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汕尾人,作为汕尾的一份子,我就来宣传一下汕尾吧。
汕尾是广东省的地级市之一,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总面积4865.05平方公里,2020年末,户籍总人口356.15万人。
汕尾是潮汕四市之一,全市下辖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深汕合作区、红海湾开发区和华侨管理区。
城区:市政府所在地,曾经是海丰的一个镇,后面直接升级为地级市反过来管海丰。
陆丰市:整个汕尾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海岸线全市最长,海洋经济突出。
海丰县:全世界有两个红场,一个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另一个就在海丰。
陆河县:广东省最年轻的纯客家县,陆河的青梅全国远近闻名。
深汕合作区:这个地方虽然是汕尾的地域,但管理建设这里的却是深圳(深圳的一块飞地)。
红海湾开发区:夏天最值得去的地方,那里的沙滩是红色的,海水是清澈见底的。
华侨管理区:这里是体验东南亚风情的好地方,居住着东南亚多个国家的归侨,这里的东南亚风情小吃让你停不下来,各种水果更是让你流连忘返。
汕尾当地十大经典小吃
1、冬节蛤;2、汕尾肠粉;3、扁食面;4、菜茶;5、层糕粿;6、汕尾薄饼;7、菜粿;8、牛肉饼;9、九毛膏和草果;10、贡仔粿。
不过来到汕尾一定不能错过这里的海鲜,汕尾虽然是一座四线小城市,但这里的海鲜一样不便宜,汕尾海鲜最出名的是鲘门,这里的海鲜全部是本地打捞的特别鲜,吃过的都会回来吃。
汕尾十大必游景点
一、红海湾旅游区,有东西两个湾,东湾波涛汹涌,西湾风平浪静,十分壮观。
二、玄武山旅游区,位于陆丰碣石镇,粤东地区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也是同时供奉道教和佛教的寺庙。
三、城区金町湾旅游区,汕尾最新的旅游网红打卡地。
四、城区凤山妈祖庙,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妈祖雕像。
五、海丰红宫红场,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的诞生地。
六、金厢银滩,位于陆丰金厢镇,素有“粤东黄金海岸”之称。
七、水底山温泉,位于深汕合作区赤石镇,来了一次你就会爱上这里。
八、陆丰清云山定光禅寺,全国规模最大的尼众佛学院。
九、海丰莲花山旅游区,汕尾地区的一处世外桃源。
十、铜鼎山旅游区,有玻璃栈道,有城区的后花园之称。
汕尾的交通
汕尾的交通还是挺方便的,有高铁、高速路,其它重要的公路都修得很大很平,非常适合自驾游。
厦深高铁:人称特区专线,从深圳到汕尾只需一个小时左右,非常方便。
广汕高铁: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通车,届时广州到汕尾也只要一小时左右。
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潮莞高速公路、梅汕高速公路。
广汕公路也是汕尾重要的交通公路,它贯穿汕尾全境。
什么时候来汕尾游玩最合适
汕尾全年气候宜人,空气质量在广东长期名列前茅,拥有全省第二长的海岸线,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个人建议夏天的时候比较适合海边游。
除了海边游之外,汕尾的红色文化底蕴丰富,红色文化游也很有特色,比如红宫红场、彭湃故里、海丰新山村、陆丰下埔村等等,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美景,还能学习到老一代革命家的光荣事迹。
汕尾的主要方言
汕尾除了陆河县为纯客家话之外,其余地方主要以福佬话为主,但陆丰市的北部山区和海丰县的北部山区也分布着一些客家人,除此之外,汕尾还有占米话、畲语等等。
汕尾的经济
汕尾2020年GDP总量为1123.81亿元,在广东省排名倒数第四。
汕尾建市以来有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相当缓慢,直到近几年来,汕尾的发展才突飞猛进,未来的GDP有可能挤进广东中等的位置,但这都离不开市政府领导班子以及全体市民的努力。
总结
汕尾是珠三角通往粤东地区的城堡城市,和阳江一样同属广东的支点城市,汕尾是一座你来了之后就不想走的沿海城市,这里的生活节奏慢,不比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来到这里完全可以释放你的压力,尽情呼吸这里的天然氧吧,这里的空气带有一丝甜甜的味道,在这里可以看见蔚蓝的天空和大海连成一片,晚上还可以看见满天的星星……
赶紧出发吧!朋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了汕尾才知道结婚后的第一年过年要给亲戚、熟人、朋友、邻居两个红包,俗称“双封”;
去了汕尾才知道原来红包可以这么小的,5块、10块、20块一个;
去了汕尾才知道汕尾人比较喜欢4这个数字,彩礼什么的很多都位数带4的;
去了汕尾才知道汕尾人民对海鱼的喜爱,每天餐桌上都能看到,可谓是无鱼就吃不了饭;
去了汕尾才知道高压锅的重要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2个高压锅,一个大的(聚餐用)一个小的(平时用);
去了汕尾才知道现在国家提倡的“三胎”政策,在汕尾很早就可以实现;
去了汕尾才知道原来我喜欢吃的饼干、油条、炸物、炒瓜子都是热气的,得少吃,不听话就要感冒;
去了汕尾才知道食物凉凉当地人更喜欢。
去了汕尾才知道传说中的台风很可怕
这些是我以一个外地人看汕尾的经历,希望能帮助想了解汕尾的朋友们
同事是汕尾的,前阵子五一刚好去他家做客!下面我说说对汕尾的认知吧!
汕尾古代的时候属于惠州那边的,近代又被划到汕头那边去,所以既有客家人的习俗,又很像潮汕人。那汕尾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是因为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而这里又以美丽滨海风光著称,故得名“汕美”,“美”与“尾”谐音,后来就把“汕美”叫做汕尾.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曾经是“舟楫云集”之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小香港”之称.跟汕头没什么关系。
有这样一句民谚:“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有人对它作了这样的诠释,坚韧而彪悍的民风,总是孕育着躁动的期待,总是积淀变革的渴望。说到汕尾,是绝对避不开“海陆丰”这几个字的!“海陆丰”在全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远较“汕尾”为高,要响亮得多!
汕尾不单语言特别,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不一般,我大致总结一下:一个是信仰方面,一个是吃方面.首先是信仰,如果你在广州,肯定看不到家家户户门柱上挂着神牌,家里面还供着菩萨,财神等等.他们每天都要向家里各个神上香,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会隆重摆果摆肉烧纸钱,如果遇到佛但,神旦要前往寺庙去参拜.所以一年到头这边土地都会香火缭绕,俗话说有神佛信仰的人民大多都是民心向善的,这句话不是说假的,等一下大家到了汕尾可以观察下路边有没有设立一些石柱,上面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字样哦,如果你到中国其他地方去肯定看不到的,而那里每一路况不好或者经常发生车祸的路段甚至一些十字路口都有这些石柱,这些石柱不是政府搞的,而且当地人自发捐钱设立,为的是提醒过路人注意交通安全,也祈愿佛祖保佑每一个在此经过的人。
这群靠海的人民,还信仰着另一个伟大的神,就是妈祖啦!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同样在汕尾也有很多妈祖庙,特别是在靠海的地方,几乎是每一村必有一妈祖庙,而最大的要属城区里那个凤山妈祖庙啦,她是汕尾人民、旅居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圣地.同时凤山祖庙作为汕尾港历史沿革的佐证,反映了当地古、近代的渔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文化艺术、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是汕尾港的发祥地.里面有汕尾凤山妈祖雕像.又称“天后圣母”,高16.83米,由468块花岗岩雕造而成,是大陆规模最大的妈祖雕像.
汕尾这个地方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走走的,比如前面我提过的一点,海丰的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全世界第二座红宫红场,(第一座在俄罗斯的莫斯科)里面有近代革命详细的各种介绍,也可以到哪去缅怀我们那些伟大的革命者,特别是连周恩来都佩服的澎湃烈士!除了澎湃,其实海丰这边还出过很多的名人,比如近代革命里很出名的军HUA政要陈炯明,音乐家马思聪等等.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一些关于汕尾的风土文化啦,欢迎当地的小伙伴补充其他的知识点哦。
1,汕尾的福佬话跟汕头的福佬话会有口音差异。
2,汕尾一直都是叫汕尾,“汕美”这名是人为杜撰出来的。
3,汕尾的福佬人(潮汕人)占比83%,客家人、占米人、畲族人分别占比15%、1%、1%。
4,汕尾人口最多的县市是陆丰,人口占比59%,人口最少的县市是陆河,人口仅有三十万人,与陆丰市碣石镇人口相当。
5,汕尾的美食、人文习俗较为丰富,而且革命遗址众多。
湖北科技学院位处湖北省咸宁市,分温泉校区(总)和咸安校区(分)。该校是由原咸宁师范学院和原咸宁医学院合并而成,是湖北省老牌公立二本院校。
该校王牌专业是师范专业和医学专业,近年该校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在湖北省公立二本高校中属于第一梯队。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也是为了吸收他人经验。其实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你孤单的时候你以书为友,你会发现一本好书会给你带很大的惊喜,而且在人生的低谷期你更是要好好的去读一本好书,你会慢慢理解很多你不曾发现的领域。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也许你的是世界观就此改变,你的生活态度也会改变不少。
这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真正开始读书是去年。因为去年把小孩带在身边了,然后他做作业,我就开始看书,这个气氛我觉得很好。好过我看手机,慢慢的我开始喜欢看书了,因为看书可以去除我的焦虑,让我没有那么心浮气躁,现在只要我烦,然后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我就要开始看书了,现在再看挪威的森林。看书让我越来越幸福了,不会动不动就去跟人家攀比。
读书是心灵的沐浴
“修身自读书始”,古人的话,强调了书籍对净化灵魂、造就人格、涵养气质、愉悦身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喜欢阅读,忙时利用零星碎片时间,闲时整日整夜手不释卷,如同一只饥饿的小羊,闯进芳草嫩绿的草地。一本好书如黑夜里在心中亮起一盏明灯,看清自己,看见别人,看到未来。一本好书如一汪心灵的浴池,浸润肌肤,洗尘灵魂,纯净精神。优美的诗词如一股股温泉,滋润干涸的心灵;哲理的散文闪射一道道阳光,使人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一部经典小说,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理义不交于心中,便觉面貌可憎。”摒弃喧嚣而浮华的尘世,净手而坐,捧一本经典,燃一瓣心香,平淡无味的生活竟也变得摇曳多姿。在《蒹葭》中感受朦胧的爱情与盎然的古意;在《老子》中体味道法自然的奥妙与清净无为的哲理;在《活着》中感受生活的苦难与心灵的迷惘;四书五经高度浓缩了儒家文化的精华,奠定了一代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与文化血脉;煌煌《史记》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让后人能够触摸历史最真实的脉络;《寂静的春天》发人深省,唤起了人类对自然的重视……人类文明的火炬一代代传递,经典的力量居功至伟。
当一个人专注于读书,读过很多好书,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崇美向善的文字会使你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胸襟开阔,豁达晓畅,励志修德,丰盈心灵,让你心诚、心正、心宽、心静、心怡、心安,遇见更好的自己。
书中有奇峰,赋予人伟拔的人格;书中有荷莲,赋予人高洁的品德;书中有江河,引人产生入海的宏伟追求。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读书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是一种摒除了物欲的操守,是一种抛弃了杂念的安宁,是一种超越功利的愉悦心情,是一种不再锱铢必较的大度,是一种不再前瞻后顾的从容,展现着生活的美好,昭示着生命的永恒。
读书是一种只赚不赔的投资,读书是一种岁月无法剥夺的青春魅力,读书是门槛最低回报最高的快乐。
当然,读书改变气质,沐浴心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买几本书做做样子,或者随便读几本流行小说便能立竿见影的。读书,应当是一种耐得住寂寞的习惯,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积累,是一个长期修炼的过程。只有把读书当成工作的补充,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与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经年累月不断地汲取书中的营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累智慧,万能真正澄澈自己的心灵,升华思想境界,从而美化自己的气质。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个好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读书成了我的爱好。我信书胜过人,我相信书上讲的道理,我厌恶人的欺骗性,我几乎到了不与人交往的地步,因此我成了孤家寡人。因读书我墨守成规,我循规蹈矩,条条框框限制了我,正直善良束缚住了我,我觉得我活的不如那些不读书的人。
那些不读书的人反而在社会上吃得开,他们相信权力,相信关系,善于巴结送礼。他们什么能行,来什么,不按规矩办事,见风使舵,顺风顺水,活的很好。
现在我时常默认这句话: 百无一用是书生,十有九人遭坎骂。
我老公的侄子,虽然现在也当爹了,但小孩的奶粉钱,尿布钱都是他爹承担着。小两口缺钱了,这个当爹的还得马不停蹄的打钱去。
老公的哥哥大伯哥,有三孩儿,两女儿一儿子。在农村嘛,没有儿子怎么能行,在生了两女儿后终于得一儿子。这宝贝疙瘩把他一家人高兴坏了。
听侄女说,小时候她们一起去读书,零用钱她和妹妹一毛钱都难要到,但她弟,只要一开口说没钱了,感觉要他老命似得,赶紧把钱送去,就怕饿着这宝贝儿子。
书也不好好读,初中毕业就不想念了。他爹又拖熟人找关系帮他找了一个打工处,也是一个亲戚家。这亲戚比较有钱,但为人小气。也没做多久钱没挣到反倒拉了一屁股饥荒。说是没好好做,整坏了要照价赔偿。这亲戚也是绝了!
好嘛,本想亲戚家做事有个照应,这下可好,打工钱没拿到还到欠债务。这到哪说理去。算了,让他吃一亏长一智吧!
后来侄子说学会开车就好找事做了,就这样老两口也答应了,心想只要他想做事就要支持他。
学个小车也没少花钱,前前后后用了两万块,那时学车还给教练买了好几次烟,请教练吃饭。大伯哥也不在乎那么多了,就想着只要他儿学出来有出息就可以了!全当投资吧!
小车学出来了,不过也没看见做多大的事,不过毕竟是一门技术,暂时用不上也不会坏的。两姐姐出嫁了,但家里有什么事,两女儿都会赶回来帮忙的。因为两女儿嫁的也不远,嫂子也不愿意她们远嫁。
终于,这儿子要结婚了,他二姐家早早就把鸡养好了,因为这些都是办婚宴的必需品。他大姐家早早就把自家母猪下的猪仔拿回来给他爹妈养着,也是在准备这婚事。
这儿媳也是人家宠大的宝贝,要求要有车,要拍婚纱照,还要三金四银,大伯哥尽量满足。甚至于钱不够还给我们这些亲戚借钱满足要求。
就一儿结婚,大伯哥也是尽其所能的满足。
总算把儿媳妇顺顺当当讨回来家了,老两口这下儿女都成家了可以享享福了吧!
结婚半年多,小孙女来到这个家(因为当时是奉子成婚的),全家人都很开心。这不,小两口也是吃住在家也没出去上班。小孙女的奶粉,尿布湿还得这当爷爷的负担着。自己儿子没上班,哪来钱开销这些呢!时间长了,小两口也有矛盾,侄媳妇嫌侄儿找不到钱,用钱不方便。就这样磕磕绊绊的。
现在侄媳妇把小孩给大伯哥带着,小两口出去打工挣钱。但小孩的一切开销她爷爷还是承担着。大伯哥心疼自己小孩,怕挣不到钱,在儿子在媳妇面前日子不好过,前段时间还去北京工地干活。把跟亲戚借的钱都慢慢还上了。
俩侄女都说不是她爹在帮衬着,怕是兄弟媳妇都怕留不住。说小两口虽在市里打工,有时没钱或不够用了,家里的老爹还得赶紧打款过去。要不儿媳妇又要和他儿子吵架了。
本来想着,大伯哥儿女都成家可以享福了,谁曾想还在努力奋斗的路上。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但这种情况,大伯哥也不敢怠慢。
不由感慨儿子宠大的,肩膀真的是负担不起重担,苦了自己还连累父母。