犁、耙、耢、拖车、大车、小推车、推土车等成品。
三月十五庙会
中国在旧社会是一个多神的国家,因神多庙多,庙会也多。就河北省而言,有四个有名的大庙会,即任丘县的鄚 州庙会,涉县的娲皇宫奶奶庙会,安国的药王庙会和枣强的崔母庙会。
三月十五的崔母庙会远远超出了物资交流的范围,它集物资交流、娱乐、旅游、求神赐福、许愿还愿等为一体,是各行各业云集的场所。不仅周围村庄、周围市县的人来赶这个会,就是北京出名的瑞福祥等八大祥字号,天津的中原公司、劝业场、天津商场以及保定、沧州、桑园、济南等地大商号都来崔母庙会销货。占地面积约千亩,超出了九崔母地界。
按庙会的风俗习惯,三月初一到三月十五主要是香火迷信活动,十五至十九主要是木材和木制品交易,十九至三十主要是牲口交易。
到此,以上对于枣强县新屯中学高中毕业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枣强县新屯中学高中毕业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